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效果对比

2018-06-28 07:48何淑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黄体酮黄体先兆

何淑萍

(庄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

先兆流产是指患者在妊娠早期出现的阴道少量出血,并伴有下腹痛和腰酸等一组流产发生前的症状。黄体功能不全是诱发流产的主要原因。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均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常用药[1]。本文主要探讨对比使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庄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76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76例患者分为地屈孕酮组和黄体酮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地屈孕酮组患者的年龄为22~32岁,其平均年龄为(25.6±1.3)岁。黄体酮组患者的年龄为21~35岁,其平均年龄为(26.6±1.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的病情符合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患者的孕周为6~10周。3)患者有早孕症状和停经史。4)患者尿妊娠试验的检查结果为阳性。5)经B超检查,患者的孕周和其孕囊的大小相符。6)患者对本次实验知情,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脂血症。2)患者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3)患者的肝、肾功能不全。

1.3 方法

为地屈孕酮组患者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地屈孕酮的用法是:口服,首次服用的剂量为40 mg,之后,每隔8 h服用10 mg。连续治疗15 d。为黄体酮组患者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进行治疗。黄体酮注射液的用法是:肌肉注射,40 ml/次,1次/d。连续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临床指标包括P(孕酮)、E2(雌二醇)、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2)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红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例数+头痛例数+红肿例数)/总例数×100%。3)观察两组患者GQOL-74(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孕酮)、E2(雌二醇)、hCG(人绒毛膜促行线激素)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E2、hCG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且地屈孕酮组患者P、E2、hCG的水平均高于黄体酮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组别/指标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治疗2周后地屈孕酮组(n=38)P(nmol/L) 52.79±18.48 68.43±17.29 75.25±20.16 E2(pg/ml) 310.75±106.27 573.12±126.77 623.09±141.80 hCG(mlU/ml) 28416.25±8264.60 87472.31±9058.11 108574.63±10872.79黄体酮组(n=38)P(nmol/L) 53.22±19.01 58.30±18.22 64.18±19.67 E2(pg/ml) 312.88±107.05 446.62±124.47 579.84±133.40 hCG(mlU/ml) 28394.10±8168.08 79135.14±8964.00 93547.66±9143.52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在黄体酮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恶心,有4例患者发生头痛,有7例患者发生红肿,该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9.47%。在地屈孕酮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恶心,有1例患者发生头痛,有2例患者发生红肿,该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16%。地屈孕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黄体酮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GQOL-74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QOL-74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QOL-74的平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且地屈孕酮组患者GQOL-74的平均评分高于黄体酮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QOL-74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GQOL-74评分的比较(分,)

57.43±3.66 76.71±2.42黄体酮组(n=38)组别 时间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地屈孕酮组(n=38)治疗前治疗后49.78±3.25 75.61±2.73 53.72±3.46 73.11±3.20 55.86±4.33 76.21±3.40治疗前治疗后49.63±3.08 63.84±2.37 53.39±3.02 64.74±3.48 55.93±4.37 64.55±3.80 57.34±3.44 67.37±2.49

3 讨论

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主要诱因是孕妇的孕激素分泌不足。余艳[3]的研究表明,通过降低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以及抑制母体对胎儿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可促进孕卵着床,对于胚胎的发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补充孕酮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最有效的方式。黄体酮是一种天然孕激素。该药可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及子宫内膜腺体的生长,有利于孕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地屈孕酮是一种与天然孕酮分子结构相似的口服孕激素,与体内孕激素受体有极强的亲和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地屈孕酮不会抑制胎盘内产生孕酮,对胎儿没有雄激素作用或雌激素作用,因此,不会导致女胎男性化或男胎女性化,安全性更高。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P(孕酮)、E2(雌二醇)、hCG(人绒毛膜促行线激素)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且地屈孕酮组患者P、E2、hCG的水平高于黄体酮组患者。地屈孕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黄体酮组患者,其GQOL-74的平均评分高于黄体酮组患者。这说明,与使用黄体酮相比,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1] 孙佳,高卫真.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8):4833-4835.

[2] 陈延斌,吕祺.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的治疗及血清孕酮对预后的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6):1231-1233.

[3] 余艳.比较两种不同方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其血清孕酮值与治疗结局的相关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 5(8):791-793.

猜你喜欢
黄体酮黄体先兆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先兆流产,别害怕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观察
妈富隆与安宫黄体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