艺术永远是在人性中垦荒

2018-06-13 06:25白明
艺术品鉴 2018年5期
关键词:陶艺家共性陶艺

文/白明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这次国际性陶艺大展,其实是想尝试使艺术博物馆、策展人与学术主持等在不同的空间、角度与学术关怀下共同梳理和选择并呈现今天世界现代陶艺创作的多元化现状。此次展览由四部分组成:融合延伸;见微知著;象外之韵;聚集拓展。

融合延伸

这个单元明显带有折中主义色彩,不同的艺术家在传统中消化、改造、延伸和融合,使作品具有新颖与怀旧的双重属性。我们之所以将西方陶艺家和中国陶艺家,在此次展览中分类并置于同一空间,是想将中国的现代陶艺置身在国际的大范围内观照呈现。这种视觉和作品的直接关联,其实可以省却许多理论上的高深晦涩与长篇大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现场直观的视觉来说明问题,形成对比,在被看到中形成判断。我们在这个单元里面可以见到中国重要的艺术家所作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依稀可以寻觅出与传统审美或者器皿性形态相关联的,熟悉却又陌生的改变样式,在自我风格的呈现和建立上缓慢却坚定的前行。而西方艺术家在借鉴传统和外来艺术方面却显得轻松和自主。这个单元呈现的是器物美学的当代性转换在不同材质、技艺,不同的釉色、不同的烧成以及不同观念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交流互融与自我风格的确立,如苏珊·史蒂文森、韩美林、艾塞、刘巨德、海恩门。

见微知著

无论艺术家平时的思考如何宏伟深刻,作品的主题如何高深,在陶艺创作时却是具体和渐进的。陶艺创作需要缓慢的时间来完成,这种长而又长的情感牵挂既改变了艺术家,也改变了陶艺本身。许多艺术家最初的设想,经过手与泥触碰,在两者之间的缝隙里穿梭和越过,最初的想法也发生着改变,这是属于陶艺人的最神秘莫测的享受与困惑,也是人性与泥性之间的相互学习。这过程是一种时时当下的体验,类似于一个人孤独的旅行容易让人不自觉地由外向内寻求安慰,反反复复,复复反反,一些表层的不坚定的感受变得毫无力量而烟消云散,更深层更核心的看似无意义的形质渐渐显露,如发酵般将我们的技术与人性融为一体,一点点的改变。

方力钧(中国) 2013.9.11

马克·路佛德(美国) 两位伊丽莎白

耿雪(中国) 语·眼

李正文 (中国) 鳜一

泥土本身具有天然的文学特质和隐喻的审美秉性,它们天然与故事与历史与时间相关。这个单元里呈现的艺术家更具有个体语言的见地,从这些个体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宏阔的视野和绵厚的深情及对社会、对材料、对自身、对文化,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光影的把握和呈现。看似个性的单一指向的作品,呈现的是与时代相关的切片,如周国桢、安·托马斯、伊洛娜、芙泽思、罗小平、吕品昌、耿雪。

象外之韵

中国的象,其实不单纯是指自然的具象。中国对“象”的理解,具有极为独特的属于东方哲学内涵的经过视觉与内心深处改造后带着诗意与具体自然物象的本质共性,却又与自然物象的具体外形并无直接联系的这种“象”。而“韵”更是中国艺术、中国文学、中国戏曲里最讲究最优雅的灵魂所在和审美浓缩。中国的“韵”诞生于诗词歌赋,诞生于书法线刻,诞生于写意传神,更诞生于中国的陶瓷。这个单元体现出策展人与学术主持共性的文化背景与主观看待世界现代陶艺的角度。这部分艺术家,有许多世界著名的陶艺大师,也有年轻的新锐艺术家,这里作品的风格,更是鲜明与多样化,涉及陶艺创作的各种技巧、工艺、原料与烧成,甚至不同的展示方式,包罗万象但却拥有共性的带有象与韵的审美艺趣和自然转换,如富尤、深见陶治、马克·路佛德、陈国辉。

聚集拓展

聚集既是形式也是共性表达更是思考的集纳;拓展的指向既是指材料也是指风格。此单元主要是关注以装置和集合性展陈方式呈现作品为审美特征的艺术家。同样是装置,但是陶瓷艺术的集合形式又截然的不同,它与现成的装置,仅仅呈现思维和观念完全不同,陶艺家选择了艰难、漫长甚至寂寞和风险相关的劳作方式制作一个又一个单体的作品,这过程本身就是作品中极重要的精神与美学的组成部分,比简单的一种装置和现成物的集合来的更加具有人格魅力和创造价值。陶艺的装置性作品所带来的场域化视觉效果,强大呈现出人的意志和材质的脆弱品质。如:菲利普·巴尔德,方力钧,白磊、李泽守,蒋颜泽。

猜你喜欢
陶艺家共性陶艺
共性
“疯狂”的陶艺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陈烈汉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