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8-06-25 09:14王秋霞宋春辉
食管疾病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康复

王秋霞,宋春辉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女性为主,主要是指人体因为咳嗽、运动等原因造成腹压增高,引发患者尿液流出[1]。近年来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虽然此病症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但是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容易诱发各类并发症[2-3]。临床上主要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其能够通过电刺激有效地将患者的神经肌肉兴奋度提高,推动肌肉锻炼,将尿控能力增强,达到控制排尿的目的[4]。有研究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顺利进行[5-6]。本研究为探析综合护理对行盆底康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把80例患者分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年龄(45.13±10.69)岁;病程(7.01±1.30) a;其中轻度尿失禁26例、中度尿失禁14例。观察组40例,年龄(45.56±10.12)岁;病程(6.95±1.22) a;其中轻度尿失禁23例、中度尿失禁17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符合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标准[7],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盆底康复治疗方法两组均行盆底肌肉训练、电刺激结合生物反馈等方法治疗。具体为:①盆底肌肉训练(Kegel运动):患者取平卧位,指导其双腿屈曲略分开,吸气时收缩肛门及会阴,维持8~12 s,随后放松10 s,重复上述动作,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腹部吸气加压及腿部、臀部肌肉参与。首次锻炼做10~20次收缩、舒张肛门及会阴锻炼,随后逐渐增加次数,每日1~3次。②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选用PHENIX USB4神经肌肉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法国菲尼克斯公司),患者侧卧,常规消毒电极片后,将一电极片置于耻骨联合上的膀胱区,另一电极片置于第三骶椎,逐渐调整电流强度由0 mA逐渐升高至45~60 mA,频率为35 Hz,脉宽为200 μs,主要以无疼痛感为宜,每次电刺激15 min,每周2次。在此过程中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即在生物反馈模式下根据屏幕显示的压力波形教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每次15 min,每周2次。连续进行15次为1个疗程,休息7 d后再次进行下一疗程。

1.3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措施和会阴护理工作,避免尿路感染,并给予饮食指导、常规健康指导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等。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具体为:①心理干预:压力性尿失禁常伴有紧张、焦虑、自卑等负性心理。为此,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亲切地安慰鼓励患者,在治疗前认真告知其详细的盆底康复治疗目的与具体的操作过程。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理解与关心患者内心感受,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其高度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等工作,尽快康复。②认知干预:向患者发放压力性尿失禁的健康教育手册,并依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不同针对性地予以健康宣教,详细讲解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症状、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转归等,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压力。③康复治疗指导:详细介绍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的重要性、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向患者和家属示范盆底肌肉锻炼的动作要点,并告知坚持锻炼的重要性。④随访护理:患者出院后教导患者居家康复护理方法,并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锻炼情况等,针对性予以个体化指导,并再次强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盆底肌锻炼的重要性,以鼓励患者配合。

1.4观察指标①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3个疗程后治疗效果。其疗效评定标准[8]:治愈:患者尿垫试验[9]显示阴性,临床症状消失且无尿液漏出;好转:患者尿垫试验显示漏尿量比治疗前减少了45%以上;无效:患者尿垫试验显示漏尿量比治疗前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改善状况。选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 ICIQ-SF)[10]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是否存在尿失禁、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诱因、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4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③护理满意度调查:患者出院时,选用我院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其中>85分的为非常满意,75~85分者为尚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6,P=0.034),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40) 例(%)

2.2两组干预前后ICIQ-SF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ICIQ-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3个月随访发现,两组ICIQ-SF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但观察组ICIQ-SF (8.15±1.2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69±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8,P=0.000),见表2。

表2 两组ICIQ-SF评分比较 分

注:①与干预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00%(38/40),较对照组的77.50%(31/40)明显升高(Z=-2.399,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n=40)

例(%)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伴有难产史或第二产程延长,或阴道分娩产妇,其主要是指患者在频繁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其尿液不由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可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11-12]。临床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有很多,对于轻中度患者通常用常规的保守治疗即可,常用的有生物反馈、生物电刺激和盆底肌肉康复锻炼等保守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保守治疗方法中的最佳选择[13]。研究报道[14-15],针对性护理措施是协助尿失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正确配合治疗和促进康复的保证。

本研究在盆底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将其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ICIQ-SF分值(8.15±1.2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69±1.97)分,与韩玉玲的报道相似[16]。本研究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居家康复护理、随访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通过心理干预、认知干预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并纠正其对尿失禁、康复治疗的错误认识,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工作。通过居家康复护理指导、随访指导可促进患者坚持锻炼,且便于医护人员动态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

因此,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治疗过程中,配合予以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且可提升患者的满意率,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欣,郝一茹,盛夏.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新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55-2157.

[2] 曾金华,汪桂艳,林斯华,等.产后42 d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0):5103-5106.

[3] 单倩倩,陶丽,颜士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安徽医药,2013,17(3):364-367.

[4] 翦薇,李南,刘娟,等.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40-42.

[5] 秦文桦,黄惠萍,张莉娟.神经肌肉刺激仪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5):3151-3152.

[6] 陈庆丽,许勤,殷长军,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41-43.

[7]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10):796-798.

[8] 吴君.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09-411.

[9] Li B,Zhu L,Xu T,et al.The optimal threshold values for the severity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based on the 1-hour pad test[J].Int J Gynaecol Obstet,2012,118(2):117-119.

[10]陈泽波,来永庆,曹群朵,等.ICIQ-SF问卷中文版与尿动力学检查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16(5):403-405.

[11]赵瑞芬,张为远.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疗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4):732-736.

[12]王占山,陆艳玲.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1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121-122.

[13]李兆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7(8):1-4.

[14]龙敏,董玉楠.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69-70.

[15]田作荣,李伟玲.盆底康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9):3868-3869.

[16]韩玉玲,项芳,任倩,等.护理干预对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J].临床研究,2016,24(11):131-132.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