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团队精神

2018-06-28 11:39陆影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团队精神音乐教学

陆影

摘 要:中班幼儿生性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中班幼儿教育中,教师应从幼儿的个性特点出发,利用音乐所倡导的“原本性”,以唱、跳、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本文分析了团队精神的概念,并阐述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中班幼儿;音乐教学;团队精神

目前,幼儿园的中班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的现象时常发生。为了更好地落实幼儿教育工作,教师应尝试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对中班幼儿合作习惯的培养,促使幼儿在集体舞、歌唱活动、音乐游戏等合作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团队精神的概念

古人云:“不善合作,一败涂地,齐心协力,共享成功。”所谓团队精神,是指服务精神、协作精神、大局意识,核心是协同合作,目的是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中班幼儿团队精神

1.组织歌唱活动

歌唱活动是中班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可以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精神。例如,某教师在教学《让爱住我家》时,先组织幼儿分男、女轮唱歌曲。然后,要求幼儿以合唱的方式完成歌曲演唱。在男女轮唱和合唱中,教师不仅要求幼儿要注意感情投入,也要求他们学会倾听其他人的演唱,互相配合,达到合唱的效果。

再如,某教师在教学《滑稽的脚先生》時,组织了一次合作表演活动,将幼儿分为2~3人一组,要求他们在合作表演时边演唱歌曲边做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两脚并拢跳的动作,所有人的动作必须一致,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表演得最精彩。

上述案例中,歌唱活动的趣味性较强,在合作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不仅让幼儿体会到了音乐的乐趣,也让他们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2.组织集体舞活动

集体舞对幼儿在合作能力、空间方位感、音乐节奏感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幼儿音乐教育应结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编排集体舞,锻炼幼儿的团队精神。例如,某教师在教学《花儿朵朵》时,为了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组织了一次集体舞活动,男生穿着黄色衣服站在内圈,女生穿着红色衣服站在外圈。待音乐响起之后,一起跟着音乐做左右手、左右脚摇摆的动作,在共舞时,教师会对队形、节奏进行适当调整。通过集体舞活动,既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又让幼儿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一起合作展现“花儿朵朵”的音乐情境。

再如,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了锻炼幼儿的团队精神,以《朋友来跳舞》音乐教学契机,组织了一次集体舞活动。在集体舞活动中,先鼓励幼儿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接着,要求幼儿边听音乐边做拍手、拍腿、拍肩等即兴动作,了解音乐节奏的特点。然后,将幼儿分为两个大组,一组负责乐器演奏,一组负责舞蹈表演,负责舞蹈表演的幼儿集中站在中间,配合乐器节奏舞动身体。

这种集体舞活动不仅考验了幼儿与其他人合作跳舞的能力,也考验了幼儿与演奏乐器幼儿之间的配合,对于幼儿团队精神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3.组织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的趣味性较强,在幼儿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锻炼幼儿的团队精神,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组织了一次音乐游戏活动,要求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圈。然后,自选头饰和动物尾巴带好。随即,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在音乐演唱过程中教师会随机喊出一种动物的名称。如喊道“猴子”时,扮演猴子的幼儿就要站到圈内,边唱边拍手踏步,并做相互敬礼、握手的动作,做完动作后回到原来的位置,通过这一音乐游戏,锻炼幼儿跟随音乐合作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音乐游戏是锻炼中班幼儿团队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可知,集体舞、歌唱活动等合作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中班幼儿团队精神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幼儿教师应以人际关系为基本点,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组织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新颖、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郭成,毛芳芳,叶晓玲.关于国内外幼儿语言活动与学习品质的文献综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4(8):78-81.

[2]杨丽珠,金芳,孙岩.终身发展理念下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构建及教育促进实验[J].学前教育研究,2014,13(8):3-16.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团队精神音乐教学
编者的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