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广“板鞋竞速”项同的可行性研究

2018-06-23 10:54杨春立刘菡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可行性高校

杨春立 刘菡

摘要:文章以云南民族大学开展“板鞋竞速”运动项目为例,通过调查了解“板鞋竞速”项目在云南高校开展的情况和推广的可行性分析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板鞋竞速项目在高校推广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具有高校独特的群体基础的优势;具有强大的“民运会”优异竞赛成绩基础;高校具有专业师资团队力量的支撑;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大力支持。此外“板鞋竞速”项目的推广具有一定观赏和娱乐价值、健身价值、教育价值、传承与发展价值,本文旨在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发扬传承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找到更好的切入点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板鞋竞速 高校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111—04

自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至2015年8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的第十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完美落幕,经历了六十多年的竞赛形式的蓬勃发展。2005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板鞋竞速”项目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板鞋竞速运动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近十多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因其具有竞技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观赏性而收到大众的广泛喜爱。本研究以“板鞋竞速”项目在云南民族大学的开展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以学校作为载体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推广和发展进行有机的融合机制,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传承提供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载体。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板鞋竞速”项目在云南民族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情况及运动队竞赛训练情况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YALU中文期刊等数据库查阅有关板“板鞋竞速”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及周边高校(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等高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板鞋竞速”项目在高校开设的情况。

1.2.3访谈法

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开设“板鞋竞速”课程班级的学生、教师和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等进行访谈,了解“板鞋竞速”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及参赛成績情况。

2板鞋竞速项目的发展概况

2.1板鞋竞速项目的起源

“板鞋竞速”又叫板鞋舞,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带,广西河池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步调一致,令三名士兵同穿上一副长板鞋齐跑。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斗志高涨,所向披靡,挫败了倭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后来南丹县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板鞋竞速活动自娱自乐,挖掘了这项民间体育活动。

2.2板鞋竞速项目在全国的发展现状

“板鞋竞速”运动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一项集群众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健身娱乐活动。1986年板鞋竞速列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2004年,广西向全国民运会推荐了板鞋竞速项目。2005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板鞋竞速”项目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2007年11月,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正式将板鞋竞赛列为比赛项目,板鞋竞速项目一元格局被打破,呈现多元化发展。板鞋竞速作为竞技项目发展至今近十年,已成为每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夺金热门。如今,板鞋这一古老的竞技体育项目正在逐渐走向世界,在我国的外国学生和我国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留学生,学习之余休闲娱乐时,常常利用板鞋竞技进行各项娱乐活动。许多外国游人看到壮乡的板鞋竞技后,都被它的竞技性、体育性和娱乐性所吸引。

2.3板鞋竞速项目在云南的发展现状

云南省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具有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世居少数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特点。仅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个,(其中特有民族有15个,跨境民族16个)。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人口为459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533.7万人,占33.37%。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云南各少数民族中曾长期开展流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达386项,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总数的40%以上,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大省。

板鞋竞速项目在云南的发展主要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高校为主。其中,云南民族大学(原云南民族学院)1991年组队参加云南省射弩单项比赛开始,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已经历25年历程,自2005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板鞋竞速”项目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2007年11月,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正式将板鞋竞赛列为比赛项目以来,“板鞋竞速”项目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各州市也将该项目作为本市的“市民运会”的比赛项目,也有各自的运动员和训练队,并如火如荼的发展流行起来。据调查,云南民族大学已早在2010年就将“板鞋竞速”项目作为体育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板鞋竞速”项目还是每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的比赛常设项目,云南民族大学也将该项目纳入每年的田径运动会。与此同时,还选拔优秀队员进行日常竞赛训练并参加“市民运会”“省民运会”和“全国民运会”的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有部分高校,如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曲靖师范学院等高校已经把“板鞋竞速”项目作为体育类的专业选修课程进行开设,这样的举措对“板鞋竞速”项目的推广传承和发展的有着积极的作用。

3板鞋竞速项目在高校推广的价值分析

3.1观赏和娱乐价值

“板鞋竞速”运动项目起初是明代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步调一致,令三名士兵同穿上一副长板鞋齐跑。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斗志高涨,所向披靡,挫败了倭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后来南丹县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板鞋竞速活动自娱自乐,挖掘了这项民间体育活动。“板鞋竞速”运动实质上是一项以速度取胜的项目与田径中的短跑类似,只不过是多人为一组加上道具进行比赛,同时还体现了团队的默契和配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3.2健身价值

“板鞋竞速”运动是一项集速度、力量、协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它要求三名或多名运动员要一起将双脚固定在同一双板鞋上进行快速奔跑,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个人需要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通过“板鞋竞速”运动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增强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笔者在之前的调查中显示:学生通过“板鞋竞速”运动锻炼后身体运动素质调查发现,希望获得速度素质的占11.5%、力量素质占10.4%、协调性占42.7%、灵敏性占21.8,柔韧性占9.4%、其他占4.2%。把板鞋竞速这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引进和推广,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当前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相一致。

3.3文化、教育价值

每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承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所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便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蓝图。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是主流积极、向上的,但是辨别能力差,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参与的动机呈多样化趋势。“板鞋竞速”项目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项目特点,通过了解其起源的发展概况是我们能“以史为鉴”通过参与其项目能够激发人们的拼搏进取精神,通过项目本身映射到体育教学的“五维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和最终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标。

3.4发展与传承价值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学校的有力支撑,高校作为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最直接承担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高校正式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高校这个重要的载体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扬和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板鞋竞速”项目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古老的运动,集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等价值于一体,体现了拼搏进取、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该项目在高校推广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还能进一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板鞋竞速项目在云南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4.1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人口为459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533.7万人,占33.37%。共有26个民族,仅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个,(其中特有民族有15个,跨境民族16个)。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民族高等院校,学校将进一步秉承“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着力建设民族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研习和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咨询基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云南民族大学2016年招录的新生中新增了10个民族,目前学校已招齐56个民族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已超过70%,学校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依托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进行开展,体育学院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取得的教学、训练、科研成果,在云南省高校影响较大,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认可。如图1所示,完善了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西南地区唯一)为塔尖,“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中心”“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基地”“云南省武术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武术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体育类教学示范中心”“云南省民族体育裁判员培训基地”“云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估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其中多项为西南地区唯一、云南省唯一)等10余个为塔底的建设平台,搭建出服务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的“金字塔”平台,2017年8月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资格培训班在云南民族大学举行,同时,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授予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裁判员培训示范基地”。

4.2高校独特的群体基础优势

截至2016年,云南民族大在校生中已经有全部的56个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70%,且大部分都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板鞋运动能促进各民族的相互团结,相互学习各民族的传统运动项目,同时也让汉族同胞们融入到少数民族运动当中,学习他们的民族运动,进而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全国推广。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高等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对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为集中的云南民族大学有着独特的人缘和群体优势。在大学生中开展板鞋竞速这项民族传统体育,并引入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将会对板鞋竞速项目的发展及对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文化的傳播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高校都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板鞋竞速)引进大学体育课堂并进行教学,并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通过改进并最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体现出新的大学体育教学特色,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和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

4.3强大的“民运会”优异竞赛成绩基础

在云南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云南民族大学组织122人的代表团,参加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除马术、花炮外的九个竞技项目,以及综合类、民族健身操共三个表演项目的比赛,共获得了3金12银8铜的好成绩。板鞋竞速运动项目还作为云南民省的优势项目,云南民族大学“板鞋竞速”队还代表云南省参加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云南民族大学“板鞋竞速”队有着专业的教练员队伍和运动员队伍,并且都有着参加大赛经验的优势,该项目一直被列为云南民族大学代表队的优势项目,列入到日常的训练中比赛中。在10月30日开幕的昆明市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共有19支代表对参加本次运动会,云南民族大学代表队再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外,板鞋运动的比赛是在标准的田径场上进行,云南各高校现已具有标准的田径场、沙土跑道、水泥跑道等各种场地的条件,为开设板鞋运动项目的训练提供了场地设施。据调查,云南有很多高校(如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已经把板鞋竞速运动项目纳入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不仅为推广板鞋竞速项目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还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4.4专业师资团队力量的支撑

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必需要有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人才。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围绕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形成了一支成熟的科研队伍及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在承担科研能力、课程改革、训练竞赛、比赛执裁等方面效果卓著。自1991年组队参加云南省射弩单项比赛开始,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已经历25年歷程,获得奖项50余次,1995年云南民族大学就承办了第五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组织工作,派出代表队参加省、市民运会的竞赛项目不胜枚举,成绩突出,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云南民族大学以体育学院为主,已经形成了一支具备高素质、高职称及具有丰富执教经验和大赛制裁经验的裁判员和教练员队伍,曾多次参加昆明市、云南省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裁判和教练员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调查中,体育学院其中一位副教授作为板鞋竞速教练员,在具备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训练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民族体育的研究工作,曾带领代表队在省、市民运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5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大力支持

2006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第十二条规定: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在开展现代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同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活动,培养民族体育人才。民族学校和民族地区的体育学校应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创造条件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正式体育课程或乡土教材。民族高等院校和民族地区应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研究。尽快制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级标准,加强规范化管理。据调查,云南省很多高校已经形成了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趋势,有的高校已经把“板鞋竞速”项目纳入体育专业选修课,很多高校已经把该项目列为每年的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这种现象是在政府和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形成发展趋势,更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找到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论证,板鞋竞速作为体育专业选修课或素养教育课在高校进行引入和开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云南民族大学通过参加历届省、市及国家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教练员队伍和裁判员队伍,有着丰富的执裁经验。云南民族大学代表对通过参加历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积累了丰富的训练和比赛经验,对板鞋竞速的开展有一定技术上的支持;加之学校有着完备场地设施和当地政府和国家及省民委的大力支持,这些都为板鞋竞速在搞下开展提供了强有的保障。云南省有很多高校(如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曲靖师范学院等)已经把板鞋竞速运动项目纳入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让更多的人熟知和参与到该项目中来。同时,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育实践,不仅可以让青少年一代有更多的途径接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更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可行性高校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