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18-06-28 07:48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心肌炎心功能

牟 斌

(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卫生院内科,海南 海口 571126)

重症心肌炎是心内科的常见病。该病是指由病毒感染导致的以心肌细胞发生严重损伤和心肌组织出现严重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等特点。该病患者可出现持续性心动过速、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还可发生心源性休克[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该病。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卫生院内科收治的52例重症心肌炎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实用心脏病学》中关于重症心肌炎的诊断标准[2],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合并有急性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及胶原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因中毒所致心肌炎的患者,排除病历资料缺失及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12例;其年龄为17~52岁,平均年龄为(32.65±3.17)岁;其心肌炎的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3.01±0.86)年。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1例;其年龄为18~54岁,平均年龄为(34.18±3.36)岁;其心肌炎的病程为2~4年,平均病程为(3.02±0.7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对其进行氧疗。对于合并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为其使用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对于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为其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对于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患者,用常规的抗心律失常药对其进行治疗。对于合并有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用利多卡因对其进行治疗。同时,用维生素C、能量合剂与阿昔洛韦对患者进行治疗。维生素C的用法是:用剂量为25 mg·kg-1·d-1的此药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4 d。能量合剂的用法是:将1支能量合剂与2 ml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或将1~2支的能量合剂与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2次/d,连续用药14 d。阿昔洛韦的用法是:用剂量为10~15 mg·kg-1·d-1的此药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7 d。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丙种球蛋白的用法是:用剂量为400 mg·kg-1·d-1的此药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2~3 d。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用显效、好转和无效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未见异常。好转: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心肌损伤的相关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T)。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心功能的相关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3]。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心肌损伤的相关指标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MB、BNP及cTnT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心功能的相关指标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心肌损伤的相关指标( )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心肌损伤的相关指标(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心功能的相关指标( )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心功能的相关指标(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LVEDD(cm) LVEF(%)对照组 26 5.36±0.11 0.49±0.01观察组 26 5.07±0.23* 0.56±0.05*

3 讨论

重症心肌炎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该病主要是由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所致。另外,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导致其发生重症心肌炎。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越高,其cTnT升高的幅度就越明显[4]。在临床上,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是治疗该病的常规药物。近年来,临床上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丙种球蛋白可与人体内的白介素、干扰素相结合,在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同时还可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5]。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重症心肌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临床疗效,减轻其心肌损伤,改善其心功能。

[1] 李延召.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19):120-122.

[2] 庞秀梅.丙种球蛋白对成人重症心肌炎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26-27.

[3] 陈孟青.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9):43-45.

[4] 郭伟民,韩俊兴.丙种球蛋白对成人重症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5):4980-4981.

[5] 任琳琳.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3):66-67.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心肌炎心功能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