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调研

2018-06-23 10:54杨甜孙健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

杨甜 孙健

摘要: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第一次举办,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武当武术、武当文化进行阐述,同时运用观察法对此次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进行分析,通过对此次博览会的分析,有利于博览会持续发展,对武当本地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打造武当赛事品牌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表明:由于是举办的第一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存在组织机制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赛事建设也有不足等问题。通过此次调研分析,发现不足,解决问题,使之能够持续发展,为当地文化传播提供助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平台。

关键词: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 现状分析 赛事品牌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031—03

1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开展背景

1.1文化背景(武当武术、道家文化)

武当武术作为中华武术“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两大至尊门庭之一,武当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武当武术文化最为基本的精神特点就是拳打自然,在拳法中对“道”进行领悟。“道”是中国道家思想最高的哲学范畴,其对中国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道”的基础上所滋生的悟道、问道、修道等等成为道教教徒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并在我国传统的武术中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这一特点。武当武术植根于道家哲学的沃土之中,它以养生练功、防身健体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等特点和功能,是全人类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1.2赛事背景

(1)第一届中国武当山国际健身气功·易筋经交流比赛。2017年首届中国武当山国际健身气功·易筋经交流赛在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术交流中心举行。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共有来自国内外的26支队伍、百余人参加。(2)2017年湖北省高校健身气功锦标赛。2017年12月1日,全省高校健身气功锦标赛在武当山举行,2017年湖北省高校健身气功锦标赛在武当山特区举行。来自省内的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4所高校的16支代表队近百名队员齐聚武当山国际武术交流中心。(3)第二届武当山全民太极拳大赛。第二届武当山全民太极拳大赛,共有来自十堰市各县市区学校、武术馆校、社会团体等近600名运动员参赛。

1.3研讨会:健身气功·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功创编研讨会

2017年11月30日,健身气功·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功创编研讨会在武当山宾馆会议室召开。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观摩健身气功·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功功法表演。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副教授雷斌代表课题组对健身气功·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功新功法编创的指导思想、编创原则、理论结构、技术结构、功法特点等进行研究报告。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纷纷围绕研究报告和功法表演对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创编提出很多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意见。此次研讨会提升了赛事的文化氛围。

2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现状解析

2.1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组织现状

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中国健身气功协会、湖北省体育局主办,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湖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湖北省健身气功协会、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承办,武当特区武术局、武当武术协会、福建联众传媒有限公司协办,采用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的模式。各部门领导和部分成员在比赛中也担任其他工作,如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石爱桥教授是承办单位负责人之一,也是裁判组组长。其主要组织形式如图:

2.2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项目设置分析

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项目有比赛、展销会、美食城、亲子游乐园、车展等,其重点在比赛和展销会。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展销商品大多是具有武当特色的商品,且展销商品种类也是十分丰富,但是因为是首届举办还未达到成熟机制,有一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展销会分为前展销会和后展销会,前展销会主要集中在比赛场所周围,其规格相对规范,展销商品大都是武当特色或道家文化特色;后展销会位于整个会场的左侧,其主要產品大都为生活用品、服饰等,相对于前展销会,其规格不是十分规范。前展销会、后展销会展销商(代表)情况如表1:

如表1所示,具有本地特色的展销商占50%以上,其中涵盖了茶、服饰、饮食、手工饰品等。其中还有一些是属于精准扶贫项目,如十堰道茶有限公司、丹江口锦绣旗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水都巧姐)等。通过这次博览会让参赛者感受到了武当浓郁的道教文化,达到了博览会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后展销会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都是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当地居民,其种类玲琅满目,其中有一些是国家政策扶持项目,如:名牌电器全国巡回展(以旧换新)。

3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的宣传与实施分析

通过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的宣传和实施策略发现,此次博览会在赛事品牌建设、特色推广、与媒体合作等都有涉及,整体布局成“品”字形,其中心位置为体育馆,突出了比赛为主,展销会为辅的理念。

3.1宣传分析

宣传工作是必须重视的主要内容。宣传需要确定传播途径和和受众对象,需要媒体和政府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政府对其开展和传播的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前文介绍了其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由此可以看出在政府资源方面的便利与支持,当地媒体在报刊、官网等都有宣传,但篇幅较小,内容不够丰富。

3.2实施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此次博览会在品牌效益、助力旅游、文化传播、特色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武当当地道教文化氛围浓厚。道教以养生练功、防身健体为宗旨,此次健身气功和太极拳比赛及健身气功·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功创编研讨会正符合当地的文化氛围,据调研了解此地已举办了几次太极拳比赛,最大规模的有两三千人参加,此次参赛人员所居住的“武当山众晶太极湖国际酒店”主打特色就是免费教授太极拳养生气功等。当地也有许多道馆,也从事武术练习。良好的武术文化氛围为打造武当山赛事品牌提供了可能。此次比赛人员还领取了当地旅游景点的优惠券,侧面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特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平台。展销会为武当特色产品的推广提供途径,为传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机会。

但此次博览会也存在一些不足。組织人员不足:具体执行力度不够,展销会宣传内容与现实情况有出入,根据与展销商的访谈得知,展销商对于现实情况有些许落差;没有发挥地理优势:未能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参与,观看比赛的人员较少,使宣传、推广健身气功的意义大打折扣,潜在的观众:武当山国际武术学校学生、武当山道馆道士等没有动员起来。

4发展研究

4.1宣传推广

对武当武术文化的宣传推广,可以从自身、媒体、政府三个方面出发。第一,自身方面:整合博览会项目设置,增强吸引力;加强科学管理,做好赛前筹备,推广人性化服务。第二,政府方面:政府给予支持,发挥导向作用,促进媒体参与;确定市场地位,明确开发目标;精心规划长期发展目标,品牌建设理念贯穿始终。第三,媒体方面:谋划开、闭幕式宣传策略,以点带面提高宣传效果,提升报道深度,弘扬武术文化,发掘文化价值,提高赛事曝光率。

4.2博览会建设

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作为包括一个单项体育赛事的博览会要继续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投资”,必须要重新定位其赛事和博览会规格。要做精品博览会需要从影响力、好评度、市场和观众缘四个方面去评价:第一,需要有较高的知名度,让大多数体育爱好者知道这项博览会,扩大博览会的影响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此次博览会和赛事中,为博览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第二,要让多数人对博览会和赛事叫好,完善赛事的组织安排,提升博览会的品质,使之切实与群众联系,服务于群众,满足群众的心理需求;第三,要有足够的市场接纳,一场博览会和赛事能够持续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因此博览会和赛事的建设也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最后,要有较高的观众缘,这是博览会和赛事举办的意义,举办赛事和博览会的意义就是宣传与推广,没有观众就失去了存活的土壤,就不会长久。因此,组委会在建设精品博览会和赛事时应从这四个方向进行改进。

4.3市场开发

博览会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最终目的是除宣传传统文化外就是获利,特别是赛事主办方、承办方和赞助商能获得共赢,而获利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市场开发,走市场化之路来实现。确定市场地位,明确开发目标。引进中介机构,提高开发效率,展现赛事资源,吸引赞助企业。武当山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学习其他精品赛事和博览会的市场运作方式,精准定位,使之能够持续发展。

5结论

5.1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现状总结

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现状总结,主要从组织现状和项目设置分进行分析。从收集的材料分析,其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相对完整,项目设置相对丰富,但也存在问题:(1)各部门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虽然可以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也存在同时有问题,无法分身的情况。(2)比赛设置与会展安排有些脱节,没有充分利用会展潜在的观众源。针对这一情况。

5.2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发展展望

对于首届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发展展望,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其次完善博览会设置、规划、建设,包括比赛和会展两部分,打造赛事品牌,提高会展质量和水平;最后开发市场,迎合市场和群众的需求,扩大武当武术文化博览会的生存空间,使之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对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