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消外敷疗法治疗急性阳证疮疡的效果探析

2018-06-28 07:48来国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疮疡体表功效

来国义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井镇卫生院,云南 会泽 654200)

疮疡是指病原菌在人体体表引起的化脓性感染[1]。该病可根据患者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疮疡和慢性疮疡,又可根据患者的病机分为阳证疮疡与杂症疮疡。急性阳证疮疡患者起病急,病情较重。急性阳证疮疡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多种严重的不良后果。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阳证疮疡。中医认为,疮疡与毒邪入侵有关。邪气入体可导致气血凝滞,发于体表,表现为疮疡、疔疮、疽等。使用中医疗法治疗急性阳证疮疡操作简单,效果好,安全性高[2]。为探讨使用中医内消外敷疗法治疗急性阳证疮疡的效果,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井镇卫生院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部分急性阳证疮疡患者使用中医内消外敷疗法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井镇卫生院收治的40例急性阳证疮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的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例(35.0%),女性患者13例(65.0%);其年龄为18~74岁,平均年龄为(42.1±1.9)岁。西药组的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例(30.0%),女性患者14例(70.0%);其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41.7±1.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西药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每天口服3次头孢拉定,每次服0.5克。连续治疗10天。若患者的病情较重,可为其静脉滴注适量的青霉素进行治疗。为中药组患者使用中医内消外敷疗法进行治疗。让患者口服该院自拟的中药方剂。该方剂的组方为:紫花地丁、蒲公英、银花、丹皮、夏枯草、赤芍、陈皮、生甘草、川贝母等。将上述中药以水煎服。每日服1剂,早、晚各服1次。同时使用该院自制的芙蓉膏外敷在患者的患处。芙蓉膏的组方为:芙蓉叶、大黄、泽兰叶、黄柏、黄芩、黄连、冰片。若患者的疮疡已形成脓肿,则切开其脓肿,排出脓液。若患者的疮疡有腐肉,则先清除腐肉。然后将芙蓉膏均匀地涂抹在敷料上,涂抹面积略大于疮疡的面积。然后将敷料敷在疮疡上。每日敷1次,每次敷12个小时。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判定这些患者治疗效果的标准是:若患者体表的疮疡消失,其疼痛的症状消失,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痊愈;若患者体表疮疡的面积缩小,其疼痛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好转;若患者体表疮疡的面积未缩小,其疼痛的症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创口感染、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n(%)]

3 讨论

导致疮疡的原因主要有外感和内伤。内伤因素主要是情志不舒、饮食不节等。外感因素主要是病邪入侵。疮疡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口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发生频繁咳嗽、痰中带血的症状。急性阳证疮疡是一种起病急、病情较重的疮疡。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阳证疮疡。随着近些年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很多细菌均产生了耐药性。耐药菌的出现为临床上治疗疮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长期、大量地使用抗生素治疗疮疡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损伤,影响其肝肾功能[3]。

中医认为,疮疡与毒邪入侵有关。邪气入体可导致气血凝滞,发于体表,表现为疮疡、疔疮、疽等。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病灶在体表,但临床医生应从整体出发,辩证施治[4-5]。芙蓉膏是一种外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将芙蓉膏外敷在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疮疡上,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其病灶,消除其疮疡部位红肿热痛的症状。在该院自拟的内服中药方剂中,紫花地丁、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蒲公英具有消肿散结之功效;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之功效;夏枯草具有清肝泻火、散结消肿之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生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之功效。将上述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中医内消外敷疗法治疗急性阳证疮疡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1] 孟令和.中医中药内消外敷疗法治疗急性阳证疮疡的临床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2):246-247.

[2] 高飞,周春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7):898-899.

[3] 韩柯.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27(24):80-81.

[4] 许京锋,郑妍,金保亮.化腐生肌定痛散治疗疮疡阳证溃疡6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8):894-894.

[5] 贺晓云.外用生肌膏治疗感染性疮疡(阳证)Ⅱ期的有效性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8):3-4.

猜你喜欢
疮疡体表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普济疮疡纳米银喷雾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性研究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益气药在疮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