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文化对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同文化影响研究

2018-06-23 10:54姜丙刚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园文化

姜丙刚

摘要: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受其生存生活环境的影响,那么一所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也定将受到校园所在地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并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少林武术文化是登封地区重多文化中最为重要、最为典型、最为知名的优秀文化。伴随经济与信息化的发展,少林武术文化受到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同时也对登封地区旅游和武术文化产业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地处登封南依山而建,是一所以武术为特色的发展中高等院校,学院校园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无不受到少林武术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少林武术 校园文化 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090—04

武术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缩影,更是古人击技、健身、养生观念与思想的载体。在交通、通信不发达时期,中国武术主要以地域、家族姓氏形成武术流派,形成了神秘而渊源清晰的各武术流派,如:地域武术流派有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眉、陕西红拳,家族姓氏武术流派有蔡李佛拳、陈氏太极拳、洪家拳、苌家拳等。少林武术是指少林寺内习练流传的少林僧人保护寺院的击技术和少林僧人健身养生的身体运动方法,其保护寺院、驱逐匪霸击技术深受少林佛家文化观念的影响,少林僧人健身养生思想也被打上了少林佛家文化的烙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武术文化——少林武术文化。少林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一张闪亮的名片,研究少林武术文化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途径。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武术为特色的高等院校,且地处少林武术发源地登封,其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定将受到少林武术文化的影响。研究少林武术文化对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的影响可以弥补地域文化、武术文化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影响研究的不足,为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中国知网键入少林武术、少林武术文化、校园文化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文章,借助学校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文化、地域文化、登封市周边文化、少林文化、武术文化、少林武术、少林武术文化、校园文化、少林武术文化与校园文化等方面文章、期刊和书籍。全面把握少林武术、少林文化、登封市周边文化、少林武术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思考有关少林武术历史源远、少林武术理论、少林禅武思想、少林武术技法特点方面的研究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本文的研究目的、任务、方法和研究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持。

1.2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多年从事武术教学研究、武术文化研究、文化、少林文化、校园文化研究的相关学者专家,了解武术文化研究的方法意义,少林文化研究的现状;走访少林武术专家、民间少林武术老拳师,了解少林武术技法、少林武术一些招式的来历、少林武术器械练习特点的社会联系;走访塔沟少林武术学校相关领导,了解少林武术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1.3实地调查法

通过到登封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相关文化旅游景点进行观摩学习发现研究登封周边的佛家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研究分析登封周边文化、少林武术文化、少林武术与当地文化的关系。

1.4逻辑分析法

把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搜集来有关登周边的佛家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进行整理与分析,探讨登封周边文化对少林武术的滋养与熏陶,少林武术文化对我院校园场地设施建设的影响及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引。

2少林武术文化的本质

2.1少林文化

2.1.1登封周边文化概述

本文化中的少林文化主要是指嵩山少林寺中的佛教文化,佛教发源于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于我国,并与我国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而形成了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嵩山少林寺中的佛教文化主要是禅宗文化,禅宗文化的形成与嵩山少林寺所处的地域有其直接关系。嵩山少林寺地处河南郑州市登封市,登封市有少林禅宗的祖庭少林寺、儒学文化的高峰讲学地嵩阳书院、华夏文明的道教圣地中岳庙,可以说在登封囊括了传统文化儒、释、道。现今从在图上看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基本成一条直线且嵩阳书院居中,少林寺距中岳庙约18公里,同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地处秀丽山脚下,为儒、释、道进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2.1.2中国化的佛教一少林禅宗文化

少林禅宗文化是糅合儒、释、道以及其它传统文化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佛教中国化成功的实例,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且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佛教传人中国时,正值中国儒家学说在政治上处正统时期,佛教的“出世之学”与儒家的“入世之学”定为冲突,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必然要与中国传统儒学进行文化冲撞与交流,佛教为了能在中国生存与发展进而与吸收了中国儒学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有别于古印度,适合中国当时国情的中国化佛教文化一禅宗。禅宗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与中国儒学文化、道教文化进行长期较量与交流逐步形成的。万瑜在其《少林武术“拳禅合一”的结合点》中提出少林文化是以佛教为精神核心,以儒家思想为文化精神外延,以少林功夫作为传播禅宗的载体,集中华武术之大成,独具特色的一种宗教文化,是典型的中国式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延续性和开放性。

2.2少林武术

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认为:“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书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李印东在博士毕业论文《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其功能价值体系的闡释》中提到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中华民族传承的个人防卫实践活动。少林寺建寺之初少林僧人为了保护寺院而习练的技击方面的技能技巧及少林僧人为了健身养生而进行的身体运动方式,且这些技击技巧与健身养生方法随少林寺、少林文化的发展与时代要求不断丰富与更新,形成了地域性明显、风格独特、底蕴深厚、渊源有序少林武术。少林武术的发展见证中国化佛教禅宗的发展并深受其熏陶与滋养,终究形成了“天人合一”影响下的“禅武合一”。

2.3少林武术文化本质

少林武术文化与嵩山少林寺所处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由于少林文化是由儒、释、道以及其它传统文化糅合而成,故少林武术文化也必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特质。通过实地考查、专家访谈以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得知少林武术文化的本质主要包括“禅武合一”“阴阳和谐”“兼容并包”“谦和仁道”等四个方面。

2.3.1禅武合一

说起嵩山少林寺大家肯定会想到禅,说到少林武术大家也必定会联想到禅武合一。禅武合一是少林武术受到少林佛教文化熏陶与滋养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武术文化。禅武合一既是高僧参禅的一种高层境界,又是少林僧人习武达到一定境界的表现,少林武术讲究以参禅提高武术的修为,以武术的炼化来提高自己的参禅醒悟能力,终究达到禅武修为同时提高。

2.3.2阴阳和谐

少林武术在习练过程中注重动静相生、刚柔相济、虚实转换、攻防结合、阴阳和谐。武术练习中出手为阳、收手为阴、进攻为阳、防守为阳,这一点在少林武术动作“三步走”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少林武术练功理论与实践中都充斥着“天人合一”和“精气神三位一体”等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以及在练功的时候讲求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皆能体现出和谐之道。

2.3.3兼容并包

少林武术文化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进而不断发展自身体系的过程。它博大的胸怀兼容多种古典武术文化的精髓,教人向善的佛家理念又把中华民族璀璨的武术文化到处传诵。“天下功夫出少林”,但少林却不是以此而独尊,而是以“虚怀若谷”的宽容胸怀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在汇集百家之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发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少林武术,如:少林大洪拳应该是吸收了洪家拳的特点吧,少林梅花拳应该是吸收了梅花拳的精髓吧,少林连环拳应该是吸收了连环拳的技术风格吧,还有好多少林武术拳械套路,均可以看出少林武术在少林文化的影响下带着兼容并包的文化内涵。

2.3.4谦和仁道

佛家的慈悲为怀是少林武术作为武德的主要衡量标准,由此也就给少林僧人习武提出了比較高的道德要求,不但要求少林习武僧人不但要有佛家的慈悲为怀,更要有谦和的与人交往态度。少林僧人在少林佛教教规的要求自觉向善,在为人处世过程中保持着一种无需他人监督与约束的自我谦和忍让及仁义道德,自然少林武术文化也就具备了谦和仁道的特征。

3少林武术文化与嵩山少林武职业学院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依托其硬件设施,学校管理者与师生长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结晶,是学校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集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一所学校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校内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遵守并于其行为中所表现的思想理念。康琪在其《校园文化内涵研究》一文中提出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教学文化、学生社团文化、管理文化、硬件建设文化等五个方面,文章就少林武术文化对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教学文化、学生社团文化、管理文化、硬件建设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3.1少林武术文化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中思想道德文化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文化,学院脱胎于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学院的思想道德文化从建立之初就深受少林武术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学院是以武术为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的思想道德文化与武术道德必不可分,当你处身于嵩山少林武术学院就能深深感受到习武之人那种无法言语的道德自觉性,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能上人感受到少林武术文化中的“出世境界”,师生虽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但却能表现出思想的高尚性、处事的严谨性、为人的自律性、交际的恭谦性。

3.2少林武术文化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中教育教学文化

教育教学是一所高等学院重心工作,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术文化对学校教育教学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少林武术成为了学校的特色、少林武术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程、少林武术成为了对外交流与宣传的一张名片,而且还受到了少林武术文化“兼容并包”“阴阳和谐”的影响。学校武术教学不仅进行少林武术的教学,还进行太极拳、形意拳、散打、泰拳、空手道等科目的教学;学校不仅有武术专业(民族传统体育),而且有其他专业,正是受到少林武术文化的影响学校形成了以武术为特色,武术专业与其他专业和谐发展的一种的特殊校园教育教学文化,“一院(武术学院)两部(本科管理部、思政部)四系(文化传播系、应用外语系、信息技术系、旅游管理系)”。

3.3少林武术文化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中学生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文化是高校最醒目也最具有标志性的文化领域,也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是武术冠名的高等职业院校,自然也就形成与武术相关学生社团,如:尚武社、跆拳社、醒狮社等等;当然学院的学生社团也有其他特色的,如:美术社、嗨舞社、DE舞社,清溪社等。学校众多社团特色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各有倾向,但同处一个校园,共同构成了学院的学生社团文化,学院社团文化在形成发展定是受到了少林武术文化“禅武合一”及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影响,才有了学院“德、智、体美、劳”全覆盖学生社团文化。

3.4少林武术文化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中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是高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按照教育规律,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校园整体的文化因素不断丰富的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学校管理文化。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响影国家精减管理号召,走在学校精减管理机构的前面。通过查看我国几十所高等职业院官方网站的组织机构发现各高等职业学校尚未进行管理机构的精减,唯有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将冗杂的管理机构进行精减与合并,重要的是在精减与合并的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学校的管理将教学严、科研严、工作严、服从性强、人性化管理并举进行,形成了形成了“三严一强一化”独特的管理文化,既折射出了少林武术文化“兼容并包、禅武合一、谦和仁道”,同时也体现佛家的慈悲为怀及儒家的“仁、义”。

3.5少林武术文化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中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是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发展中的高等职业学校,硬件建设正处于快速建设阶段,学校选址在登封市嵩山南麗,学校依山而建,周围环境优美清静,是一个潜心求学治学的好地方,与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的选址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学校建设规划图来看学校呈“八卦状”,由此可以呈现出少武术文化中的“阴阳和谐”;学校现有独具特色书法石碑文化长廊、儒家学说创始有孔子塑像、道家学说创始有老子塑像、以武为名的尚武运动场等都是在说学校“文武并重”的办学理念。

4结语与建议

4.1结语

少林武术文化的本质主要包括“禅武合一”“阴阳和谐”“兼容并包”“谦和仁道”等四个方面。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深受少林武术文化的影响,整个校园不论是硬件建设上,还是教育教学、思想道德、学生社团、管理文化上都能找到少林武术文化与少林文化的影子,将武术为特色的办学理念表达淋漓尽致。

4.2建议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应以少林武术文化为基础将以武术为特色的办学理念做大做强,同时开设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专业,如:中医药学(少林医学)、中文(儒、释、道文化)、文化产业管理学(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等,用登封市周边文化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学科,服务周边发展,同时加快学校硬件条件的建设。学校的发展以乘国家汉办之船,趁一带一路之风扬帆起航。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