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研讨

2018-06-28 07:48姜春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大面积医嘱创面

姜春霞

(古蔺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普外科,四川 古蔺 646500)

烧伤是指皮肤受火焰烧灼、热水烫、化学物品及放射性物质侵害所出现的损伤。烧伤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皮下、黏膜下组织(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的损伤。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的时间较长,其创面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其烧伤部位的关节出现功能障碍的几率较高,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如何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门课题。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特点的护理方法。研究发现,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1]。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期间古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为20~50岁,平均年龄为(35.24±9.25)岁。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龄为21~50岁,平均年龄为(36.42±8.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清创、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注射镇痛药,对其创面进行消毒,在其创面上涂抹一层烧伤药膏。遵医嘱使用烧伤治疗仪对患者的创面进行照射治疗,以使其创面变得干燥,防止细菌在此处滋生。然后,使用无菌纱布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包扎,定期为其换药、更换纱布。在为患者换药时,使用无菌棉球擦拭其创面渗出的体液,并使用生理盐水对其创面进行清洁,遵医嘱为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使用大号防逆流静脉留置针对患者进行穿刺,快速为其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对其进行补液,以确保其体液处于正常的水平。在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补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其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适当地为其调整输液的速度。患者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在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在出院后要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方法是:1)护理人员调节好患者所在病房的湿度(40%)、温度(28℃~32℃),确保其处于温暖、干燥的环境中,以利于其创面结痂,以防其创面发生感染。定期为患者更换衣服和床单,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进一步降低其创面发生感染的风险。遵医嘱取患者创面上的渗液,将其渗液送至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以了解其创面是否发生感染。在患者烧伤的48 h后,护理人员协助其翻身。在第1次协助患者翻身时应为其取俯卧位,该体位的保持时间不应超过0.5 h。如果患者的创面在面部,告知其在进食时不要过于用力,以免牵动其创面周边的痂皮。2)护理人员在遵医嘱对休克患者进行补液的过程中,应让患者家属稳定情绪,使其保持病房的安静,从而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患者若出现烦渴的症状,说明其体内的血容量不足。此时让患者大量喝水反而会使其出现体液低渗的症状,从而导致其消化功能紊乱,使其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在患者烧伤后的第3 d方可让其喝少量的水。为了减少患者消化系统的负担,应尽量让其食用流食。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其发生误吸。3)大面积烧伤患者因自身形象发生变化,会出现焦虑、自卑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使用温和的言语与患者进行沟通,多鼓励、安慰患者。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4)疼痛是烧伤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护理人员遵医嘱为其使用合适的镇痛药进行治疗。告知患者家属要多与患者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以转移其注意力。5)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烧伤部位可出现挛缩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从而导致其肢体出现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必要性,鼓励其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遵医嘱将患者的肢体固定在功能位,并为其使用夹板和弹性压力套,以减轻其瘢痕处挛缩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在为患者使用弹性压力套时,应确保弹性压力套的大小及松紧度适宜。告知患者佩戴弹性压力套的时间至少为1年,及时为其更换弹性压力套,以确保其弹性压力套的弹性。告知患者当解除压力后其瘢痕处的皮肤不再凸起、充血、变硬时可停止佩戴弹性压力套。护理人员遵医嘱在清洁盆中放入1∶2000的温开水和新洁尔灭溶液(温度为38℃~40℃),让患者将瘢痕部位浸泡在水中,每次浸泡30 min,每日浸泡2次,以促进其瘢痕组织软化,增强此处皮肤的弹性。然后,为患者按摩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掌关节。对患者的指关节进行牵拉,指导其做捏、抓、握的动作。在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关节的康复训练时,应指导其做与患处关节相反方向的屈伸训练。在指导患者进行上述训练时,应注意保护其创面。患者若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脉搏加快、面色苍白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待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后,指导其进行对抗肢体挛缩的强制训练,使其挛缩的肢体处于伸直位,并指导其进行挛缩肢体的屈曲训练。在进行上述训练的过程中,应合理调整训练的强度及每次训练的时间,禁止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暴力牵拉。在患者全身关节的功能有所恢复后,指导其进行爬墙训练。进行爬墙训练的方法是:将双足并立于墙前10 cm处,然后将健侧手臂紧贴在墙上,让手指尽量向上移。在手指无法再向上移动的地方做好标记,以记录每次训练的结果。

1.3 对治护效果的评定标准

1)使用烧伤健康量表(BSHS2B)评估两组患者接受治护的效果。具体的治护效果评定标准是:(1)显效。接受治护后,患者BSHS2B量表的评分≥70分。(2)有效。接受治护后,患者BSHS2B量表的评分为40~69分。(3)无效。接受治护后,患者BSHS2B量表的评分≤39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为两组患者均发放护理满意度评分问卷,以调查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该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技能、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三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的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该项内容越满意。3)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创面感染、休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治护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接受治护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护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调查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 )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 )

8.76±0.31 3.64<0.05对照组(n=50) 4.23±0.39 4.25±0.49 5.15±0.46试验组(n=50)t值P值8.89±0.28 2.54<0.05 7.09±0.56 3.25<0.05组别 护理技能 沟通能力 服务态度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烧伤面积为51%~79%。此类烧伤患者的死亡率较高[2]。大面积烧伤患者即使接受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仍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此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确保大面积烧伤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应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3]。近年来,综合康复护理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研究发现,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缓解其负面情绪,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确保其接受治疗的效果,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1] 凌少梅,潘宝环,王贵莲,等.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2):178-180.

[2] 郭丽,顾丽培.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综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265-266.

[3] 李会民.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85,94.

猜你喜欢
大面积医嘱创面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医嘱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