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018-07-02 11:43游延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院校人才

游延敏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 5514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因为经济变化的不断加快,使得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和实践当中始终处于探索和调整状态。在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加强对社会需求以及行业需求方面的考虑,同时,要重点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下面将对此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综述如下。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其目的在于通过良好的教育模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然而,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学生所学知识也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其工作岗位。特别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此时建筑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持续增大,所以,高职院校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当前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提高综合能力,保证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教学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改革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需要从学识、技术、个人素质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岗位适应以及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工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岗位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标准,探索现代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顺利就业,更好的适应岗位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就业前景

2.1 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数量持续增多,其目的在于通过职业院校的专业化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属于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教育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逐渐受到重视。在进行此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立足于社会需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培养具有良好到的素养以及职业技能高超的高素质人才。此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以下专业技能:建筑识图和构造、框架结构和力学、材料检测、工程测量、工程管理、监理等。

2.2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高职院校的教育总之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时,需要从就业前景出发,培养专业对口人才。通过实践调查,总结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表1重点专业就业情况

如表1所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培养可以在施工现场做好各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各高职院校需要以此为基础,对该专业教学进行合理改革。

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进行教学时,其课程设置还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缺乏实践,使得学生虽然已经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过实操能力较差,从而使得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胜任岗位工作需求。

3.2 课程内容落后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其知识架构以及各种规范内容比较完善。不过仍旧有一些高职院校在此专业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老旧的教材内容,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理论和实际不相符。与其他一些专业相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更多先进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岗位需求。由于本专业规范在持续更新,如果依然使用过去落后的规范,也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

3.3 实践课程重视不够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学存在很多不足,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节约经费,减少实践课程教学的开设;甚至有的院校没有固定的实践场地;还有一些院校停留在工程现场参观学习的阶段。这种情况下无法达到实践的最终目的,从而导致该专业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和实际岗位需求脱节。

4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4.1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学实践的运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使用“2+1”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重点学习实践方面的相关知识。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学校需要把建筑基础知识逐渐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点。

4.2 选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叙述性以及概念性的内容。例如材料心梗、建筑构造以及计算步骤等,利用PPT课间或者微视频进行演示,对相关学习目标以及中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深入掌握所学关键知识。通过现场参观实物和讲解,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整体概念。除此之外,还需要自行组织课堂讨论,使用综合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4.3 增加实践教学

由于建筑工程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实践课程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实践教学作为该专业的教学重点,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在该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学条件,例如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外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等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并且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实践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从而实现“教、学、做”统一教学目标。以此为前提,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在进行改革和优化创新。本文立足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就业前景,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选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及增加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来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希望本文的一些观点和办法可以有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内容,为社会培养更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1] 陈燚群.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与考核[J] .考试与评价,2017(03):124.

[2] 闫俊玲.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 .时代教育,2016(12):113.

[3] 严林.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设置探索[J] .时代教育,2016(10):78.

[4] 包蜃. 我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的研究[D] .中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院校人才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