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术进化发展研究

2018-06-23 03:15段博文
运动 2018年5期
关键词:快攻乒乓球运动

段博文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乒乓球运动从19世纪末出现以来,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体育项目,并有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奥运会等世界顶级赛事。各国乒乓球运动水平不均衡发展形成不同的世界格局。我国是乒乓球运动大国,也是名副其实的乒乓球运动强国,在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关于乒乓球技术打法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以乒乓球项目技术的某一方面研究为主,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研究,特别是对乒乓球技术的演进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等规律研究较少。乒乓球技术打法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发展和演进不能单单从技术细节上进行研究,更需要通过科技突飞猛进导致的器材变化、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及规则的不断改变等角度,将它们视为乒乓球项目完整的系统工程,从系统的宏观方面对项目技术的发展进行审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乒乓球技术进化发展。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期刊网及国际乒联网站,查阅大量关于乒乓球技术打法发展变化的文献资料,并在院系图书馆阅读本课题有关的专著、期刊、学报等资料,以了解国内外研究乒乓球技术演进的过程,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有关乒乓球技术进化发展的年限历程进行梳理,在不同阶段的技术特点进行整理。

1.2.3 专家访谈法 对中国乒乓球界的有关专家、学者及工作在一线的乒乓球教师进行了访谈,就本课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获得了与本文有关的理论资料及相关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乒乓球技术进化的阶段划分及发展

关于乒乓球运动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是较为普遍地认为,乒乓球运动始创于英国,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的“宫廷游戏”,到1900—1902年传入日本,1905—1910年相继传入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等一些欧洲的城市。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乒乓球项目不得不停滞。从1904—1918年乒乓球一直停留在游戏的阶段,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在蒙塔古等人的推动下,曾一度停滞不前的乒乓球运动才又重新在英国活跃起来,一直到1926年第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的举办开始。自乒乓球运动出现以来,其技术在不断的创新发展。纵观乒乓球技术整个发展历程,新技术的出现、兴起及衰落,都是受到特定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科技环境改变提供不同的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属性,导致乒乓球球拍出现不同的特性,进而影响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最终会有一些旧的材料和过时的技术被淘汰。因此,我们称为乒乓球技术的进化。

乒乓球技术进化过程中,依次呈现出单一技术、多种技术并存及多种技术的组合型技术的发展轨迹。在单一技术、多种技术并存方面:19世纪初是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初期,出现了以挡球为主的攻球技术;20—50年代,出现以稳削为主的削球技术,且攻球技术出现单面正手扣杀、正反手攻球、侧身攻球等新技术;60年代出现单面拉弧圈球技术;70—80年代,削球出现削突击球、削追身球、扑接近网短球等技术,攻球出现快点、快带、快拨、快攻、拉球、突击扣杀、杀高球等技术,弧圈球出现拉加转弧圈球、拉前冲弧圈球、拉侧旋弧圈球等技术;90年代至今,攻球出现直拍横打技术。在多种技术的组合型技术方面:多种乒乓球单一技术的出现,使多种技术的组合型技术成为现实,多种技术的组合型技术是以多种单一技术为基础,通过所处特殊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经过匹配、整合和提炼,得出的一种适应现实需要的技术。多种技术的组合型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有逼角结合反攻的削球技术中,左推右攻、近台两面快攻、中台两面快攻等;70—90年代,又出现转不转反攻、转不转结合抢拉反攻等削球技术,左推右攻、近台两面攻、两面攻结合推挡、横拍两面攻等攻球技术,两面拉弧圈、两面拉弧圈冲和扣杀等弧圈球技术。见表1、表2。

2.2 乒乓球技术进化阶段的规律

纵观整个乒乓球技术发展历程,从20世纪初乒乓球挡球技术的产生,到20—80年代多种乒乓球技术的出现,再到90年代以后乒乓球技术的相对稳定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各种特定的环境,而每种新的乒乓球技术的产生也都有与之相匹配的特定时期,因此,乒乓球技术进化过程中的每次蜕变都有规律可循。20世纪初的乒乓球技术以挡球技术为主,此时乒乓球运动项目还处于传播过程中(1904年传入中国),只在世界少数国家和地区流行,且项目性质多为娱乐游戏。20世纪20—50年代以削球技术为主导地位,当时球台网高、台窄、球软等器材的特点有利于削球技术的发挥,当时的欧洲是世界乒乓球运动最活跃、最盛行的地区。英国伦敦在1926年12月举办首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匈牙利队获得了当时比赛设置的男子团体、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和混合双打5个项目的全部冠军。此后,第11届世界锦标赛结束后,乒乓球运动项目规则出现重大变化,球台增宽,球网高度下降,比赛时间有所限制,并规定特殊情况实行“轮换发球法”,产生了以削球为基础的削攻结合的乒乓球技术。

1952—1959年期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共举办了7届,日本队获得24个冠军,占比49%,尤其是1959年的第25届世乒赛,日本队夺得7项冠军中的6项,取胜的关键是击球力量的变化,海绵拍的出现使击球力量的提高成为现实,进而保障了日本队运用直拍全攻型打法击败固若金汤、统治世界乒坛达1/4世纪的欧洲削球;1959—1969年期间,中国队开始登上世界舞台,并以“快、狠、准、变”的独特风格及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引领世界乒乓球技术潮流。同时,日本大学生中西义治发明了一种新的乒乓球技术——弧圈球;1971—1979年期间,欧洲国家通过近20年的努力,吸取当时中国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优势,创造出弧圈球与快攻相结合的新打法。

20世纪90年代,作为我国的传统打法的直拍打法,其弱点是客观存在的,在横拍弧圈打法日益成为世界乒乓球技术潮流的压力下,我国乒乓球界针对直拍打法运动员反手位进攻能力弱的问题,出现了第一个直拍横打的运动员一刘国梁。横握球拍弧圈打法中的反手拉近网球,反手位底线大角度的搓球,以及反手位的对攻,均给直拍反手进攻带来了新的难题。而“直拍横打”技术的出现,无疑弥补了直拍快攻打法反手位的不足。目前,持此种技术打法的直拍快攻选手逐渐增多,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国优秀选手刘国梁,以及闫森、马琳、王皓等。这种既能快速进攻又能制造强烈旋转,能近台也能远台,能对付上旋球也能对付下旋球的新技术,充分体现了快速进攻、抢先上手的主动意识,符合近台、凶狠、积极、主动进攻的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

表1 乒乓球单一技术、多种技术并存发展概况

表2 乒乓球多种技术的组合型技术发展概况

21世纪以来,乒乓球技术水平世界格局基本没有大的变化,高水平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以中国为代表,世界各国与中国较量的形势还在发展中。另外,国际乒联对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一系列改革在新世纪初开始生效。如为了提高观赏性、改变中国乒乓球队长期处于世界乒坛领先地位而增大球体;避免由于球体增大导致运动员负荷过大、观众过度疲惫,并且随着体育商业效益的进程,方便电视转播增加广告时间,执行“11分赛制”等重大举措,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 结 语

乒乓球技术进化过程中,伴有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普及化、运动竞技的世界化、运动竞赛的商业化及比赛规则的合理化等变化。每一次乒乓球技术的进化都会涉及到周围环境的改变,除了技术本身的变化,我们更要关注影响技术变化的因素。在以上乒乓球运动发展中,针对乒乓球技术进化过程,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普及率、竞赛发展程度、乒乓球技术水平的世界格局、竞赛规则的变化、器材的变化等因素,所有的因素均存在适应与被适应、改变与被改变。

[1] 兰彤,李冬 .乒乓球主导技术成因诠释及演进趋势研究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1):87-91,96.

[2] 郑全芝,祁田田,孙亭章,等 .影响乒乓球技术和打法演进的因素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2(2):42-43.

[3] 陈家鸣,闫杰,李玉新 .乒乓球技战术实施中的路径依赖性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2009(1).

[4] 孙瑞琼,成浩 .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历程 [J].运动,2016(17):30-31,66.

[5] 沈雪祥 .乒乓球技术打法系统演进的协同学分析 [J].运动,2015(4):18-19.

猜你喜欢
快攻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悬浮术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快攻战术运用的对比与分析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不正经运动范
乒乓球与大铁球
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快攻战术对比与分析
迷你乒乓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