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非洲公益

2018-07-02 03:50整理离咲
至爱 2018年6期
关键词:托里伊索比亚

整理|离咲

Wakati One:3D打印加湿帐篷,颠覆对农作物保鲜的想象

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农作物从产地到市场的过程中,因为缺乏适当的保鲜设备,将近有40%在送到消费者手上前就已经腐坏。换句话说,种植过程中近半田地的作物无法销售,投入的人力及资金成本多出1倍。

那么,这个问题能够用3D打印来解决吗?在这样的背景下,Wakati One诞生了。所谓的Wakati One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帐篷,里面包括3D打印的部件和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食物的新鲜。它最多可以储存高达200公斤的农产品。更重要的是,它比制冷技术更便宜,只需要使用一台冰箱的一小部分能量便解决农作物因腐烂报废的问题,也大大改变世人对于“保鲜”的想象。

Wakati One的制作成本为100美金,以3D打印制作保持湿度的风扇,并利用小型太阳能板作为能量的供应源。创办人希望能够找出更低成本的制作方式,而组织未来会朝向企业化经营,不排除采用TOMS(美国潮牌)“你买我捐”的模式,让已开发国家的农民协助开发中国家。

大学时期就读产品研发相关的比利时裔创办人阿恩·鲍威尔斯(Arne Pauwels)来到了非洲参访非营利组织APOPO,看到他们用非洲常见的巨颊囊鼠扫除地雷(巨颊囊鼠可以迅速地“嗅”出地雷,速度远快于常规探测手段。APOPO利用非洲巨鼠在柬埔寨、老挝、越南、莫桑比克等地排雷。截至目前,已排雷69 269颗)。

阿恩·鲍威尔斯明白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就在身边。伊索比亚的某个部落里,存在着一种“零耗能冷却室”(Zero Energy Cool Chamber)的方式保存食物,这源自于古埃及的保存方法启发了他。回比利时,开始了一连串的实验后,他发明了Wakati One。

虽然很多人一提到食物储存马上就联想到冷藏,但阿恩·鲍威尔斯发现,温度并不是食品防腐保鲜的关键因素,水合作用才是关键。冷却只是减缓了蒸发过程,而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蒸发是很快的。他发现农作物就算是在30℃、湿度90%的湿热环境中,只要有个简单的蒸气设备保持蔬果的水分、消毒使其不发霉,蔬果的细胞就不会被破坏,也因此能够保持不腐烂。

令阿恩·鲍威尔斯更加兴奋的是,这种古传秘方一周必须耗费700升的水才能达到食物保鲜的效果,而Wakati One一周只要0.5升的水即可!

“低成本,让每位农民都能拥有Wakati One是我们的愿景,我们的目标是让农作物能至少保鲜10天不腐烂。”在史瓦希里语(Swahili)中Wakati One的意思是“时间”,阿恩·鲍威尔斯希望除了延长农作物的保存期限外,也给农民多点时间贩售,并思考下一季的种植计划,提升农民的获利。

Warka Water:无中生有,向空气“要水”的设计

蓄水塔并不是一个稀奇的事物,但是,颜值这么高的蓄水器Warka Water还是头一回见。

Warka Water是一个立体结构装置,由竹子打造而成的“自造水器”。它的原理就是利用重力,进行冷凝和蒸发,不需要任何电力。能够从大气中获取饮用水(收集雨水,收取雾水和露水),专门设计给居住在严峻环境、无法容易取得水资源的人 们。

Warka Water出自意大利建筑师阿图罗·维托里(Arturo Vittori)之手。阿图罗·维托里有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3种身份,也是Architecture and Vision设计研究工作室总监与美国非政府组织Warka Water公司执行长。

2012年,阿图罗·维托里到伊索比亚,看见当地妇女把黄色水桶顶在头上。细问后,他才知道,在伊索比亚的偏远村庄中,妇女必须用这种方式来取得一日用水,往往必须步行数个小时才能到达最近的水源,有些更边远的地区,甚至得走上一整天。更糟糕的是,许多水源早已受到污染。在伊索比亚,取水责任通常由家中女主人一肩扛起,若育有幼子,则必须毫无选择地将孩子带在身边。如此一来,不仅可能让孩子在长途跋涉中遭遇不可知的危险,更让他们失去上学受教育的机会。

长时间的重物压迫可能会导致妇女的颈椎和脊椎受伤,加上水又不干净,喝了会生病。阿图罗·维托里便萌生想帮助她们解决取水的安全与便利问题的念头。他和设计团队选定在伊索比亚北方的村落开始打造Warka Water。

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传统公益也会有一些新奇好玩的全新“打开方式”,如3D打印加湿帐篷以及向空气“要水”的蓄水塔。

初看这个高达9米、用原产于埃塞俄比亚的无花果树命名花瓶形状Warka Water,人们会以为眼前的家伙是件华丽的艺术品。但其实它的每一处细节,从精心设计的曲线到选用的独特材料都有着明确的功用。

每座Warka Water精巧的外壳由重量轻,具有弹性的灯芯草茎秆编织而成,设计的纹路使结构稳定性良好,能让空气流通又不惧强风。由尼龙或聚丙烯制成的网眼悬挂在内部,容易让人联想起巨大的中国灯笼,它收集在表层形成的水滴。当空气冷凝时,水珠就会落进水塔底部的一个容器。容器中的水再经过一个水龙头般的管道传送给地面上等待甘露的人们。

使用网眼帮助生成清洁饮用水并不是个全新的概念。早在几年前,麻省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就用这种方式设计出了一个雾收集装置。但阿图罗·维托里的发明比之前的理念产生出更多的水,且成本更低。

Warka Water造价550美金,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容易清洗,不需要机械工具便可以由4个人在1周内搭建完成。阿图罗·维托里并不愿意Warka Water成为专利品,他希望当地居民学会制作后,有能力向其他村庄进行教学。一座Warka Water一天可搜集50—100升干净用水。设计团队将技术教授给当地人,再由村落之间互相学习制作技术,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阿图罗·维托里说:“我们的努力不光能够减少疾病。许多埃塞俄比亚偏远村庄的孩子们每天花数小时找水,他们应该把时间投资在更具生产力的活动和教育上。假如我们能为人们提供便利使他们能更独立的话,他们就能够从这种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来。”

猜你喜欢
托里伊索比亚
人间自有真情在
——浅析美国短篇小说《宰恩的召唤》中的爱情观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巴伦比亚Piur餐厅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托里·伯奇的轻奢江湖
伊索和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