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

2018-07-03 07:34黄新民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综合能力中职语文

黄新民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是中职院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可让学生加深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而且,语文教学中就业导向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就业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就业导向;培养;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13

当前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是就业目标,在此导向下,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实现就业目标,以就业要求进行课程设置,提高各个科目学习的应用程度,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提升,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下面,笔者就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浅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观念的重要性

(一)社会与企业需要实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与企业不仅看中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水平,也需要劳动者在职业技能方面有足够的储备,在职业思维上能够跟上社会与企业发展的步伐。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就业理念,将就业需要这一教育观念灌输给教师与学生,才能有利于培养实用性人才。

(二)教师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理念能够帮助教师结合专业领域筛选语文教育资源,让语文教学更加符合就业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人际交往、沟通交流、语言表达、听说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语文科目有着极强的人文影响力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品质素养,具备走进社会,走进企业的综合能力。

(三)学生做到学有所用

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特别是一些专项应用能力。大部分中职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将中职阶段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起来,将自身能力发挥出来。语文是基础科目,学生有时很难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只重视专业學习。教师要站在职业需要的高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语文学习,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观念。

二、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完善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纽带,随着当前社会与企业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应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与素质也有所变化发展。中职语文的教材不能固守传统,应该跟上社会与企业的需要与学生的发展需要。中职语文教材应不断革新完善,突出就业需要,将就业用到的各种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加入课堂教学,增强应用能力的锻炼,例如各类应用文写作,会议记录、生产工艺流程描述、活动感言等的写作。中职语文教学应切合就业实际,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空间。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对于学生及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中职语文教学的就业观念需要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与职业道德品质素养。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其次,中职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对社会与企业的人才需要与就业需求的发展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做好职业技能的练习。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文化素养,做到有能力教知识理论,也有能力带学生实践。教师也应具备足够的道德品质素养,以身作则,以优良的师德师心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与价值观念。

(三)加强阅读拓展

学生仅仅依靠课内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师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进步还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当前社会与企业不断发展的人才需要。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加知识量,拓展知识广度,开阔眼界。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多多阅读有益的书籍。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偏爱玄幻、言情类小说,对于拓展知识疆域,提升对于生活的认知程度的有益书籍则毫无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念,做好阅读引导工作,制定阅读计划,组织读书会、阅读比赛等活动,将阅读从任务变成兴趣,带动学生自主阅读优秀书籍,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走进社会后的长期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四)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其个性化发展,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体来说较差,进入学校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质疑自身是否能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中职语文教师要面对学生能力较为普通的现实,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逐渐建立起信心与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挖掘学生的优点,找到当前社会上种类繁多的职业中适合学生的工作类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被社会与企业需要的,自己也是有能力实现就业的。此外,教师应带着以生为本的理念对语文教学进行指导,在教学实践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让所有学生在共同进步的同时找到自身职业发展的方向。

三、结语

当前中职学校的许多毕业生还很难做到完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中职教育还需要不断革新发展。因此,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完善,制定符合中职学生就业需要的学习计划,以中职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立足点,以社会与企业的就业需要为目标,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提升中职学校的就业率,让所有中职院校的毕业生都有能力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 朱骁红.如何做好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

[2] 印波.语文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的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

[3] 谢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9).

[4] 张琴.以就业为导向,探讨中职语文的教学方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6).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综合能力中职语文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