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评价

2018-06-28 07:48孔凡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兰索拉多潘立酮反酸

孔凡玲,谭 丽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儿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该病是指小儿的胃内容物反流进入其食管的一种疾病。有统计数据显示,50%以上的婴幼儿均罹患过小儿胃食管反流病[1]。该病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反酸及胸后骨疼痛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小儿尚处于发育期,其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其在罹患胃食管反流病后容易对其胃黏膜和食管黏膜造成损伤,严重时还可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应对该病患儿进行积极的治疗。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儿。这些患儿的纳入标准是[2]:1)其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2)存在恶心、呕吐、反酸及胸后骨疼痛等症状。3)其家长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儿的排除标准是:1)对兰索拉唑和多潘立酮过敏。2)在近2周内服用过抑酸药物。3)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将这9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有27例和20例;其年龄为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41±0.52)岁;其病程为0.5~3个月,平均病程为(1.43±0.37)个月;其中,有Ⅰ级胃食管反流病患儿14例,有Ⅱ级胃食管反流病患儿30例,有Ⅲ级胃食管反流病患儿3例。在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有25例和22例;其年龄为7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44±0.57)岁;其病程为0.6~4个月,平均病程为(1.52±0.44)个月;其中,有Ⅰ级胃食管反流病患儿15例,有Ⅱ级胃食管反流病患儿28例,有Ⅲ级胃食管反流病患儿4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兰索拉唑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兰索拉唑(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用法是:口服,0.5~1.0 mg·kg-1·d-1,连续用药6周。用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兰索拉唑的用法同上。多潘立酮(由北京首儿药厂生产)的用法是:口服,200~400 μg·kg-1·次-1,2次/d,连续用药6周。在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嘱患儿家长多让患儿食用黏稠、呈糊状的食物,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不要让患儿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让其喝饮料[3]。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效:经治疗,患儿恶心、呕吐、反酸及胸后骨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其胃食管反流的次数明显减少。有效:经治疗,患儿恶心、呕吐、反酸及胸后骨疼痛等症状有所减轻,其胃食管反流的次数有所减少。无效:经治疗,患儿恶心、呕吐、反酸及胸后骨疼痛等症状未减轻,其胃食管反流的次数未减少。进行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和胃食管反流持续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胃食管反流持续的时间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儿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胃食管反流持续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胃食管反流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胃食管反流持续的时间( )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胃食管反流持续的时间( )

组别胃食管反流的次数(次/周)胃食管反流持续的时间(min/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7) 52.31±10.62 12.04±4.75 6.57±2.95 1.55±0.72对照组(n=47) 50.84±10.13 18.13±5.32 6.35±2.64 2.62±0.93 t值 0.702 5.226 0.352 6.614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是儿科的常见病。临床研究表明[4],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小儿食道下段的括约肌发生松弛,致使其胃排空能力下降,导致其胃内的压力增加,从而使其胃内容物发生反流。兰索拉唑是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该药经口服吸收后会转移至胃黏膜处,并在酸性环境下转化为活性代谢体。该活性代谢体可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的活性,从而可阻断胃酸的分泌,起到抑酸的作用。另外,该药对H2受体和胆碱无拮抗作用。多潘立酮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该药可促进食道蠕动,增加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张力,从而可起到增强胃排空能力及减轻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用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患儿胃食管反流的次数,缩短其胃食管反流持续的时间,改善其恶心、呕吐、反酸及胸后骨疼痛等症状。

[1] 刘杰生,谢宗林.兰索拉唑合用多潘立酮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诱导痰细胞及介质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9):1200-1203.

[2] 杨广军.兰索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2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2):23.

[3] 周喜元,曾高云,余叶.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和胶体果胶铋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胃炎74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85-87.

[4] 黄宗杰.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56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9):284.

[5] 李杏芬,俞峻.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38例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9,16(7):41.

猜你喜欢
兰索拉多潘立酮反酸
经常反酸烧心怎么办?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柴枳理中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