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最值求法探究

2018-06-16 03:05冒建生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换元元法单调

冒建生

函数的最值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求解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二是函数最值的综合应用,如实际应用题中最优解、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及数列、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等.

高考对求函数最值(最大值、最小值)的考查一直饶有兴趣,原因是求函数最值往往需要探求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也需要调动各种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等.

一、单调性法

先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再利用单调性求最值.如何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导数法是主选(见方法五),但不唯一.

例1 (1)若函数f(x)满足对于一切正数t,均有f(x+t)>f(x),且f(2x)=2f(x),f(1)=1,则函数f(x)在[1,22016]上的最大值是 .

解:由对一切正数t均有f(x+t)>f(x),知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

故x=22016时,f(x)取最大值.

f(22016)=2f(22015)=22f(22014)=…=22016f(1)=22016.

评注:函数的单调性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f(x)是区间[a,b]的增函数

对于任意x1,x2∈[a,b],x1

对于任意x1,x2∈[a,b],f(x2)-f(x1)x2-x1>0;

对于一切正数t>0及x+t,x∈[a,b],均有f(x+t)>f(x);

有时也可用对于一切正数t>1及tx,x∈[a,b],均有f(tx)>f(x)(注:追加条件:a>0).

理解以上几种不同的单调性呈现形式,有利于牢固掌握函数单调性的本质.

(2)已知函数f(x)对于任意x,y∈R,均有f(x)+f(y)=f(x+y),且当x>0时,f(x)<0,f(1)=-23,则函数f(x)在[-3,3]上的最小值是 .

解:设x1

所以f(x2)-f(x1)=f(x2-x1).

据条件,由x2-x1>0知f(x2-x1)<0,

从而f(x2)-f(x1)<0即f(x2)

所以函数f(x)是R上的减函数,x=3时函数取最小值f(3).

f(3)=f(1+2)=f(1)+f(2)

=f(1)+[f(1)+f(1)]=3f(1)

=3×(-23)=-2.

评注:利用函数的抽象性质,证明函数具有单调性,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发现抽象关系的结构特点,通过对f(x2)的变形,构造f(x2)-f(x1),再通过函数的条件判定其值的符号.尽管抽象函数是高考的“冷点”,但恰当的训练不失为加深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有效途径.

二、换元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函數,抓住解析式的结构特征,通过恰当的换元,得到简化的、熟悉的结构形式——新函数,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求新函数的最值.要提醒的是,换元后必须求出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2 (1)已知f(x)=4x,将函数f(x)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函数g(x)的图象.若P为函数g(x)图象上一点,点M为(4,-2),则线段PM长的最小值为 .

解:g(x)=4x-2,任取y=g(x)图象上一点P(x,y),

则PM2=(x-4)2+(4x-2+2)2=(x-4)2+(2xx-2)2.

令x-2=t,则PM2=(t-2)2+4(t+2t)2

=(t2+16t2)-4(t-4t)+8,

又令u=t-4t,则t2+16t2=u2+8,且PM2=(u2+8)-4u+8=(u-2)2+12(u∈R),

当u=2,即t-4t=2,得t=1±5,x=3±5时,PMmin=23.

评注:若对于函数g(x)=(x-4)2+(2xx-2)2求导,则g′(x)=2[x-4-8x(x-2)3],如果不注意观察,一味通分得到:

g′(x)=2(x4-10x3+36x2-64x2+32)(x-2)3,不难看出,由于g′(x)的分子次数高、系数大,求函数g(x)的极值点就陷入了困境.

为了简化结构,令分母x-2=t,则g′(x)=2(t4-2t3-8t-16)t3=2t[(t2-16t2)-2(t+44)]=2(1+4t2)(t-4t-2),这样就容易找到函数的极值点.由此可见,换元不只起到简化形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函数式结构,有利于判明解决问题的方向.

(2)实数x,y满足4x2-5xy+4y2=5,已知S=x2+y2,设S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则1M+1m= .

解:设x=Scosα,y=Ssinα,则4Scos2α-5Ssinαcosα+4Ssin2α=5,

所以S=54-5sinαcosα=54-52sin2α,

当sin2α=1即2α=2kπ+π2,α=kπ+π4(k∈Z)时,M=103;

当sin2α=-1即2α=2kπ-π2,α=kπ-π4(k∈Z)时,m=1013;

所以1M+1m=85.

评注:如果注意到条件中的系数特点,将原式变形为4(x2+y2)-5xy=5,利用基本不等式:-x2+y22≤xy≤x2+y22,一方面,4(x2+y2)-5·x2+y22≤5x2+y2≤103即M=103;另一方面,4(x2+y2)-5·(-x2+y22)≥5x2+y2≥1013,从而1M+1m=85.

但是若将条件变为:9x2-5xy+4y2=5,其余条件不变,如何求S的最值呢?不难看出,原来的系数特点丧失,基本不等式方法无效,而三角代换的方法仍是奏效的,代换后,S=55cos2α-5sinαcosα+4,进一步可以求出函数的最值.在此,换元法的魅力可见一斑.

评注:换元法是数学的基本方法,如何换元,即设定什么量作为新变元?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注意观察解析式的结构特点,分析解析式内部“组合块”之间的关联性,如在例2中注意到:(t-4t)2=t2+16t2-8;在函数y=sinx·cosx+a(sinx+cosx)+a2中,注意到(sinx+cosx)2=1+2sinxcosx;再如函数在y=22x+2-2x+2a(2x-2-x)中,注意到(2x-2-x)2=22x+2-2x-2等,这样如何换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图象法

由于图形具有直观性,作出函数的图象,观察其最高点、最低点,就不难求出函数的最值.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这种方法适用于图形关系确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填空题可以图象法直接作答,解答题一般可用图象法探索思路,解题步骤的还需通过数量运算关系来表述.

例3 (1)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当x≥0时,f(x)=x2,若x∈[t,t+2],f(x+t)≥2f(x)恒成立,则t的最小值为 .

解:因为f(x)为奇函数,当x<0时,

f(x)=-f(-x)=-(-x)2=-x2,画出f(x)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又f(x)=x|x|,所以2f(x)=2x|x|=2x|2x|=f(2x),

从而f(x+t)≥2f(x)f(x+t)≥f(2x),利用单调性

得:x+t≥2x,所以t≥(2-1)x,由于x=t+2时,

(2-1)x取最大值,所以t≥(2-1)(t+2),解得:t≥2,tmin=2.

评注:通过画出函数的图象,发现函数具有单调性,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系数2拆解后,从函數抽象关系“外部”打入了“内部”,为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脱f”扫清了障碍.

上述方法虽巧,但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由于f(x)=x|x|,令x=t(特殊化策略),则原不等式转化为:2t|2t|≥2t|t|,即t|t|≥0,所以t≥0.这样x∈[t,t+2],一定有f(x)=x2,从而原不等式转化为:(x+t)2≥x2在[t,t+2]上的恒成立,问题就非常容易解决了.

(2)(2010,苏州测试)对于任意实数a,b定义:F(a,b)=12(a+b-|a-b|),如果函数f(x)=x2,

g(x)=52x+32,h(x)=-x+2,那么函数G(x)=F{F[f(x),g(x)],h(x)}的最大值等于 .

解:依题意可知F(a,b)=12[(a+b)-|a-b|]=b,a≥b,

a,a

从而函数G(x)=F{F[f(x),g(x)],h(x)},

即为求函数f(x)=x2,g(x)=52x+32,

h(x)=-x+2中的最小值.在同一坐标系中,

作出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G(x)的最大值为1.

评注:本题的难点在于读懂函数G(x)的符号涵义,这样才能得出G(x)与三个函数f(x),g(x),h(x)图象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

G(x)=52x+32,x≤-12,

x2,-12

-x+2,x>1.因为被表征的对象符号化程度越复杂,对人的抽象概括能力要求越高,结合图象直观,可以降低抽象化程度,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是指:a+b≥2ab(a≥0,b≥0)或ab≤(a+b2)2.观察解析式的结构,通过对式子适当的变形,使之具备“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

例4 (1)已知ab+bc+ca=1,则a2+b2+c2的最小值为 .

(2)已知a>b>0,则a2+16b(a-b)的最小值是 .

解:(1)将不等式a2+b2≥2ab,b2+c2≥2bc,c2+a2≥2ca左、右两边分别相加,

得a2+b2+c2≥ab+bc+ca=1.

当a=b=c=33或a=b=c=-33时,a2+b2+c2取最小值1.

(2)因为a>b>0,所以b(a-b)≤[b+(a-b)2]2=a24,

当且仅当a=2b时等号成立.

所以a2+16b(a-b)≥a2+16a24=a2+64a2

≥2a2·64a2=16.

当且仅当a=2b

a2=64a2即a=22,b=2,a2+16b(a-b)取最小值16.

评注:第(2)小题中,暂时“固定a”,视b为变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b(a-b)的最大值a24;从而得a2+16b(a-b)≥a2+64a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a2+64a2的最小值.让一个基本不等式“嵌套”在另一个基本不等式之中,比(1)小题将几个不等式“叠加”更为灵活,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与应用要求更高.

例5 (2014,江苏高考)已知函数f(x)=ex+e-x,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关于x的不等式mf(x)≤e-x+m-1在(0,+∞)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由条件知m(ex+e-x-1)≤e-x-1,令ex=t(x>0),则t>1.

m≤-(t-1)t2-t+1=-1(t-1)+1t-1+1对于一切t>1均成立.

因为(t-1)+1t-1+1≥2(t-1)·1t-1+1=3,所以-1(t-1)+1t-1+1≥-13,

当且仅当t=2即x=ln2时等号成立.

因此,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3].

评注:含参数问题是我国数学双基教学特色之一,分离参数是常用方法.分离参数后,對于函数式-(t-1)t2-t+1如何处理,一般按“一次式”进行“配凑”,向基本不等式的结构靠拢.

若配凑有困难,可用换元法,令t-1=u(t>1),则t=u+1(u>0),

所以-t-1t2-t+1=-u(u+1)2-(u+1)+1=-uu2+u+1=-1u+1u+1,再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五、导数法

导数法求解函数最值就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其基本步骤是:先确定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导数,求出导函数在定义域内的零点;再研究函数零点附近(左、右)函数的单调性,以确定在导函数零点处原函数取极大值还是极小值.由于导数是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内容,所以导数问题特别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例6 如图,OA,OB是某地湖泊两条垂直的湖岸,OA=150(米),视OB延伸到无穷远处.曲线EF是防波堤,经测量知曲线EF上任意一点到OA的距离与到OB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比例系数为a3(a>0,a为常数).为观光旅游的需要,拟修建一条与EF相切的栈桥,以连接湖岸OA,OB,设切点为P到OB的距离为t(米),栈桥分别交OA,OB于点C,D,防波堤端点E与湖岸端点A的连线平行于OB,防波堤的另一端视为延伸到无穷远处.(假设湖岸、波堤及栈桥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且它们的宽度均忽略不计).

(1)试将栈桥CD的长度表示为t的函数,并指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使栈桥CD的长度取最小值时点P到OB的距离.

解:(1)设曲线EF:y=a3x2,切点P(t,a3t2)(a>0).

由y′=-2a3x3知过P的切线方程为:

y-a3t2=-2a3t3(x-t),

令x=0,得:D(0,3a3t2),令y=0,得:C(3t2,0).

由条件知0

即CD=32t2+4a6t4(0

(2)令f(t)=t2+4a6t4(0

f′(t)=2(t6-8a6)t5

=2(t-2a)(t+2a)(t4+2a2t2+4a4)t5,

由于t+2a>0,t4+2a2t2+4a4=(t2+a2)2+3a4>0,t5>0,

(i)若2a<100即0

当2a0,f(t)在(2a,100)上递增,

所以t=2a时,CD长取最小值.

(ii)若2a≥100即a≥502时,f′(t)≤0,f(t)在(0,100]上递减,所以t=100时,CD长取最小值.

答:若0

若a≥502,P到OB的距离为100米时,CD长取最小值.

评注:(1)实际问题要注意变量的现实意义,这里由点C位于线段OA上,求出函数的定义域为{t|0

(2)为了研究方便起见,从CD的表达式中“析出”函数f(t)=t2+4a6t4(0

评注: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是当下高考的热点,特别对含有参数的“混合型”函数(解析式中含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代数函数两类以上的),求导后,确定单调性、极值点、最值大小往往融合在一起,如何分清层次进行有序的讨论(不重不漏),关键是要把握好分类的标准和时机.

本例第(2)小题中,在已知实数a范围为[0,1]基础上,第一层按a是否为零进行分类;第二层在0

猜你喜欢
换元元法单调
怎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用换元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换元”的巧妙之处
例谈消元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三角换元与基本不等式的“争锋”
三角换元与基本不等式的“争锋”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带入消元法
换元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世界正在变得单调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