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胆结石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2018-06-28 07:48尤正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石术胆结石延续性

尤正华

(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四川 成都 611735)

胆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开腹手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对该病患者进行开腹手术,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易使其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从而可影响其术后康复。近年来,随着我国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内镜下保胆取石术已经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成为临床上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术式[1]。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接受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胆结石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胆结石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92例胆结石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胆结石的诊断标准。2)具有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指征。3)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3)病历资料缺失。4)中途退出本研究或出院后失去联系[2]。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62.38±3.38)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龄为43~78岁,平均年龄为(62.76±3.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术前,详细向患者介绍胆结石及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同时协助其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引流护理、疼痛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方法是:1)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成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查阅与胆结石及内镜下保胆取石术有关的文献,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将临床护理路径表发放给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路径表上的内容。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内容详见表1。

表1 对接受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胆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内容

2)进行延续性护理,方法是:(1)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其病历资料、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等。(2)在患者出院后的半个月内,每周对其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次进行电话随访的时间为15 min左右)。进行电话随访的内容包括:详细询问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是否按时服药及是否坚持进行康复锻炼等。对于手术切口出现红肿、感染等情况的患者,应督促其及时回医院进行处理。对于未按时服药的患者,应告知其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并设置闹钟提醒其服药。对于不愿进行康复锻炼的患者,应给予其必要的鼓励,并向其讲解术后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和注意事项等。(3)在患者出院1周后,对其进行上门访视,了解其身体的恢复情况、饮食状况及心理状态等,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如引流管脱落、切口出血、低血压等)的情况。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此量表的分值为0~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佳。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此量表包括健康宣教、服务态度和护理质量三项评分指标,每项评分指标的分值均为0~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护理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2.17%(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引流管脱落),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7.39%(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引流管脱落,有3例患者发生切口出血,有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术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平均评分为(94.08±4.24)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平均评分为(78.93±8.47)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服务态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分, )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分, )

组别 健康宣教 服务态度 护理质量观察组(n=46) 93.05±3.89 95.56±3.45 92.71±3.52对照组(n=46) 80.52±7.63 75.89±7.47 76.86±7.41 t值 8.632 7.663 6.892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胆结石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临床上对该病患者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不少患者对此术式的了解程度不够,常会在手术前出现焦虑、担忧等情绪,从而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也会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4-5]。因此,临床上应对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胆结石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路径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其病情及治疗方法,为其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然后严格按照路径表上的内容开展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模式。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通过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能了解其出院后的相关情况,并能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可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其对后续治疗的依从性[6]。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的胆结石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能显著降低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1] 高燕.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8):52.

[2] 宋芝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6):1131-1132.

[3] 梁婉红,陈利芳,黄芳,等.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对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69-70.

[4] 仇露露.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施行延续护理的价值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3):61.

[5] 王秀娥.临床护理路径对内镜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8):116-117.

[6] 彭梦苗,宋均仿,李海燕,等.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33-134.

猜你喜欢
石术胆结石延续性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
背侧入路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