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愉:让孩子重新领悟自然之美

2018-07-02 03:50整理辛琛臣
至爱 2018年6期
关键词:白眉绿孔雀长臂猿

整理|辛琛臣

01 高黎贡山的约会

一个平凡的生命,却带来不平凡的改变。听听来自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的王愉,如何从与白眉长臂猿的相遇开始,在自然教育路上不断探索。

02 热爱大自然的孩子们

只是看了你一眼

2009年,我第一次到云南西部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达公园的当天下午,我就见到了这个地方的旗舰物种白眉长臂猿,现在改名叫天行长臂猿。我们一行人在遮天蔽日的山谷里穿行,听到了它的叫声。而我看到它的那一眼,它从我的面前荡了过去。它走了,树枝还在颤动,那一刻我感觉到我的心被它摄走了。

当时我特别快,可是却觉得非常有力量,非常兴奋。之后的几年我一直在保护区周边工作,听到了很多关于它的故事,知道它受到的威胁,也知道我们所做的保护项目对它所栖息的大树有什么样的意 义。

那个时候,我一方面担心着城市的生活环境对我、对我的家庭和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威胁,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孩子成长的路上不能与这些自然的小生灵相伴,等他们长大之后,他们对会自然感兴趣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的环境又会怎么样?

高黎贡山的约会

带着这样的担忧,我和我的几个伙伴成立了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我自己也从一个做自然保护的人转而做自然教育。成立这个机构,我们希望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孩子和成年人亲近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培养对自然的感情,然后成为保护自然的人。

机构成立之后的第一个活动,我把孩子们带到了高黎贡山,我想把高黎贡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他们。那一次的冬令营,我们在开满杜鹃花的山谷里穿行,家长们都感慨:风景真美,空气真的很清新,我们很幸运。

那一次我们很多的活动都成为经典,我也有机会带着孩子在高高的树下看白眉长臂猿一家子在那里活动。从此,我们开始了每年一次跟高黎贡山的约会。

自然教育试验

前段时间网上盛传的一篇文章,讲到中国校长考察芬兰的学校,有两门课他们绝对不敢开,而这两门课就在我们自然学校有开设。一门是代表着孩子使用工具和动手能力的木工课,还有一门是极有可能决定孩子未来幸福指数的生活课。

一直被问到自然教育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孩子的故事。这个漂亮的女孩儿叫蔷薇花,她从8岁的时候开始参加我们的活动,几乎参加了我们所有的活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孩子。这个孩子本来性格就非常活泼,户外活动锻炼了她的领导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她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很多活动,包括推进他们班级的垃圾分类。她的妈妈也成为我们的志愿者和粉丝,她和妈妈一起在家里的阳台种菜,把家里所有的厨余都进行了堆肥。

另外,他们还组织了一个绿孔雀社区音乐会,她在音乐会上表演的舞蹈是她跟一个民间艺人学会的,而这位民间艺人是从小在森林里观察绿孔雀,将所习得的绿孔雀的习性转化为舞蹈,是个很不一样的艺术家。在这个孩子身上,我真实地看到了关于自然的体验可以带来对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的尊重、责任心,可以让一个13岁的孩子站出来为环境、为野生物种做一点事情。

03 捡拾高黎贡活动

04 小女孩蔷薇花

实地保护行动

除了这些,我也在不断地问自己:自然教育能够给实地保护带来什么机会吗?2016年,我组织了劲草游学工作访,我们到云南高黎贡山。我们6个小伙伴花了5天的时间翻过怒山,跨过怒江,到达高黎贡山的山脚,又用了11小时翻到高黎贡山的另一面。几个参加工作坊的小伙伴都来自一线做污染防治或垃圾分类的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探讨自然保护跟城市里的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有伙伴在工作坊之后给我反馈说道:“当我走在高黎贡山这样一个生态丰富、物种多样的地方,风景那么好,我内心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它告诉我平时所做的保护工作是有所值的。”除了美景,这一次翻山的途中让我们非常震惊的是沿途的垃圾。虽然是在国家级保护区内,但因为有很多游客,这里其实有很多垃圾。就在我们拍照合影的山顶小屋的旁边,就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垃圾堆。海拔3300米高的地方,飞满了苍蝇。整个爬山的过程,我自己只有能力带下来小小的两袋垃圾,里面装满了游客扔的零食的包装、矿泉水瓶。但这次活动之后我也在思考,我可以做一点什么。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当地的保护部门,有户外爱好者,有亲子俱乐部的人。我们当时拉这样一个团队,是希望探讨一个对话:在有那么多游客翻山的保护区,我们做什么样的管理或者是教育的活动,能让垃圾不要那么多,可以让我们的山保持它更优美的状态?

翻山过去之后,我们组织了一个工作坊,提出了无痕高黎贡山的倡议。之后在2018年组织了3场培训,让很多本地的基层草根工作者参加。培训后,陆陆续续看到当地有保护部门以及登山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捡拾高黎贡”的活动,这是让我感到非常有力量的一件事情。

我常常感慨,在大山面前人会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但是在那个时候你又会非常释怀和充满豪情,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力量。其实我这几年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常常要面对户外安全的风险,面对城市人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以及环保变成了一个人人都懂但很难行动的现状。

我知道一个短期的评估很难回答自然教育到底带来什么改变,但是我走过的大山、小溪、城市的公园以及一片一片的荒野,它们给予我力量,让我确信自然教育可以带领公众走上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 来。

最后,我想感谢劲草同行这个项目对我们3年的支持,感谢导师,感谢伙伴3年来的陪伴,谢谢大家的聆听。

猜你喜欢
白眉绿孔雀长臂猿
长臂猿,请上空中绳桥
美术作品欣赏
无量山的精灵『体操健将』长臂猿
鄙视型礼让
世界上最小的啄木鸟
夹饺传功
最后的栖息地
我想去看绿孔雀
绿孔雀保护三部曲
白眉长臂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