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2018-06-28 10:24陈莉莉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教学效率

摘要:在历史教学课堂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能够促进中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学习兴趣,因多媒体自身特点是能够加强记忆,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学校教师也应该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单纯地讲授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教学效率

一、 前言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教学的需求,所以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教师把教材当中枯燥乏味的文字通过多媒体以图片、线条、画面、声音等运载信息展现给学生,通过这样的现代化的先进传播教学方式,使学生各感官都能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历史学科本身的时空变化非常丰富,各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非常的多而且复杂,通过使用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最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

二、 情境教学,激活课堂

历史学科的本身特点,在教学的时候特别是需要通过各种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表达,教师要想办法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通过加强研究性的学习来加强学生们的记忆,这些都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使历史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也很难使单调乏味的历史课变得有趣。因此,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最佳教学方式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实现,丰富的教学模式相当于让历史重现,打破老师在课堂上辛苦讲解的局限性,更好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学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课程时,即使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得出效果,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某些片段,通过这样的片段生动形象地把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展示给学生。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产生共鸣,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形象教学,突破重难点

历史课程主要研究的就是一些已经发生过的意义重大的事件,过去的事件久远而且比较抽象、复杂,离现实生活久远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很吃力,难以理解,如果是只凭教师的语言讲课的方式是很难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但是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历史图片资料、珍贵的影片、纪录片等表现形式,形象生动的历史材料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感受,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教师简单的课本教学学生是很难理解的,然而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讲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通过播放影片《西安事变》中的几个重点片段:

1. 张学良等人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

2. 何应钦出兵围堵西安;

3. 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西安调停;经过观看这几个片段之后印象深刻,很容易就梳理清楚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最后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当中的重难点问题。

四、 创造氛围,培养独立性、创造性

学习历史知识也是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的,多彩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非常感兴趣。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想办法拓展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更好地把历史课程当中的事件了解清楚,学好历史知识。通过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实际上,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更好地将老师、学生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三者结合起来,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一种互动的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发挥了自主学习,逐渐具备学习的独立性,学生能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五、 创设情景,陶冶情操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候,在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时候,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的历史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再现历史事件,体验历史时代的氛围,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如讲“抗日战争”一节时可播放有关抗戰的电影片断及人物照片资料,如电影《南京大屠杀》《铁道游击队》等,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激昂的气氛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六、 增多容量,省时省力

历史学科图片众多、图像丰富、文献资料广泛。中学历史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往往是通过几个句子,几段话来描述,而这些历史事件又是重点内容,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讲课前多收集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通过以这样的方式大大补充丰富了教材当中的单调、不足,使学生在丰富的声像结合中更加容易理解和抓到课程当中的重点知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拓宽学生的视野。

如在讲授“七七事变”这一节课程内容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把七七事变作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而后教师选择播放《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等等影片资料,并且结合讲解一些课外丰富的相关文献资料,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加深学生对该事件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七、 多媒体教学辅助性与共享性的特点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应该根据实际课程来制作课件,建议备课教师以分工的形式来备课,即各个不同的章节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来制作课件,把做好的课件与资源整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教学课件,现成的课件也要结合教师自身的讲课教学特点稍做改动,当然不可完全采取拿来主义,通过这些方式能达到很好的历史教学效果。

八、 结束语

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只能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每一位历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样的,在其他的学科课程当中也适用于多媒体技术教学,从而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获得更多的益处。

参考文献:

[1]赵登明.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1).

[2]罗晖.创新思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导学,2012(31).

作者简介:陈莉莉,中学一级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教学效率
如何舞好这把 “双刃剑”
探讨多媒体辅助下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策略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初中体育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