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进展与前瞻

2018-06-29 08:35周良发
关键词:特色时代思想

周良发, 朱 燕

(1.安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 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检察院 民行科, 安徽 淮南 232001)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科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查阅中国知网(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23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题名的文献2 679篇,其中期刊论文624篇,报纸刊文2 055篇。及时回顾和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工作。为此,本文力求回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进展细予梳理,详加评析,并就今后的进一步深化拓展提出初步的建议和对策。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视阈及理论聚焦

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研究者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特征、地位与作用、价值与意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择其要者概述于此,以窥探当前学界的学术旨趣和致思路向。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加强此论域研究重在厘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演变的深层脉系。李婧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初步生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基本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发展(“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逐步完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此基础上凝练和概括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陈金龙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作了深度剖析,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而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2]5。

邸乘光以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划分依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经历四个时期。1.开始形成期: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形成。2.初步形成期: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系统设计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3.基本形成期: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形成。4.完善确立期: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统筹推进“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一系列重要论述,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完善,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概念[3]10。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大精深、内涵深邃、特色鲜明。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学界予以较多的关注,形成了许多思想观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并提出“十四个坚持”为贯彻落实“八个明确”保驾护航。冷溶认为“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深刻、最透辟、最精要的意蕴内涵,是深入领会、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着力点[4]。王骏以架构理论为切入视角,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党中央强国方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板块,前者旨在解决中国的强盛问题,后者意在探讨中国与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5]。杨金海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线包括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步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论主线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旨[6]。邸乘光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可以从基本思想理论(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八个明确”等)、基本方针方略(“十四个坚持”等)、具体理论政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党建等)三个方面来审视和把握[3]12。

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征,学界多有述论,成果颇丰。冯立鳌指出,作为一种引领新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征鲜明,主要包括理论的严整性(系统严整的理论)、内容的实践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精神的凝聚性(如“中国梦”)、思想的创新性(“创新驱动”)、本根的民族性(“以人民为中心”)[7]。龚少情、齐卫平认为使命自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并从特征、来源和价值三个层面来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彰显使命自觉[8]。陈金龙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人民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睿智的辩证精神(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开阔的国际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2]8。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精深的学理探讨,着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思想发展进程四个层面加以评定。如陈金龙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南,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为推进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力量[2]9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以新时代的思想坐标来标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成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因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而成为验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时代坐标,因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成为解决人类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案[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历史作用,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时性作用,如夏建国深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在民族复兴中的历史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为民族复兴提供价值目标引领(方向和目标),为民族复兴提供思维时空导向(眼界和胸怀),为民族复兴提供实践行动方略(原则和遵循)[10]。2.指导作用,即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新方向、提出新要求)[11],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12],指导高校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提出了要求)[13],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引领新闻舆论工作进入新时代)[14]及其实践[15],为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提出新举措[16],开启新时代科普研究新篇章[17]。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创造新业绩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创新价值和时代价值。刘汉峰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时代坐标,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现代化极具战略价值[18]。蔡常青、赵树禄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价值在于首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包括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和部署安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思路举措和战略布局,深化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19]。陈红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价值意蕴,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提升了世界人民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前途的信心,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模式提供了新选择[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呈现的时代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胡承槐、王侃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在实践上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并进而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活力[21]。肖贵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基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凝练于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和决策部署,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和根本性变革,同时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成功的发展经验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转型提供路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和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力量[22]。韩振峰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新”主要体现在其创新意义,除了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还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崭新课题,以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既定方向奋进[23]。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进展的分析与评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虽只有短暂的数月时间,却获得“井喷式”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论域。这里以期刊论文为分析样本,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术论文的深度辨析,拟进一步探察研究现状、揭橥研究旨趣、评判研究得失,为今后深化此领域研究提供价值借鉴和有益的启示。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选题相对集中,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影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规模拓展、优化提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依托中国知网检索功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624篇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若干题目关键词及对应的论文篇数(具体内容选题及篇数见表1)。

表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题目关键词及篇数

研究论文题目关键词检索统计表明,目前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涉及党建、经济、政治、法治、教育、文化、金融、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生态文明、民族、民生、新闻、哲学等,可以说涵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论域。并以此为重要基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实践路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价值意义等作了理性思考和系统探索,进而基于学科建设的角度科学审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和体系构建。然而略为遗憾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存在选题相对集中的问题,甚至不乏重复研究的现象。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直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题名的研究成果达17篇,这其中鲜有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创新的学术成果。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法的梳理统计。从研究方法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梳理法、文本解读法、义理阐释法和质性研究法(研究方法运用情况见表2)。

表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法及篇数

表2数据统计表明,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以文献梳理法、文本解读法、义理阐释法等传统方法为主,三种方法占比达96.8%,经验总结法和质性研究法可以说微乎其微(仅占3.2%)。总的看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法较为传统单一。

(二)成果质量和影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高质量的成果不多且影响有限,阻滞了社会各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领会和贯彻。

首先,高质量的成果不多,核心期刊刊载率占比不大。核心期刊刊载率是研究进展的重要标识,对于夯实理论基础、拓展研究论域、深化研究内容、扩大成果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中国知网数据检索,笔者统计出2017年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核心期刊成果175篇,仅占成果总量的28%(核心期刊刊载率见表3)。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无高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不可轻忽的问题。

表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及占比

其次,研究成果影响有限,下载数和引用率总体较低。从下载数和引用率的统计来看(下载和引用数据见表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中,下载次数在2 000次以上的共有11篇,占成果总量的1.7%;下载次数在1 000次以内的共有600篇,占成果总量的93.6%;引用次数为0的共有618篇,占成果总量的99%;引用次数在1-10之间的共有6篇,占成果总量的1%。下载和引用数据统计表明,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有影响、可借鉴、能推广的成果不多。

表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下载数和引用数分布及占比

(三)研究机构和人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和人员略显不足,制约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对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

第一,就研究机构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较为分散,广泛分布于国内各高等学校、党校系统、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借助中国知网数据检索,发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超过10篇的机构为中共中央党校,发表论文25篇,可以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之重镇;发表论文超过5篇的机构共有7个,分别是解放军国防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此外,华中师范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河南社会科学院等发表3篇论文,而绝大多数研究机构尚未发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发文机构及其篇数见表5)。

表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及发文篇数(部分)

第二,就研究人员来说,由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鲜有专门从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者,后续力不强。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2017年以来约有595位研究者(第一作者)发表624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论文的有1位,占总数的0.17%;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论文的共有5位,占总数的0.84%;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论文的共有16位,占总数的2.69%;以第一作者只发表1篇论文的共有573位,占总数的96%(研究者发文情况及所属机构见表6)。

表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者发文情况及所属机构(部分)

三、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科学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必须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实际展开。鉴于上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的梳理、研究议题的聚焦、研究进展的分析,笔者认为今后需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阈、深化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壮大研究队伍,助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向纵深推进。

(一)拓展研究视阈,揭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样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丰硕成果的取得却无法掩盖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那就是多数研究者专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本的解构与阐释,而轻忽了研究视阈的拓展。研究视阈的狭窄与逼仄,短期内或许没有问题,长期来看势必阻滞研究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有鉴于研究视阈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今后应从三个层面拓展研究视阈,进而揭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样态。

1.注重整体性研究。整体性研究是以整体性思维及其观照视角来审视研究对象,能够有效纠正局部研究和零散研究产生的偏颇,具体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可从理论整体性、实践整体性、时间整体性和空间整体性入手,这方面的成果仅有章忠民的《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24],有待进一步推进和深入。

2.开展比较性研究。比较研究依托可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历来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视阈。然目前尚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的成果,乃是今后拓展研究视阈需要着力关注和探讨的论域,如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3.加强历时性研究。目前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着墨甚多,但对这一思想发展演变的内在理路缺乏系统梳理和述论。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时性研究,就要从更加宏阔的历史语境来审视和探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

(二)深化研究内容,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层意蕴

深化研究内容,凝练和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旨义涵,有助于挖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意蕴。今后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既要考虑到研究的全面性,也要注意到研究的深邃性。对此,笔者就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内容提出两点初步设想。

1.深耕现有研究论域,即以现有研究成果为重要基础,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基于上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题名关键词的检索可知,目前学界谈锋所致涉及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的主要论域,但对有些论域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存在成果少、深度浅的问题,无疑需要研究者潜下心来深耕深挖,进而推出更多格局开阔、气度恢宏、深刻隽永的精品力作。

2.开辟新的研究疆域,即在现有研究论域的基础上,开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新的疆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系宏阔、意涵深邃、内容丰富,然而目前有些论域没有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技、宗教、社会、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外交、“一国两制”、统一战线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深耕现有研究论域还是开辟新的研究疆域,在研究思路上不妨采取专题性研究,因为专才可能精深,进而科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创新研究方法,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手段

鉴于上文研究方法统计可知,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梳理法、文本解读法、义理阐释法等,致力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本的解读、理论的诠释、价值的探讨和意义的阐发。这无可厚非,因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勃兴之初,研读理论著述和思想文本是必要的,有助于厘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时代特征、深刻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但对这一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指导作用缺少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实证分析。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法,就要从既有研究方法不足的地方入手,以进一步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手段,如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证量化研究。实证量化分析实质上决定着研究的科学性,是研究结论是否精准、有效的重要条件。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证量化研究尚属空白,当然这并非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长期以来沉浸于概念阐释、逻辑演绎、抽象表达和宏大叙事,不习惯也不擅长立足调研数据和案例的实证分析,由此造成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发展缓慢,现今虽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仍严重滞后于学科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需求。今后应着力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证研究,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方法开展数据化分析,善于借助调查数据和经验事实作为立论依据,并从中形成和凝练出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判断和原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维度。

(四)壮大研究队伍,顺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需求

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和人员之不足,造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续航不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且影响有限。顺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壮大研究队伍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需要做足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组织作用。党的十九大之后,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乃至社会团体纷纷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这些组织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重要平台,今后需充分发挥其指引和导向作用,引领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关注和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二是组建研究团队。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团队,旨在形成相应的学术共同体。研究团队的组建既要盘活、整合和优化现有人力资源,如党政宣教人员,党校系统、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教研人员,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高校学生辅导员、人文社会科学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也要进一步吸收、扩充和增量,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加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来。组织作用的发挥和研究团队的组建,必将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和人员不足的情势得以根本改变,也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取得与新时代同步的辉煌新成就。

参考文献:

[1] 李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凝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25-30.

[2] 陈金龙.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4-9.

[3] 邸乘光.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2):7-21

[4] 冷溶.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J].党的文献,2017(6):3-6.

[5] 王骏.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大架构[J].探索,2017,32(5):5-11.

[6] 杨金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几条重大理论主线[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1):14-22.

[7] 冯立鳌.新时代·新思想·新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理论特征[J].广东社会科学,2018,34(1):5-10.

[8] 龚少情,齐卫平.使命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J].学术探索,2017,21(11):1-8.

[9]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新时代的思想坐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J].人民论坛,2017(11):10-11.

[10] 夏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复兴中的历史作用[J].人民论坛,2017(11):15-17.

[11] 孙立军,刘爱军,王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21-24.

[12] 杨克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奋力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J].行政管理改革,2017(11):14-16.

[13] 白玛次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开创高校学生工作新局面[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4):6-12.

[14] 丁柏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作用[J].新闻与写作,2017(12):49-54.

[15] 尹韶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实践[J].新闻与写作,2017(11):24-28.

[16] 刘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财税改革思考[J].财经科学,2017(11):16-17.

[17] 王康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启科普研究新篇章[J].科普研究,2017(6):5-9.

[18] 刘汉峰.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刻画时代坐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战略价值[J].人民论坛,2017(11):24-25.

[19] 蔡常青,赵树禄.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的标志性成果[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7,38(11):1-5.

[20] 陈红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9-24.

[21] 胡承槐,王侃.科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2017,32(11):4-8.

[22] 肖贵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21(6):40-45.

[23] 韩振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几个重大问题初探[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21-27

[24] 章忠民.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35(11):20-23.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