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优质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8-07-02 11:43胡顺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优质化乘务邮轮

胡顺利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邮轮产业被视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近年来,世界邮轮产业经济发展迅猛,其年均10%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际旅游业的整体增长速度。从行业发展的趋势估计,今后不论是国际邮轮业还是未来的中国邮轮业将需要大量的邮轮乘务人员。

基于行业背景下,根据邮轮人才需求特征,为满足社会对国际邮轮乘务人才的需求,分析国内高职院校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遵照邮轮岗位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培养的策略:以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和社会需求三位一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设计高职邮轮专业课程体系;以行业组织为依托,以国际化的视野来组合师资;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导向,开发高职邮轮专业教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课堂教“优质化”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就更为重要了。

1 引言

课堂“优质化”是具有“优质”的课堂教学与组织,“优质”课堂之间的关系、文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达到课程改革的新标准和目标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改革过程。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优质化”教育的背景下,进行课堂“优质化”研究,大大地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提高教师个人的素养、促进师生优质成长,以及消解课堂异化的最佳理想的平台。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堂优质化具有促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授课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方式,适应岗位技能标准,整体提高邮轮乘务人员综合素养等特征。

2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是新兴专业,但是邮轮乘务专业的教学模式却仍旧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即传递-接受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发挥主导和主要作用,学生被动学习。它的教学基本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的模式。

通过对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优质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得知,教师教学能量呈现不足与分化,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距离、课堂整体建设程度、课堂理念层面等出现的落差,学生课堂的投入出现失衡等问题。

3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优质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问题分析

在对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优质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努力构建现代化、多元化、优质化的教育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进行深化研究:

首先,课程改革是学校管理制度模式理念的落实,所倡导的理念、在日常的课堂上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运作,也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

其二,课堂改革,很大程度的缺乏改革氛围,没有牢固地深入到文化中,影响着课堂“优质化”建设的最佳效果;

其三,改革惰性和局限思考削弱了教师课堂改革的能量;

其四,课堂“优质化”改革,停滞于理论观念的层面,认为课堂模式的改革,强调观念的改变,忽视了基础方法和条件,造成行为和观念与的不相匹配。

其五,反映新理念的课堂标准的缺损;

其六,课堂培养中的自扰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在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优质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也发现,针对当前课堂改革现状,面临两项紧迫任务:首先,重新确定课堂“优质化”,根据当前课堂实际,建设基点和取向,探索可行的课堂“优质化”建设路径等问题;其次,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体现生成一具有导向性、激励功能、新理念的新课堂标准。

4 针对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优质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措施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根据邮轮企业专业定位,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根据社会需求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重点是围绕训练学生进行国际邮轮乘务服务的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学生从事邮轮乘务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的能力。

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涉及到邮轮行业中的各个领域,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邮轮乘务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在课程教学模式和特定企业需要的课程标准设立改革中,提出以下措施内容。如下:

首先,加大学校教学的管理模式。从学校的政策上,加大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理念,并加以落实,同时,促进课堂改革过程中的新理念与学校现实中的多元化授课模式、管理制度,将改革的新理念在日常的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进而有效地提供了充足的运作机会和发挥空间 。

其二,改革课堂的文化氛围。通过借鉴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们对课堂改革标准的研究成果,提炼出适合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共性特点、基本精神和标准要求,参考并借鉴优秀的、可行性的研究方法、视角和取向,生成有效的课堂“优质化”标准的模式,并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从而达到整体提高课堂氛围的改革结果,也达到促进课程“优质化”改革的持久、长远的发展和预期的课堂“优质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其三,促进教师课堂改革的能量,使教师随时对课堂标准改革的资讯信息随时的关注和研究,对权威学者的成果加以重点关注和借鉴,对课堂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改革成效案例加以归纳共性、区分差异和学习,改革后的课堂“优质化”标准理论基础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参考。

其四,课堂变革观念积极提升,通过“田野实践”模式,对当前改革后理想中的课堂“优质化”标准和使用情况进行实地的考察,作为课堂“优质化”标准形成的有效实践的充足依据。

其五,课堂“优质化”改革标准的框架,应从质量维度、改革过程和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对其产生有效的验证,最终形成一整套可行性的新理念课堂标准。

其六,针对课堂培养中的自扰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提出了一套学生对课程“优质化”学习的轨迹。具体见下图:

通过上图的学生培养模式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要求学生能够具有主动性的学习理念,做好自主课程的预习,再加上教师对实际教学的布置,以及实践性作业的布置等,让学生利用网络和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更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能力。教学模式“优质化”的改革,是一条真正的提高学生自己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优质化”的课程教学,课堂教学“优质化”改革,能够以国际邮轮行业人才标准为参照,结合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传统教学课堂问题和教学弊端,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实践的综合能力。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优质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这种崭新的教学改革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对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向往,对设置的课程学习充满了较强的热情,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思维能力,适应邮轮企业岗位的工作,也提升了自身素养和专业度。

[1] 钱茜露.中国邮轮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研究[J] .旅游管理研究.2016(2):41-44.

[2] 王春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微课教学优化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03)

[3] 胡顺利,张颖衍,张红升.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研究[J] .天津经济,2014(7):31-33.

[4] 赵华.浅谈新课改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S4)

[5] 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2011 cruise mar ket profile study[EB/OL] . http://cruising.org/regulatory/clia-statistical-reports, 2011-08-09.

猜你喜欢
优质化乘务邮轮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分析优质化护理在预防荨麻疹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
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优化编制方法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带立即折返的高速动车组乘务交路回路优化编制方法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化发展措施
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制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