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种不同的术式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8-06-28 07:48陈洪友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克氏锁骨术式

陈洪友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内江 641000)

锁骨位于皮下,其位置表浅,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克氏针固定法与重建钢板固定法都是治疗锁骨骨折常用的术式[1]。克氏针固定法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此术式是通过克氏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连接复位以促进其骨愈合的一种复位方法。此术式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对患者损伤较小等特点。但使用克氏针固定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易发生克氏针位移等术后并发症。有研究表明,与克氏针固定法相比,使用重建钢板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塑形效果好,能使钢板自然地贴附在其骨折端,具有良好的抵抗扭转、弯曲的应力效果,使其骨折处的稳固性更强,可有效避免其骨愈合延迟的情况[2]。为了进一步对比用这两种术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4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4例锁骨骨折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均未合并有心、脑、肝、肾、肺等器官的严重病变。2)患者均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将这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11例患者,观察组有1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11例患者中,有男性6例,女性5例;其年龄为18~71岁,平均年龄为(43.16±2.04)岁;其中左侧锁骨骨折患者有6例,右侧锁骨骨折患者有5例;因摔伤所致锁骨骨折的患者有4例,因交通事故所致锁骨骨折的患者有3例,因砸伤所致锁骨骨折的患者有4例;其中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有2例,斜形锁骨骨折患者有7例,横型锁骨骨折患者有2例。在观察组的13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女性6例;其年龄为17~72岁,平均年龄为(43.82±2.96)岁;其中左侧锁骨骨折患者有6例,右侧锁骨骨折患者有7例;因摔伤所致锁骨骨折的患者有4例,因交通事故所致锁骨骨折的患者有5例,因砸伤所致锁骨骨折的患者有4例;其中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有2例,斜形锁骨骨折患者有8例,横型锁骨骨折患者有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颈丛神经麻醉,协助其取仰卧位,并垫高其肩部。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克氏针固定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沿着患者锁骨的上缘做一个长度为3~4 cm的横切口,在骨膜下将其骨折端剥离出来。2)将1枚直径为2.5~3 mm的克氏针从患者骨折的远端逆向打入,再将克氏针从其锁骨钻出至皮外。用另1枚克氏针从患者骨折近端的2~3 cm处由外向内钻入。去掉这两枚克氏针过长的针头,再将克氏针的残端做成雨伞柄形,将其埋在患者的皮下,然后缝合手术切口。3)术后,使用吊带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固定。在患者骨折愈合后,为其取出克氏针。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重建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1)沿患者锁骨的上端做一个长度为5~6 cm的切口。在做切口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锁骨附近的血管、神经等。2)在骨膜下剥离出患者骨折的断端。在其锁骨的上缘区域置入重建钢板。若患者骨折处存在较大的骨碎片,可为其加用钢丝进行环扎固定。3)术后使用吊带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固定。待患者骨折愈合后,为其取出钢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的4周内,患者的骨折愈合,其肩功能的Constant评分在85分以上。有效:治疗后的4周内,患者的骨折基本愈合,其肩功能的Constant评分在70~85分。无效:治疗后的4周内,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不佳,其肩功能的Constant评分不足70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AS18.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略低于观察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术后,在对照组的11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克氏针滑落,有1例患者发生克氏针弯曲,有1例患者发生克氏针断裂,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7%;在观察组的1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钢板断裂,有1例患者发生螺丝松动,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锁骨骨折患者虽然可通过三角巾悬吊法等保守治疗实现骨愈合,但可能会因其患处没有得到解剖复位而发生锁骨缩短畸形等情况,极大的影响其锁骨外观的美感。因此,对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或对外观美感有要求的患者,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3]。

目前,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主要术式有克氏针固定法和重建钢板固定法。克氏针固定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操作简单安全及所用材料价格低廉等特点。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使用此方法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克氏针的强度较弱,容易发生脱落、断裂、扭曲等问题,故使用克氏针固定法进行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易发生骨愈合延迟等术后并发症[4]。重建钢板固定法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锁骨骨折固定术[5]。此方法具有稳定性高、强度大、塑形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但使用此方法的治疗费用高,且患者的手术切口大、骨膜剥离较多,不利于其骨愈合。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基本没有差异,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这说明,对锁骨骨折患者使用克氏针固定法与重建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使用克氏针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特点,但患者易出现固定针位移滑落、骨愈合延迟等术后并发症。使用重建钢板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具有骨折固定处稳定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如果手术时钢板选择不合适或螺丝固定不牢固,会影响患者手术后的效果。

综上所述,用克氏针固定法与重建钢板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用这两种术式治疗锁骨骨折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应结合锁骨骨折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术式对其进行治疗。

[1] 周焱涛,侯念宗,罗政. 手术治疗合并锁骨骨折的肩胛骨体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 2015(2):252.

[2] 谭力,接健,陈福扬,等. 锁骨骨折术后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1):62-64.

[3] 陈细明,蔡树辉,吴育锋,等. 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J].中医正骨,2014(7):28-29.

[4] 杨建忠.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20(7):135-137.

[5] 樊健,张鑫,袁锋,等.钢板前置与上置内固定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8):704-708.

猜你喜欢
克氏锁骨术式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