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的转移与传递

2018-06-27 06:09周子采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触觉部件情感

◆ 周子采(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一、产品设计中情感设计的方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将自己悠闲、自在的情感转移到田野山林之中;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在《登黄鹤楼》中将对“昔人”的怀恋之情转移到了黄鹤楼上,这些诗句都反应出人将情感转移到客体之中。

中国成语中有爱屋及乌的说法,意思是一个人因为特别喜欢一间房子以至于将他对房子的喜爱连接到了“住在”房顶的乌鸦身上。这是人的情感在不同客体间转移的现象。

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爱屋及乌,都说明情感可以转移和传递。

由此产生新的情感设计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客体间的情感体验联系,让情感体验以某种联系为介质,在不同客体间流动与转移。流动转移的体验与用户形成共鸣,提升用户体验。

该设计方法分为识别、澄清与转移三个步骤。

识别:“市场偏好”的调研,对已存在的产品进行收集,发现共通。

澄清:对“市场偏好”的“内在驱动力”进行挖掘,“内在驱动力”即用户的情感体验需求。情感体验分为基础情感体验与复合情感体验,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和挖掘。

转移:情感体验转移是提升用户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主要通过模板联系、部件联系、特征联系以及解构与重构的方法,找到用户需求情感体验与相关体验的联系,并进行转移,获得共鸣和通感。

以大屏手机为例,假设通过识别与澄清等基础步骤,我们发现大屏手机用户追求大屏手机的内在驱动力是炫富形审美,由此,我们可以建立:大屏 = 贵气的内在联系,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情感转移的方式进行两类设计:

1.传统意义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材质也是财富与价值感的象征,当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材质运用在手机设计中时,同样能满足大屏手机用户对手机的内在满足感。

2.我们可以基于炫富形审美,为大屏手机用户更精准的开发更多其他相关产品,如满足炫富需求的车载产品、办公产品等。如此,产品不仅能更准确的满足市场需求,甚至可以做出产品反向引领需求的爆款产品。

二、识别:产品基础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决策者指定政策、进行市场预测、做出经营决策、指定计划提供客观、正确的依据。无论是情感设计的方法还是常规设计手法,市场调研都是设计前最重要的第一步。

通过市场调研,找到竞品、热销品甚至失败产品,对这些产品的认知是进行情感设计的基石。

三、澄清:产品内在驱动力分析

澄清,是对用户需求“内在驱动”的解释与说明,澄清的目的是通过用户“内在驱动”的挖掘,找到用户的深层需求并转化为实用产品。本章按内在驱动的组成分为:基础情感体验以及复合情感体验。

基础情感体验主要来源于单一的生理情感刺激,主要有视觉体验、触觉体验、嗅觉体验以及听觉体验;基础情感体验变化丰富,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复合情感体验是由多种单一的情感体验组合而成,更加复杂和综合。对用户而言选择标准更加稳定。在相似的情况下,人们的选择具有一致性。

1.视觉体验

视觉是基础的设计层次,是各类综合情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也是最基础的信息接收方式,有人认为我们80%的外部世界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更有甚者说,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新时代——一个图像将代替文字的而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2.触觉体验

同样,触觉也是人们综合情感体验的一部分,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获取虽然80%来自视觉刺激,但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来自人的肌肤——触觉。

人们通过触觉感受材质,不同的触觉感受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粗糙能给人年代感与沧桑感,细腻光滑给人精致与新生的情感体验。在产品设计中,应该有意识的对触觉信息进行整理,给人预期的情感体验与感受。

3.听觉体验

听觉是由空气压力的变化声音的,其中包含音色、强度与高低三个元素。

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波的压力的大小,即声波的振幅,通常以分贝为单位;声音的音高取决于声波的频率,即声波的波长,以赫兹为单位。人耳对30-20000HZ的频率敏感; 音色则是由声音高低与强度搭配产生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音高与强度区分上万种不同的声音。

4.化学体验

味觉和嗅觉都对化学刺激敏感,虽然它们的作用不同,但又有联系。嗅觉提供较远距离的信息,味觉则必须在口腔中获得,对事物香味的知觉依赖于这两个系统的交互作用。有四种基础的味觉:酸、甜、苦、辣。

产品设计中,应该减少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可能排放的有害气体,也可以在产品设计中或产品材料的运用中有意识的加入人们喜欢的味道,让人们使用产品是更加愉悦。

5.通感

通感一词在英文中为synesthesia。德国美学家费歇尔说:“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起了共鸣。”在艺术领域里,颜色回油温度,声音会有形象,冷暖会有重量,气味会有锋芒。“热闹”中有“热”和“闹”,“冷静”中有“冷”和“静”,响亮中有“响”和“亮”。因此,通感使艺术游乐一种共鸣的效应,有了一种直接的体验,无需思想的体验。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 Berenson)1896年出版的述佛罗伦萨花架的主桌中有这样一句话:“画家只有给视网膜留下触觉价值才能完成任务”

6.复合情感体验

复合情感体验一般由多种基础情感体验组合而成,对用户而言,复合情感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在相似的基础情感组合方式中,人们具有相似的复合情感体验。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将针对“复合情感体验”的设计称之为“看见看不到的设计”,他在《让设计自然存在》一书中把这些“看见看不见的设计”现象分为三类:无意识的记忆(Active Memory)、被找到的形状(Found Object)以及痕迹(First WOW/Later WOW)分别对应本文研究与推理的方法是:场景演绎法、语意法以及内隐法。

四、转移:情感体验的修通与连接

转移及修通,是设计转化的过程,将用户的情感体验需求转化为设计产品。转化的方式是通过转移与传递的方法。转移建立在“待研产品”与相关产品的联系之中。主要联系方式有部件联系、模板联系、特征联系以及解构与重构。

1.部件联系

部件联系是通过建立不同产品间的部件联系完成情感转移的方法,部件间的联系可以来自形状、功能、色彩、重量等不同方面。

赵江洪在《设计心理学》中,对部件联系的解释是通过把复杂、陌生的“待研产品”拆分为多个简单的部件形状,分别与“相关产品”的建立联系。通过局部的对应,实现整体的关联关系,并产生情感的转移与传递;

深泽直人的CD机(下图),CD机与排风扇具有同样的开启方式:拉线式开关,也有同样的机械运作模式,旋转运动。两者部件间的联系在不尽意间引发用户舒适的联想,音乐是不是像风一样从CD光盘中吹出?

2.部件联系

特征联系,基于产品性格的情感转移方式。

人们习惯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产品归类识别,如特征分析字母表(下图),因为Z的字母特征在右侧表格中被其他字母减弱,所以左侧表格中的字母“Z”比右侧表格更容易被人识别。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有相同爱好的人总是喜欢在一起, 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的特征往往通过同类产品的共性来表达,通过在“待研产品”中植入同类产品的共性特征,可以让用户迅速感知到其所希望传达的情感体验。

在市场经济语境下,产品的性格往往通过品牌文化进行传达。品牌中所蕴含的奢华、年轻、实用或科技等不同文化属性逐渐成为人们挑选产品的标准。比如代表年轻与朝气的百事可乐,与象征奢华富贵的LV等。

3.部件联系

模式匹配:寓情于景的情感转移方法。

该模式是将人们记忆中的情感转化为产品的方法,建立用户先验知识与产品之间的联系,引起用户共鸣与情感体验的拾取,完成情感转移。

模板联系:该理论认为,为了识别一个模式,只要将其与储存的编码(称为模式)进行比较,指导二者之间出现最好的匹配即可;

比如托马斯的红蓝椅(下图),用户需先对蒙德里安的绘画有所了解后,在看到托马斯的椅子时,才会自然的体会到椅子中所蕴含的理性、严谨与科学,然而,如果用户对蒙德里安的绘画一无所知,在该产品则很难让用户从中获得预设的情感体验。

4.结构与重构

解构与重构:在很多事物中,需要结合部件识别与特征识别对对象进行认知,例如中国汉字,部件识别认为,独立汉字不多,大部分汉字可以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或部件。这些部件在汉字的构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汉字数量虽多,但部件结构却有限。特征识别认为,汉字壁画中的端点、折点、交点以及汉字结构上的转折点,被当做汉字的特征点。可以根据汉字的特征类型、数目和位置进行识别。这就是结构与重构的识别方法。

五、总结

产品中的情感体验成为产品的虚拟外观和用户选择的内在驱动,友好的产品使用体验和漂亮的产品外观同样吸引用户。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产品中的情感体验。

自然科技化与科技自然化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然的科技化创造了人们的现代生活。对自然规律的解释与运用,为人类高品质生活提供物质基础。科技的自然化更新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实验,科技被越来越迅速的转化为人们可以体验到的服务。

猜你喜欢
触觉部件情感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基于Siemens NX和Sinumerik的铣头部件再制造
食的触觉
部件拆分与对外汉字部件教学
水轮机过流部件改造与节能增效
焦利氏秤各部件的修理和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