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白鲑鱼排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2018-06-29 03:36童军茂
农产品加工 2018年12期
关键词:鱼骨鲑鱼鱼肉

杨 杰,童军茂,王 娜,张 建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0 引言

高白鲑(Coregonus peled) 隶属鲑科,白鲑属,是一种冷水性鱼类[1]。原产地为俄罗斯,1998年引种移植到赛里木湖,主要摄食天然饵料,有“鱼类中的有机食品”之称,在鱼类中属于佳品,目前已经成为新疆冷水鱼养殖中的一个特色产业。有研究表明,高白鲑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67%,谷氨酸的含量最高,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鱼类[2]。郭炎等人[3]对高白鲑肌肉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高白鲑自身的营养价值很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占了很大比例,另外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常规养殖鱼类。

高白鲑鱼排来自于高白鲑鱼片加工的副产物,由部分附着肉及骨架组成,其余的副产物还有鱼头、鱼鳞、鱼内脏等。这些副产物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鳞等多种营养成分。近年来,由于冷水鱼广阔的市场前景,高白鲑逐渐发展为赛里木湖冷水鱼养殖特色产业,产量逐年增加,但其加工产生的副产物也在增加,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副产物,已经成为其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有效地利用鱼排进行产品开发,首先需要对原料的骨肉组成、营养成分进行全面分析,为确定加工方式和产品形式提供参考。

试验以赛里木湖产的高白鲑鱼排为研究对象,对高白鲑鱼排的组成及营养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该研究对于高白鲑鱼排的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高白鲑鱼排,购于赛湖渔业公司,质量243.22 g,体长40.55 cm。

氢氧化钠、盐酸、硼酸、硫酸钾、冰醋酸、氢氧化胺、高锰酸钾、磷酸二氢钾、钼酸铵、硫酸、无水乙醚、无水乙醇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电磁炉等。

1.2 试验方法

1.2.1 鱼排各部分组成分析

按照Toppe J等人[4]提供的方法对高白鲑鱼排进行预处理,使鱼排骨肉分离,然后通过称重的方式测定鱼排各部分组成的含量,包括附着肉、中椎骨、边肋骨和腹背尾鳍。

1.2.2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常压干燥法,按照GB 5009.3—85进行;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的含量[5];脂肪含量和钙含量的测定分别使用酸水解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按照GB/T 5009.4—2003提供的方法测定灰分;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磷含量。

1.2.3 氨基酸测定

鱼排氨基酸的组成按照GB 5009.124—2016提供的方法进行测定。

1.2.4 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1) 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 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营养品质评价的主要依据是FAO/WHO在1973年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6]和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7],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 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8]:

式中:A——样品中某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mg/g N;

AFAO/WHO——FAO/WHO评分模式中同种必需氨基酸含量,mg/g N;

AEGG——全鸡蛋蛋白质中同种必需氨基酸含量,mg/g N;

A,B,C…I——样品中必需氨基酸含量,mg/g N;

AE,BE,CE…IE——全鸡蛋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含量,mg/g N;

n——比较的必需氨基酸个数。

(2)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氨基酸比值系数法[9-10]是根据氨基酸平衡理论,通过FAO/WHO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分别计算出样品中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C) 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A——样品中某种必需氨基酸含量,g/g N;AFAO/WHO——FAO/WHO评分模式中同种必需氨基酸

含量,g/g N;

R——样品中某种必需氨基酸的RAA;

R——样品中各种必需氨基酸RAA的平均值;

CV——RC的变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数。

1.2.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白鲑鱼排的骨肉组成

试验所用的高白鲑鱼排主要由附着肉、中椎骨、边肋骨和腹背尾鳍4个部分组成。

高白鲑鱼排的骨肉组成见表1。

表1 高白鲑鱼排的骨肉组成/%

由表1可知,鱼片去除后,鱼排上仍然有较多的鱼肉存在,占鱼排总质量的57.76%。有研究表明,罗非鱼鱼排中,中椎骨和边肋骨占鱼排的28.30%,对比发现高白鲑鱼排的中椎骨和边肋骨的含量低于罗非鱼鱼排,中椎骨、边肋骨和腹背尾鳍分别占鱼排的21.22%,9.69%,5.74%[3]。

2.2 高白鲑鱼排的主要营养组成

蛋白质、脂肪和水等是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评价鱼类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有国外学者对不同种类鱼骨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鱼骨的营养组成有着显著的差异,脂肪含量高的鱼类,其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会相对较少,蛋白质与灰分的比值越高,相对应的鱼类游动性越好[11]。

高白鲑各部分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见表2。

表2 高白鲑各部分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由表2可知,高白鲑鱼排中腹背尾鳍的水分含量比较高,达到了75.45%,但是腹背尾鳍的脂肪含量最低;附着肉的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中椎骨的4.24倍,边肋骨的4.78倍,腹背尾鳍的32.16倍。中椎骨、边肋骨、腹背尾鳍灰分含量均为附着肉的几十倍不等;通过钙磷比发现,中椎骨、边肋骨和腹背尾鳍的钙磷比约为2∶1,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2.3 高白鲑鱼排、鱼骨及鱼肉氨基酸组成分析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见表3。

鱼排、鱼骨和鱼肉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1.14,11.04和13.05,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而谷氨酸属于呈味氨基酸,高含量的谷氨酸可能是造成高白鲑肉味鲜美的重要原因。3种样品里都包含了8种(包含组氨酸、色氨酸除外)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总量的41%,38%和45%,必需氨基酸中,鱼排和鱼骨的亮氨酸含量相对较高,有研究表明亮氨酸属于支链氨基酸,对训练后的肌肉恢复具有促进作用,由于它可以更快地分解转化为葡萄糖,所以能够有效防止肌肉损失;另外,3种样品中含有2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和7种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74%,93%和95%。评价蛋白质品质的优劣可根据FAO/WHO理想蛋白质模式,当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 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 在60%以上,则说明该蛋白质的品质较好,通过表3可以发现鱼排、鱼肉和鱼骨的氨基酸组成都达到了上述指标要求。

表3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

食物中的氨基酸除了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外,还对食物的色香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鲜味氨基酸可以使食物呈现出其特有的鲜味。试验发现(见表3),3种样品中含有6种呈味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在所有氨基酸中占43%左右,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也是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占氨基酸总量的14.09%(鱼排)、13.86%(鱼骨)和14.87%(鱼肉),因此不难理解高白鲑肉质鲜美。这6种呈味氨基酸中,呈鲜味的主要有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呈甜味;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属于芳香族类。3种样品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为鱼肉>鱼排>鱼骨。

2.4 高白鲑鱼排、鱼骨及鱼肉氨基酸营养评价

2.4.1 高白鲑鱼排、鱼骨及鱼肉中必需氨基酸AAS,CS和EAAI分析与比较

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蛋白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该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种类要齐全;其次,为了保证必需氨基酸完全吸收,达到最大的营养价值,必需氨基酸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必需氨基酸含量与FAO/WHO标准和鸡蛋蛋白比较见表4。

表4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必需氨基酸含量与FAO/WHO标准和鸡蛋蛋白比较

3种样品中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含量都低于FAO/WHO标准模式,鱼排和鱼肉中的赖氨酸、亮氨酸和苏氨酸含量都高于FAO/WHO标准模式和鸡蛋蛋白模式。

根据FAO/WHO标准模式和鸡蛋蛋白模式计算出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 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从不同角度分析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以AAS为标准,鱼排和鱼肉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是苯丙氨酸+酪氨酸,氨基酸评分分别为鱼排0.75,鱼肉0.68;高白鲑鱼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以CS为标准,鱼排和鱼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是苯丙氨酸+酪氨酸,鱼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酪氨酸,氨基酸评分分别为鱼排0.51,鱼骨0.41,鱼肉0.46。无论以AAS还是CS为标准,3种样品中评分最高的都是赖氨酸,远高于标准模式值。

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作为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常用指标之一,它主要反映了食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鸡蛋蛋白相比接近的程度。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中必需氨基酸的AAS,CS和EAAI的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鱼排、鱼骨、鱼肉的EAAI分别为79.29,69.83和86.76,表明了3种样品中鱼骨蛋白的营养价值最高,该结论对后期鱼骨制品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表5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中必需氨基酸的AAS,CS和EAAI的分析结果

2.4.2 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分析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中的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能够反映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当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组成与人体蛋白质的组成相比,越接近则表示营养价值越高[12]。样品蛋白质中RAA的意义是:一定量的食物中某种氨基酸的含量是FAO/WHO标准中同种氨基酸含量的多少倍;RC的意义是:与FAO/WHO标准氨基酸相同量的一份食物氨基酸的比值。若食物中氨基酸组成和标准氨基酸模式一样,则RC=1;RC>1和RC<1,则表示食物中的氨基酸组成偏离了氨基酸标准模式,具体表现为RC>1,氨基酸相对过剩,RC<1,氨基酸相对不足。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的意义为食物中氨基酸与氨基酸模式的相似度,如果CV=0,SRC=100,则食物中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模式一致。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与FAO/WHO标准模式谱比较见表6,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中必需氨基酸的RAA,RC和SRC的分析结果见表7。

表6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与FAO/WHO标准模式谱比较

由表6和表7可知,3种样品中,鱼骨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最高,为81.09,其次是鱼排74.64,最后是鱼肉66.05。这说明3种样品中鱼骨必需氨基酸比例最接近于FAO/WHO标准模式。RC最小的则为限制性氨基酸,通过表7可知,鱼排和鱼肉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苯丙氨酸+酪氨酸;鱼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光氨酸。

表7 高白鲑鱼排、鱼骨、鱼肉中必需氨基酸的RAA,RC和SRC的分析结果

3 结论

通过对高白鲑鱼排各部分营养成分分析和品质评价可知:①高白鲑鱼排虽然是鱼片加工下脚料,但是附着肉的含量较高,达到了鱼排的57.76%;中椎骨、边肋骨、腹背尾鳍的灰分含量远高于附着肉,分别为附着肉的23.68倍,42.15倍和44.15倍;中椎骨的脂肪含量最高;鱼骨中的钙磷含量比较丰富,钙磷比约为2∶1,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②鱼排、鱼骨、鱼肉中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了8种(包含组氨酸) 必需氨基酸,色氨酸除外,2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和7种非必需氨基酸,另外还含有6种呈味氨基酸且含量较高。③鱼排、鱼骨和鱼肉中的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接近于FAO/WHO标准模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以上分析表明,作为水产加工的下脚料,高白鲑鱼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1]张北平,杨文荣,张人铭,等.赛里木湖移植的高白鲑(Coregonus peled)生长发育 [J].水产学杂志,2000(2):36-41.

[2]袁小敏.高白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G]//中国水产学会、四川省水产学会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成都:中国水产学会、四川省水产学会,2016:1-3.

[3]郭焱,马燕武,蔡林刚,等.赛里木湖高白鲑和凹目白鲑肌肉、卵的营养分析评价 [J].水产学杂志,2004(1):62-67.

[4]Toppe J,Albrektsen S,Hope B,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mineral content and amino acid and lipid profiles in bones from various fish species[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07 (6):395-401.

[5]张水华.食品分析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68-78,156-160.

[6]FAO.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R].FAO Meetings Report Series,1973:52.

[7]许星鸿,刘翔,阎斌伦,等.日本对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J].食品科学,2011,32(13):297-301.

[8]Pellett P L,Yong V R.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protein foods[M].Tokyo:The united national university publishing company,1980:26-29.

[9]于琴芳,邓放明.鲢鱼小黄鱼鳕鱼和海鳗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9):11-14,18.

[10]朱圣陶,吴坤.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J].营养学报,1988(10):187-190.

[11]邱志超.罗非鱼酥脆鱼骨及细滑骨肉酱的研制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12]陈学存.应用营养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8-14.◇

猜你喜欢
鱼骨鲑鱼鱼肉
多层螺旋CT在食管鱼骨异物中的应用价值
不时鲑
奶奶爱拼鱼骨画
幸福晚年“拼”出来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不时鲑
善良的美味
猛鲑鱼巧捉长嘴鸟
巧做鱼肉松
风味蛋白酶水解草鱼肉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