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看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2018-06-23 11:17刘鹏辉
山东青年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印关系矛盾马克思主义

刘鹏辉

摘 要:2014年11月,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不久即将实施二十多年的“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对于一个国际行为体对外战略的转变,我们可以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解释,这些理论固然为我们理解国际事务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力,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①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出发,以哲学科学的视角解释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时代性、发展性特征,尝试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为指导,提出三条中国如何“改造”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东向行动政策;中印关系;矛盾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界定

对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界定,学界没有具体定论。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认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元理论、宏观国际关系理论和学科国际关系理论三者关系的差异。每位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都有其科学性,但本文更倾向于王存刚教授所界定的内容,王教授在肯定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复杂、开放的体系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包含原生态与次生态。原生态指经典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而此生态则是具有苏联特色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加上散布于第三世界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②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应该是一个开放、创新、发展的思想体系,其元理论存在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但其灵魂立足在实践,每个国家都能从马克思主义的元理论中创造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活的。

长期以来,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关注,尤其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加之昔日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被沉痛的现实击败,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的研究一度陷入低谷。③因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思想源头出发,尝试从哲学角度解释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根本原因;然后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中找到应对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方法。

二、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解释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一)印度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带来印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这种矛盾驱使印度展开“东向行动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经历了一次经济改革,改革后,印度政治机制发生重大改革,印度政治呈现“联盟政治”“选举政治”“腐败政治”和“家族政治”四大特征,这些特将相当长时间内得以延续,成为影响或制约印度崛起的重要变量。④印度国内的两大党——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中的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单独执政,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连续性,此外印度的腐败问题难以根除,选举腐败直接导致选举出来的政党往往只代表少数的利益,政客们单单保护其族群利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增长与发展失衡。延续数千年的种姓制度可谓森严,严重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陈旧的宗教观念严重制约了印度国民创造力与经济活力。此外宗教极端势力、左翼激进势力、东北分裂势力以及近年来的恐怖势力侵蚀着印度的发展。经1991年经济改革后,印度国内的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但国内落后的生产关系及多方面矛盾迫使印度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印度需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内外联动,在国内,印度正在积极通过改革解决各种矛盾,面向国外,印度欲依托“东向行动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步既是一次矛盾转移,又是一次战略布局。

(二)国际政治具有现实竞争性。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国因素的影响,确切地说,印度与中国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矛盾。其一,面对西藏交通设施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尤其对于中国计划打通尼泊尔和不丹公路网和铁路网的想法,印度不得不为此感到紧张。一旦西藏、尼泊尔、不丹的交通网打通,就如一张天网时刻罩在印度上方,设想印度与中国因领土纷争发生战争,中方则可以通过运输线源源不断地从东部输送战斗力,单就以这点考虑,印度必须制定东向战略计划。印度通过“东向行动政策”极力拉拢东南亚国家,加强与美国太平洋盟友的伙伴关系,以此对冲中国发展对印度大国崛起的影响。其二,虽然从2003年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边境争端有所下降,但是巴基斯坦的军事武装很大程度上控制著巴基斯坦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继续庇护和支持一股非政府武装对印度实行恐怖袭击,极大地损害印度的利益。印度西边的战略环境不乐观,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概括地说,印度西部面对国土被分裂破坏的危险,东部面对大国竞争。

(三)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贪婪性促成了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本国利益最大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印度采取的都是防守型对外政策。这主要是囿于冷战时期美苏敌对格局,印度选择不结盟,以此来保护自身的经济,安全,以及自主权不受伤害,而事实证明,印度的这一选择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虽然这种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对经济有稍微地影响,但在这过程中,印度极大地发展了工业和科技实力。虽然在莫迪上台后, 迅速推出了所谓的“季风计划”、“棉花之路”“香料之路”等一系列富有印度特色的战略规划,“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在提出这些战略规划之后,却鲜有一些实质性的行动, 因为现在的印度没有丰厚的资源和强大的能力去实施一个和中国‘一带一路议相竞争的战略布局”。相反,印度实施“东向行动政策”能以更快的步伐融入东南亚、东亚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1991年以后,印度开始从美苏冷战格局中摆脱出来,由此进入外交政策的第二次转变,开始追求与其他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想通过积极的外交来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末,印度仍然保持3.5%的年经济增长率,但1991的一系列改革使得印度年经济增长率一下提升到了7%。以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总结出,“印度将成为国际社会最重要的‘摇摆力量,如果它在成为独立的一极之前,无论和任何一个联盟站在一边,都会极大地增强那个联盟的实力。”华盛顿清楚得看到了印度的巨大作用,很大程度在经济上支援印度,印度也看到了自身在遏制中国方面与美国有共同利益。因此印度与美国,以及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越走越近,从美国、日本等国得到的资金援助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印度发展迫切需要的资金链。⑤最后,印度利用自身在软件领域的优势,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展开经济往来,由于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在软件等高科技方面与印度存在差距,印度通过贸易逆差获得经济利益。

三、如何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应对印度“东向行动政策”

(一)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根本诉求,并不是仅仅为了解释世界,而是为了彻底改造世界。其直接目的在于帮助工人阶级“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监督本国政府的外交活动”,以便在必要时“揭露它”,“用能用的一切办法反抗它”在当代中国,世界权力格局被打破,国际社会的多极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力量正积极谋求均衡,美国仍被认为超级大国,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快速发展正在削弱其冷战后的统治力。面对世界权力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局面,中国更需要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关系思想处理国际事务,贡献中国智慧。

(二)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认识中印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都在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增加了新的内涵”。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前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交理念,习近平和党的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清晰地看到,只有继续走和平发展的路子才能面临日益增多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和印度山水相连,虽有分歧,但也要守望相助。当今世界对于中国和印度,都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地理区域为基础,寻找两国共同利益,促进两国共同繁荣。

(三)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中印双方存在的矛盾,从统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即把握中印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印度将中国视为地缘上对印度构成挑战的主要大国,尤其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提升了印度对中国的警惕,印度认为自身的“东向行动政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在大国战略布局上也存在冲突。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两国之间的统一,中印为何不通过协商尝试着打破传统的地缘政治对抗性思维,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此外,解决中印的矛盾,应该认清“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近年来,国际格局、世界和地区形势日益复杂,中印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能否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印两国对彼此的认知,中国需要实现伟大复兴,印度也需要实现自己的大国梦,中国与印度可以尝试着实行战略对接,抓住发展这一重点;最后,中印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印矛盾的“内因”和“外因”。国际冲突主要源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利益最大化而造成的多重矛盾。中印不能因为意识形态或地缘政治的外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加高贸易壁垒,这样只会加剧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于印度,于中国都不利。

[注释]

① 刘海霞 (2016).“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国际秩序的重构——再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路径.”欧洲研究(02): 92-105页。

② 王存刚 (2011).“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国际政治研究(03): 81-98页。

③④郭树勇 (2004). "试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及其研究方向." 世界经济与政治(04): 8-14页。

⑤葛红亮(2015)“莫迪政府‘ 东向行动政策析论”南亚研究 2015年第1期。

⑥“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人民日报》2013 年1月30日。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猜你喜欢
中印关系矛盾马克思主义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资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