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8-06-28 11:39孙宪敏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笔者文本材料

孙宪敏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让笔者深切地体会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清醒地认识到阅读教学仍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较为薄弱的位置,学生的兴趣较为低下,效率不高。很多语文教师为之付出了不少的努力,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体验谈谈增强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一、以兴趣激发为前提,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良好的阅读兴趣会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阅读材料的分析中来,进而从多个方面对文本进行解析,从而形成文本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每周的语文阅读课上,笔者会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兼顾每一位学生个体阅读能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然后结合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逐步加深阅读的层次与阅读面,在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中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给材料阅读分析竞赛、朗读或背诵比赛,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在相应的材料与对应的题目要求下,衡量每一位学生的理解程度、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和朗读背诵情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要设计得当的引入话语,触动学生的内心,把学生带到所预期的阅读教学中。

二、以细心解读为基础,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首先要细心钻研阅读材料,仔细琢磨材料的成文意图,把握材料的主题所在,深入品味语言文字的妙处,顺畅地把握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正因为有了细心的准备,才会在阅读教学中促成学生精彩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会体现出来。笔者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就首先查阅了课文的相关历史背景,细心分析了课文的情节处理与字词内涵,从总体上把握整篇文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各个环节的处理就显得有的放矢,游刃有余,也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有的学生问:“在德军抢走了那截蜡烛后,杰克为什么视而不见,反而去运来干柴点火呢?”也有的学生提出:“主人公全家人的解决方法都很有策略,可最后就杰奎琳获得了胜利,原因在哪里?”很显然,由于学生的积极互动与精彩生成,使得这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彰显。

三、读与写相融,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由对文本的读过渡到酝酿成文的写,自然也就会达成其阅读能力的提升,这里所谓的写需要结合相应的学段来进行。低年级的读与简短的写话相结合,中年级的读与较长的片段书写相结合,而到了高年级教师就要把读与学生更为细致详实的文段书写相结合,要过渡到细腻的人物、具体的场面和完整的事件书写,要做到这些,时间少了是不行的,也不能仅仅浮于表面,它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磨练,需要教师有层次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阅读方法,带领他们认真解析阅读材料,以阅读促进写作, 读与写相长,真正地做到读与写的融合,一步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爱之链》一文后,笔者就组织学生依据对文本的内涵揣摩,构思乔依和老妇人二者分别的场景,引导学生抓住两人应该有什么话要说,两人的动作与表情又该如何描述等,由于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阅读,在此基础上的刻画自然深入到位。

四、精心设计问题,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思考,而思考来自于所产生的疑问,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重要性。恰当的问题设计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以培养,同时也能够把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空间融于一起,更好地为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供帮助。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教学。一是紧抓文题进行设计,这样做最容易触引学生的情感与探究的欲望,进而促使學生融入阅读的文本,进行品味、体悟。如在教学《小草与大树》一文时,教师可以扣住文题设计出问题:这篇课文是围绕着植物来写的吗?草与树有着怎样的联系?作者怎么想到了定这么一个标题?这些问题会让学生很快地融入阅读文本中。二是可以紧扣阅读材料中关键性的一些词句设计问题,带动学生参与其中。词语和短句是组成文本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了这些词句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文本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短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带领学生多下工夫,细致把握每一处的含义,然后由这些辐射到整个段落的理解,再进一步朝整篇文字扩展开来,这样学生对所阅读文本的理解就会一步步深入。如在学习《陶校长的演讲》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抓住“每天四问”这个关键词,让学生找出具体的每一问,并分析为什么这样问,从而一步步把握全文。三是可以紧扣行文线索来设计问题,使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理清所阅读的内容。比如对于《船长》一文的教学,可以抓住“遇险”“自救”“牺牲”这一行文线索来梳理全文。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挖掘、总结,相信有了教师的深入研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笔者文本材料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