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6-29 06:53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脑出血住院发生率

胡 梅

(达川区人民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脑出血是指人体脑实质内出血。该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脑出血。但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易因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在术后发生便秘、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该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消除其不良的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快速康复[1]。为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达川区人民医院对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期间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期间在达川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62.22%),女性患者17例(37.78%);其年龄为61~70岁,平均年龄为(65.59±1.25)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64.44%),女性患者16例(35.56%);其年龄为62~70岁,平均年龄为(66.23±1.8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患者入院时为其介绍医院的环境。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评估其身体状况。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严重、病情进展的速度快。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为其讲解与脑出血有关的知识,提高其对脑出血的认知水平,消除其不良的情绪。手术是一种应激源。当患者得知自己需要进行手术时,会产生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讲解手术的过程、麻醉方式、预期效果等,协助其做好进行手术的心理准备,使其在较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将未进行手术的脑出血患者与经手术后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脑出血患者安排在同一间病房内,方便患者之间进行交流,提高未进行手术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2)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手术。3)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若患者发生意识模糊、瞳孔变大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配合医生对其进行对症处理[2]。每2个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其发生压疮。在协助患者翻身时,应保持动作轻柔、缓慢。将患者的床头抬高10°~20°。4)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将病房内的温度调整到20~25摄氏度,将相对湿度调整到50%~60%。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在卫生间等地面湿滑处铺设防滑垫,防止患者摔倒。5)对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将患者的引流袋摆放在低于其引流口15~20厘米处。每1~3个小时开放一次引流管。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引流液量、颜色、性状。若发现患者引流的颜色呈鲜红色或引流液量过大,立即告知医生。观察患者引流口部位的皮肤是否发生红肿、渗液等情况,避免其发生引流口感染。6)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告知患者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残渣。让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擦洗其会阴部位,避免其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每5~7天为患者更换一次导尿管。每日为患者擦洗一次身体,保持其皮肤清洁。7)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坚持遵医嘱用药,在季节交替时注意增减衣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身体康复的情况。让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焦虑的程度。该量表的分值范围为0~100分。不焦虑:患者的评分为0~49分。轻度焦虑:患者的评分为50~60分。中度焦虑:患者的评分为61~70分。重度焦虑:患者的评分为71~100分。护理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的程度。该量表的分值范围为0~100分。不抑郁:患者的评分为0~49分。轻度抑郁:患者的评分为50~60分。中度抑郁:患者的评分为61~70分。重度抑郁:患者的评分为71~100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便秘、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等)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

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分,)

表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分,)

组别 SAS SDS观察组(n=45) 29.15±1.02 28.88±1.42对照组(n=45) 48.56±1.74 49.03±1.88

2.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d,)

组别 术后住院的时间观察组(n=45) 22.01±1.33对照组(n=45) 29.36±1.41

2.3 治护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治护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治护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脑出血的发生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导致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吸烟等。该病患者易在过度用力及情绪波动时发病。该病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的速度快,死亡率高。部分患者经治疗后虽然能够挽救生命,但其容易发生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后遗症。患者发生后遗症后,其生活质量会严重降低,并产生多种不良的情绪,影响其术后康复的速度和质量,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该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消除其不良的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快速康复。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在内的针对性护理,结果其SAS评分、SD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消除其不良的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快速康复。

[1] 王金兰,陈玉霞,彭红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6(21):13-14.

[2] 郑小兰.脑出血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7,7(10):343-344.

[3] 董素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前后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5):130-131.

猜你喜欢
脑出血住院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妈妈住院了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