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幼儿伤人事件

2018-06-28 11:39赵雨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道德

赵雨

摘 要:很多年轻家长越来越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但忽视了幼儿基础行为习惯和品德方面的培养。本文结合教育案例,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幼儿伤人事件。

关键词:幼儿教育;道德;伤人事件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常常会发生幼儿玩游戏或者争抢玩具时不小心碰伤、破皮流血。这时受伤幼儿的家长一般会说:“没事,孩子玩闹受伤是正常的。”另一方只是让幼儿道歉。可是幼儿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吗?恐怕并没有,因为,以后他们还是会在活动游戏中主动攻击别人。每个班级都有班规,而每一条班规无不透露着幼儿园安全第一的理念。只有保障了幼儿的安全,才能继续教授幼儿新的教育教学和技能技巧。对于此类事件,教师在发现的第一时刻就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方案。

一、要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争抢玩具这一事件中,双方都没有做到相互谦让,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因此在这一点上双方都有错误。对于打人的小朋友,则错误就更加明显,他没有通过正确的方式得到玩具,而是选择伤害别人,因此他应该受到相对来说更加严厉的惩罚。例如,根据我班之前制订的班级规则,幼儿需要和教师一起,带受伤的幼儿到医务室进行伤口处理,目的是让该幼儿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争抢玩具对同伴造成的伤害;接着,该幼儿在全班面前对受伤的幼儿道歉,说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才要说这句“对不起”,让他把事情的经过结果和大家一起讲一讲,在加深他的印象的同时,让别的幼儿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最后,在这一个礼拜的所有游戏时间,他将没有选择玩具的权利,只能由受伤的那个幼儿帮他选择玩具并交到他手上,游戏期间不能更换玩具。

二、要让家长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

在此类事件中,教师把家长留下来的目的除了要让他们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外,还要让家长了解到教师对于此事做出的措施,让他们意识到这一件小事对于幼儿今后产生的影响,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用心;同时,教师也要让家长配合,回到家里后和幼儿进行沟通,或者在晚上进行家庭谈论,让幼儿意识到爸爸妈妈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教师当晚或者第二天要做好回访工作,通过电话短信或者QQ等方式,询问家长在家和幼儿沟通的结果,并配合家长在学校对幼儿进行教育管理和督促。

三、教师要做好班级的看护工作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状况的幼儿。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习惯。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在班级里的行为。诚然,教师不能细致地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但是教师需要在发现危险或者争吵的时候去制止它,避免产生更大的矛盾。那如何做好对幼儿的看护工作呢?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1.防患于未然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集体教学的模式让幼儿认识到在班级里面或者户外活动中,不能追逐打闹,争抢玩具,如果和幼儿发生矛盾且不能解决,就要第一时间告诉教师。同时,教师要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通过晨间或者下午的谈话活动,说一说别的班级或者小区里面发生的一些危险的事情,让幼儿说一说他们亲眼看到因为争抢引发的不良的后果,谈一谈他们对此事的认识,及时了解幼儿的想法。最后,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学习更多的育儿理念。

2.发生立处理

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会强调不要追逐打闹,要相互谦让等活动注意事项,但是时常还会发生不可避免事情。因此,教师要做好准备,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做好相应的措施。在意外发生时,教师要立刻对受伤的幼儿进行伤口处理,送到医务室由保健老师代为看护,如果需要回家休息,要及时通知家长。接着,教师要和幼儿做好沟通,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知道教学在做出这些行为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双方都有自己的说法,那就可以請第三位小朋友说一说当时发生的事情,从旁观者的角度更清晰地了解事情的发展,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在幼儿的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不因为任何事情去偏袒别人。

3.后期多关注

对于班里较调皮的幼儿,教师要多关注。在午休或者第二天晨间和他们进行单独的谈话,通过一对一的交流,了解幼儿的想法。最重要的,也要让他感觉到,即使他做错了事情,但教师还是很喜欢他的,只要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就永远是大家的好朋友。教师要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让幼儿感受到关爱。

总之,幼儿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用更加专业的知识和行动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家园联系沟通工作,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理论,与幼儿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佩芬.幼儿文明礼仪的形成和培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4).

[2]杨紫云.谈谈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几点做法[J].江西教育,2008(27).

[3]兰贯虹,严碧端.小班独生幼儿“谦让”行为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1985(4).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道德
跟踪导练(五)(2)
为何不吃梨
道德
道德一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