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地上的金腰带

2018-06-22 08:25张怀西
今日国土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国政协大运河师范学院

张怀西

(作者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总顾问。本文为作者4月10日在大运河(北京)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左4),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陈洲其(右4),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柳忠勤(左1),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原巡视员卫宏(右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青松(右1),洛阳市委常委、副市长胡衡庐(左3),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洪彬(左2),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右2)合影

张怀西副主席、王洪彬书记、梁留科校长合影

张怀西副主席、陈洲其副部长、梁留科校长交谈大运河事宜

陈洲其副部长、王洪彬书记、梁留科校长合影

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深思熟虑和远见卓识,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指明了方向。

洛阳是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的城市之一,最早的隋唐大运河就从这里贯穿起南北东西,成为中国大运河的真正中心;并通过大运河,把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贯通连结起来,开创了水陆联运的新时代,洛阳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市政府和洛阳师范学院专门以大运河特别是隋唐大运河来进行研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个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地方的院校能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认为是有相当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并且,洛阳师范学院充分发挥百年师范名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集全校之力,开展课题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很多有成效、有影响的成果。

大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可以和万里长城相提并论。万里长城比世界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工程建筑都要伟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隋唐大运河比巴拿马运河还要早一千多年,长度比苏伊士运河长15倍,比巴拿巴运河长33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过去我们只提万里长城,很少提到大运河,但是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作用来看,大运河的意义绝对不亚于长城。我生长在无锡,就在运河的边上,所以从小对运河有深厚的感情。在扬州、常州、苏州到无锡这一段,为什么能发展得这样繁华?这与隋唐时期即开凿通航的大运河的作用密不可分。北边的城市,如我们脚下的北京,山东的聊城、济宁等,这些城市的发展跟运河也是密不可分。正是运河的庞大运输量、人员的密切往来,促进了沿岸城镇的发展与繁荣。

研究大运河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没有水怎么恢复,怎么保护,这个要研究;能不能通水,有没有必要通水,这个也要研究。不仅洛阳要站出来,而且沿线要出力,举国要出力,各个部门一起搞。梁留科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提出,国家应编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应统一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文化带建设实践;立足运河遗址,彰显隋唐特色,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这些建议都提得非常有道理,符合国家当前大运河战略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三句话,要保护好、要传承好、要利用好,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的研究和落实。怎么保护?水要有,沿线城市要发展,经济社会要发展,乡村要有名城古镇,文物要保护维修等等都是很大的课题。何谓传承?就是要把这些东西传承给下一代。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是没有中断过的,靠什么?就是靠传承。所以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大运河源于洛阳。因此,河南省境内的运河沿线城市应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动机制,通过联手挖掘运河文化价值、联手打造运河文化传播平台,推出运河文化项目,活化运河历史文化,输出文化产品,共同讲好河南的运河故事,共筑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带和经济增长带,努力将隋唐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为贯穿省域的大长廊,成为镶嵌在河洛大地上的一条璀璨的金腰带。

猜你喜欢
全国政协大运河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洛阳师范学院
放歌大运河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大庆师范学院简介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