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效果研究

2018-06-28 07:48郑小敏高建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石术肾镜清除率

郑小敏,高建勇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肾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有研究表明,肾结石的发病率占所有泌尿系结石发病率的50%,其中约有36%患者的肾结石为肾下盏结石[1]。以往,临床上对肾下盏结石患者常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探讨治疗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方法,笔者对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2例肾下盏结石患者分别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其中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36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0月28日至2017年10月27日期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2例肾下盏结石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急性尿路感染的患者。2)合并有泌尿系统畸形的患者。3)合并有严重肾积水的患者。4)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肺肝肾疾病的患者。5)合并有全身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6)过度肥胖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72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在常规组的36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5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4岁,平均年龄为(43.84±6.42)岁;其结石的最小直径为10 mm,最大直径为26 mm,平均直径为(16.81±1.07)mm;其中左侧肾下盏结石患者有20例,右侧肾下盏结石患者有16例。在研究组的36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4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6岁,平均年龄为(43.85±6.45)岁;其结石的最小直径为9 mm,最大直径为26 mm,平均直径为(16.80±1.05)mm;其中左侧肾下盏结石患者有19例,右侧肾下盏结石患者有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具体的方法是:1)让患者取仰卧位。2)将冲击波碎石机的电压设为16 kV。3)对患者进行1500次的冲击碎石。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协助其取膀胱截石位。2)在膀胱镜的指引下,对患者进行输尿管逆行插管,然后将其体位转换为俯卧位。3)根据经彩超定位或术前尿路造影检查的结果,对患者的肾下盏进行穿刺。在穿刺成功后,在患者的肾下盏置入导丝,退出肾穿刺针后为其置入输尿管镜,然后对其进行碎石,对较大的结石碎片可使用取石钳取出。术后,使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肾功能的各项指标、住院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肾功能指标包括:Scr(血肌酐)和BUN(尿素氮)的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更高,其Scr的水平、SUN的水平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住院的时间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肾功能指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肾功能指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

组别 结石的清除率[n(%)]Scr(umol/L) BUN(mmol/L)常规组(n=36) 83.33(30/36) 186.31±30.17 26.29±10.05 12.64±2.32研究组(n=36) 97.22(35/36) 150.03±26.28 20.27±8.24 9.08±1.47 χ2值/t值 3.9560 5.4405 2.7793 7.7772 P值 <0.05 <0.05 <0.05 <0.05肾功能指标 住院的时间(d)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肾下盏处于肾脏的最低处。人体尿液中的细胞、晶体和其他异物难以排出肾下盏,长期沉积后就会形成结石[2]。因受肾下盏夹角的大小、肾盏径口直径的大小、肾下盏的长度、肾盏的数量及结石大小的影响,治疗肾下盏结石具有一定的难度[3]。以往,临床上常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肾下盏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清除结石的比率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可反复操作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更高,其Scr的水平、SUN的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住院的时间更短。这说明,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结石的清除率,减轻对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程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刘建洪,林世庆,孙懿,等.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在肾下盏结石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应激的控制[J].海南医学,2017,28(15):2444-2447.

[2] 郜小帅,陈云天,冯师健,等.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Meta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8(4):299-304.

[3] 曾凯,王勤章,李应龙,等.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7):96-100.

[4] 李俊,何银志,邓观云,等.肥胖患者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导丝误入右心房及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1):54-58.

猜你喜欢
石术肾镜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