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在我国高校开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研究

2018-06-23 10:54王灿莉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开展现状高校

王灿莉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式摔跤在我国高校开展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到中国式摔跤在全国高校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受政府政策及体制影响较深,通过我国高校开展中国式摔跤所面临的这些现状及困境及其意义进行论述以期找出研究对策来促进中国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摔跤 高校 开展现状 面临困境

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123—03

1前言

中国式摔跤有着数千年的流传历史和多民族摔跤大融合的结晶,是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随着时代的更替兴衰彼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施举国体制,打破记录、夺取奖牌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得未入围奥运会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社会经济脚步的加快使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人们对体育锻炼有了新的理解和迫切的需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些年来人们对中国式摔跤的研究:中国式摔跤引入中小学、中国式摔跤申请入奥的可行性分析以及中国式摔跤在体育院校的开展现状等方面,大都是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对中国式摔跤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的探讨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中国式摔跤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式摔跤现在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找出对策来促进中国式摔跤的传承和发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以便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式摔跤在我国高校开展现状

2.1.1中国式摔跤在我国体育院校开展形式

在我国高校中中国式摔跤的开展形式主要有:专项课、选修课和代表队等。全国高校中有七所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中国式摔跤主要有:首体、天体、武体、山体、上体、吉林体育学院、沈体。其中上体、武体、沈体、首体、天体、山体吉林体育学院相继开设专业课程。天津体育学院和山东体育学院同时开设了选修课组建了运动代表队。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组建了中国式摔跤的运动代表队。

全国高校中有十四所高校学生参加了2006年北京中国式摔跤裁判员培训班:清华大学、首都体院、吉林体院、天津体院、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安体院、西北工大、武汉体院、上海体院、上海剑桥大学、成都体院、西南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院设有中国式摔跤代表队。内蒙古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开设了中国式摔跤专项课。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中国式摔跤的选修课。

2.1.2我国高校中国式摔跤课程教材使用情况

开设中国式摔跤的高校中所使用的教材几乎都是由本校老师负责编纂而成,且各校教师业务能力、科研水平、创新能力、整体素质、能力不尽相同各校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質量参差不齐。各校以不同形式开设中国式摔跤各校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有的教师注重对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所以很难培养出具备技能和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

2.1.3我国高校中国式摔跤师资力量情况分析

我国中国式摔跤发展过程历经曲折尽管现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但是中国式摔跤的发展依旧面临很多挑战,师资力量薄弱是阻碍中国式摔跤发展重要原因。在我国,教育部要求高校教师具有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根据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高校中国式摔跤专业教师在学历上大部分是不达标的。我国中国式摔跤的教师较少,且各校教师在业务能力、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中国式摔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更好地胜任高校中国式摔跤的工作。

2.1.4政府政策及体制对中国式摔跤的影响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从两千年前至今随着历史的演变几经兴衰发展成现在的体育项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式摔跤又重新得到了的新生,中国式摔跤先后被列为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和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举行全国比赛。1956年《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度》颁布,这使得中国式摔跤有可能快速发展。国家为了快速发展体育运动项目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在短时间内,举国体制使得中国的竞技体育成绩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使得国民信心大增。但是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不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甚至被忽视、专业队伍解散、相继退出全运会等全国比赛项目,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和发展度,在高校本科专业中增设民族传统体育,将中国式摔跤列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研究项目,因此中国式摔跤在很多高校相继以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高校对中国式摔跤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国高校相继将中国式摔跤纳入课程体系,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道德素养,遵守社会秩序,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政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2.2中国式摔跤在我国高校及开展所面临的困境

(1)师资力量及创新科研能力不足

中国式摔跤的专业教师相当缺乏,教师的知识储备及创新科研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宽,创新意识不强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教材内容陈旧,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式摔跤被赋予不同的历史意义,中国式摔跤的竞赛形式、文化内涵及其对社会的核心价值都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课程内容应该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改善。

(3)我国高校中国式摔跤的教育资源紧缺,教学的整体硬件设施都还比较薄弱。

目前全国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的体育院校只有七所,非体育院校十四所且课程内容的深入程度不尽相同,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教育资源短缺。作为具有传承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非开设中国式摔跤高校的学生学习中国式摔跤意识不高学习的途径受到限制,这给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困扰和挑战。

3结语与建议

3.1结语

(1)加强政府对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落实到政策上。“举国体制”“奥运争光计划”民族传统体育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使得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再次跌入低谷,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大力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前方的路依旧漫长。

(2)中国式摔跤在我国二十多所高校以选修课、专业课及代表队等不同形式开设课程。

(3)我国高校中国式摔跤缺乏专业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科研创新能力。

(4)我国高校中国式摔跤课程教材内容不能紧跟国际时代变化,缺乏创新性、前沿性,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地域特点变换教学方法,未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层面不够丰富、科学、严谨、不能够充分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

(5)全国74所高校开设中国式摔跤的高校二十多所,教學设施不足真正能够接受中国式摔跤的学生不多普及程度自然不高,使得这项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受到限制。

3.2建议

(1)政府应加强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制定并落实好相应政策,加强宣传和推广。倡导社会和学校中国式摔跤应从小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素养,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强身健体。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简政放权,由过去的政府管理并实施转向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共同承办,加强在社会的推广。

(2)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及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能给学生多元的知识层面。

(3)我国高校应该根据国际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来编纂新的教材,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具有创新性、前沿性,能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深度挖掘中国式摔跤的文化内涵,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如果能够深刻的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和宣传作用。

(4)高校应加大在中国式摔跤教学设施的投入,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紧跟时代变化。

猜你喜欢
开展现状高校
六安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巨野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保山市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