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

2018-06-28 07:48周双全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利尿药头孢他啶类抗生素

周双全

(乐至县人民医院,四川 资阳 641500)

头孢菌素类药物(Cephalosporins)属于广谱抗生素。该类药物是将头孢菌素C经改造侧链后获得的一系列半合成抗生素,其优点主要为抗菌谱广、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较少引起过敏反应(与青霉素类药物相比)、在遇酸或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时其稳定性较高等。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理与青霉素类药物相同,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成而起到杀菌的作用。目前,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有临床资料显示,对患者长期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导致其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对患者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利尿药(diuretics)进行治疗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显著增高,甚至可导致其病情加重[3]。为此,笔者对2015年1月20日至2016年10月20日期间乐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在用药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利尿剂治疗感染性疾病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日至2016年10月20日期间乐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在用药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均对参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18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87例;其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为(53.22±3.41)岁;其中有70例门诊科室患者,有112例住院科室患者;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合并水肿的患者有85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有97例。

1.2 方法

1)对这182例患者均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进行治疗。联用的药物分别为:头孢替唑钠+氯噻酮、头孢他啶+氯噻嗪、头孢呋辛钠+氯噻嗪、头孢他啶+速尿及头孢米诺钠+氯噻酮。2)这182例患者的用药方式包括静脉注射和口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这182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检测管理方法》[2]中有关不良反应的判定标准评估患者发生二重感染、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18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分析

这182例患者在使用头孢替唑钠、头孢他啶及头孢米诺钠联合利尿药(氯噻酮、氯噻嗪、速尿)进行治疗后均发生头痛、头晕、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导致这18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头孢替唑钠、头孢他啶及头孢米诺钠。详见表1。

表1 这18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

2.2 这18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用药后,这182例患者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为17.58%(32/18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13%(33/182),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19.23%(35/18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8%(32/182),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15.38%(28/182),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09%(22/182)。详见表2。

表2 这18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n(%)]

2.3 这182例患者进行不同给药途径的占比

这182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进行静脉给药的患者有176例(96.70%),进行口服给药的患者有6例(3.30%)。其中,进行静脉给药的患者占比高于进行口服给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常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种类共有30多种。此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的特点,其在治疗由金葡菌、脓性链球菌、肺炎杆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方面效果很好。对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使其体内细菌的细胞壁发生破坏,达到抗感染的效果。研究发现,对患者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可加快其内源性致敏物的聚合速度,导致其发生过敏反应。有研究资料显示,对患者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利尿药较易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加重其病情[3]。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2015年1月20日至2016年10月20日期间在乐至县人民医院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利尿药进行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18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联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头孢替唑钠(Ceftezole Sodium)+氯噻酮(Chlorthalidone)、头孢他啶(Ceftazidime Pentahydrate)+氯噻嗪(chlorothiazide)、头孢呋辛钠(cefuroxime)+氯噻嗪、头孢他啶+速尿(Furosemide)及头孢米诺钠(Cefminox)+氯噻酮等。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检测管理方法》中有关不良反应的判定标准评估这些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显示,这182例患者在使用头孢替唑钠、头孢他啶及头孢米诺钠联合利尿药(氯噻酮、氯噻嗪、速尿)进行治疗后均发生头痛、头晕、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导致这些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头孢替唑钠、头孢他啶及头孢米诺钠。在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利尿药进行治疗期间,这182例患者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为17.58%(32/18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13%(33/182),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19.23%(35/18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8%(32/182),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15.38%(28/182),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09%(22/182)。这182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进行静脉给药的患者有176例(96.70%),进行口服给药的患者有6例(3.30%)。其中,进行静脉给药的患者占比高于进行口服给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降低感染性疾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对其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利尿药前,应详细了解其病史,对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或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谨慎用药,给药前需为其采用该药原液进行皮试,密切监测其反应,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并密切监控患者使用药物的剂量及服药的时间。综上所述,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及利尿药进行治疗时,会导致其发生二重感染、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与进行口服给药相比,对患者进行静脉给药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1] 魏传峰,张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4):116-117.

[2] 杨笑.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90-190,191.

[3] 罗桂珍.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应对措施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5):107-108.

猜你喜欢
利尿药头孢他啶类抗生素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1)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利尿药的合理应用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如何服用利尿药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鸡肉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