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价值研究

2018-06-23 10:54蒲玉宾张振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武术

蒲玉宾 张振

摘要:基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武术公共服务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为指导思想,对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进行研究,并指出构建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价值体现,不仅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和客体,而且促进了武术运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武术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066—04

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自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至今已经是第四个五年计划,通过数据了解到城乡的体育器材设施逐渐完善,参加锻炼的人们越来越多,人们的体质在不同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主要任务中不仅提出要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要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等;一方面要求宣传体育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精神,充分挖掘传承体育文化,发挥区域特色文化遗产作用,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包括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丰富全民健身计划的内容,适合不同人群和不同行业的人群锻炼身体,而且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系统的构建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

通过查阅文献,国家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指各级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投资兴办的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公益体育组织网络、群众性体育活动系统、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身指导及信息服务系统为支撑和运作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裴立新提出广义和侠义2个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结构,广义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结构应包括宣传、服务保障、工作保证、评估和社会环境影响5个子系统,侠义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结构应包括场地设施服务、组织服务、活动服务、指导服务、知识普及服务、体质检测服务和体育竞赛表演服务7个子系统。等等;也有学者对武术公共服务进了研究,研究认为:武术公共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满足民众对体育健康需要和提升政府体育服务的重要途径。范銅刚,虞定海等《大国崛起与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构架》中提到: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统筹武术理论与实践不同层面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但是对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内涵的研究非常少,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分支,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离不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武术运动是我国自古以来长期发展并留存至今的传统体育运动,在我国各个阶段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运动根据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和实用武术四大类。其中健身武术是以普及武术运动为基础的,强调强身健体的群众性武术活动,它的特点是大众性、广泛性、自觉性、灵活性、娱乐性。健身武术的内容包括普及和全民健身计划制定的“段位制”和“健身养生”锻炼方法。“源流有序、脉络清晰、风格各异、自成体系”的拳种至少有一百多种,健身武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利于武术广泛普及,推进武术的社会化。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武术运动,通过武术运动锻炼身体,从中受益,应该建立相应的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帮助。

本研究将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定义为:以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研究院为主导,以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赞助、私人捐赠等为保障构建的满足公民健身需要的武术场地设施服务、武术健身指导服务、武术竞赛活动服务、武术培训服务、武术信息服务、体质测试服务和监督评价服务体系。

2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价值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当代武术发展过程的产物,其价值体现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加了锻炼人群、促进了武术的推广,而且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内涵。

2.1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主要任务中提到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要扶持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间运动项目的发展。范铜钢、虞定海、查安妮2012年在《大国崛起与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架构》中提出,没有武术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公共服务事业的全面发展,没有武术的参与,全民健身计划就不能称之为“全民”。可见武术项目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地位,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而且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2.1.1丰富了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主体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够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由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以及中国武术研究院共同投资兴办的服务体系。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之一,即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事业单位,被赋予对武术项目的全面管理。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之二,即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协会是推动武术发展,促进武术运动普及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社会团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行业体协、高等院校、其他具有合法地位的武术社团组织以及热爱武术事业的个人组成,是武术行业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武术协会接受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之三,即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研究院主要是对武术的技术、理论、政策、进行研究的机构。实施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组织研究武术发展所面临的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并将按照传统武术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传统武术的技术体系和发展政策。

武术工作的开展均要服从于武术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管理。按照武术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为公众开展全民健身提供服务,武术行政主管部门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

2.1.2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客体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客体即是接受健身服务的公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提供不仅要满足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企业发展的需要,更要充分考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人群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需求,力求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体育的基本需要。武术运动深受广大人群的喜爱,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将武术运动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锻炼。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分支,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能够增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对象的范围。总的来说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加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范围。武术运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发展至今,在不同时代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武术项目众多,按照运动形式分类,不仅包含套路运动,而且包含博斗运动,不仅有单练套路,而且有对练套路和集体表演。能够满足少儿、青少年、中年和老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的健身需求。少儿适合练习强度不大,动作简单的基本功练习,如武术操、五步拳、少年拳等;青少年适合练习强度较大、动作有节奏的武术项目,如规定长拳、自选长拳、器械等;成年人和老年人适合练习强度较小、难度不大的武术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传统武术等。武术项目种类很多,适合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域的人群练习,其健身效果非常显著。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根据少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不同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武术运动项目,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强度的武术运动项目。武术运动的特点适合的人群广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内容。

2.2促进武术的发展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不仅丰富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也为武术的传播提供了渠道,促进了武术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当代社会武术的发展不容乐观,传统武术在传承中种类大量消亡、竞技武术一枝独秀,传统武术备受冷落、大众武术的萎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武术呈现内冷外热的反差局面;有学者认为,制约武术发展的外部因素一方面是武术生存的社会环境消失了,另一方面,武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竞技武术的发展成为主流,适合大众的武术越来越少,人们练习武术的氛围也越来月淡薄。国家在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计划中明确提出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鼓励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参与体育运动。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有以下三点优势:第一,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为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撑。国务院自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在各个地区也开展开来,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国家政策下的发展,可以促进武术在当地的发展,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传播发展的平台。第二,来自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投入、社会的资金投入为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提供保障。充足的资金保障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开展武术比赛、武术活动、武术表演提供了条件,解决了武术发展中诸多问题。第三,覆盖城乡的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桥梁。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范围遍布全国各个城市乡镇,为武术的在乡镇、城市的传播提供了平台,相同地域、不同地域的城乡之间可以通过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相互连接,相互交流,能够促进武术在当地,为武术在全国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国家的政策支持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投入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城乡覆盖模式为武术在全国的发展提供了桥梁。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对武术的发展尤为重要,武术的发展需要构建系统的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3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武术产生、发展于中国,在此过程中它受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它在各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这表现为它的民族文化特点。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武术传播和发展的有力平台,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在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部门主导下构建的,其服务体系包括武术场地设施服务、武术健身指导服务、武术竞赛活动服务、武术培训服务、武术信息服务、体质测试服务和监督评价服务体系。这些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传播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武术场地设施服务的构建为人们提供了武术运动的条件和保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习武氛围;武术健身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是指导少儿、青年、中年和老年人群练习武术。正确规范的指导和建议能够促进武术运动的开展;武术竞赛活动服务的开发构建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练习武术的兴趣,促进武术运动的开展而且有利于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武术培训服务和武术信息服务的构建为人们认识了解武术提供了途径,使更多的人了解武术运动、了解武术历史发展和文化。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从不同方面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中武术场地设施服务、武术健身指导服务、武术竞赛活动服务、武术培训服务、武术信息服务、体质测试服务和监督评价服务等体系的构建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渠道,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3结语

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研究院为主导,以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赞助、私人捐赠等为保障构建的满足公民健身需要的武术场地设施服务、武术健身指导服务、武术竞赛活动服务、武术培训服务、武术信息服务、体质测试服务和监督评价服务体系。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架的价值体系一方面丰富完善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和客体,另一方面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武术
中华武术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