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03 07:34梁燕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初中历史

梁燕

摘 要: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如果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或教学只围绕课堂和课本进行,那么新课程的要求将无法达成。因此要求学生和教师需要对乡土资源、校本资源、图书馆及网络等课外资料充分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作为一种补充教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究其的运用方法,以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乡土历史资源;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64

历史教学和乡土文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对丰富民族情感、民族智慧、人文典故及历史知识充分包含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伦理性、知识性、社会性及人文性。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能够促进学生显著提高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其文史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同时能够对民族优秀文化充分弘扬,使国民素质显著提高[1]。

一、在历史课堂中对乡土历史资源有效运用的必要作用

历史学科存在一定的独特性质,导致它拥有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例如历史遗址遗迹、历史文物、影视资料及文字资料等,其获得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包括网络、参观访问、社区、学校、传播媒体及文化机构等。因此,乡土教材的人文魅力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乡土人文的影响作用,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人文,对社会科学魅力充分领悟,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2]。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文化历史资源有效运用的相关途径

1.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新课程将“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明确提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使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发展个性、学会协作、学会学习、合作交流及自主探究。

2.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引入乡土文化资源,对两者契合点努力寻找,并对两者实现有效融合的教学种类、教学方法、深化途径和拓展途径积极探究,促进历史内容综合性显著加强,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文化历史资源有效运用的相关模式

1.对“乡土文化之旅”活动积极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积极主动探究,对乡土文化大力弘扬和继承。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充分展示,例如名人演讲稿、历史舞台剧表演、历史诗文朗诵及调查日记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历史内容实现自觉学习,促进其历史文化素养不断提升。

2.对乡土文化阅读课积极开设。乡土文化阅读课的开设能够使学生阅读范围扩大,促进学生阅读视野拓宽,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同时在阅读中能够促进他们的文化底蕴不断加厚。鼓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相关文章积极阅读,通过乡土文化对学生的情感积极熏陶和培养,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乡土人文,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自豪感和亲近感,更加热爱家乡艺术、历史和大自然,同时能够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充分领悟,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未来发展[3]。

3.对乡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对先进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乡土文化资源,使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更加丰富。此外,教师在对过程方法和知识技能积极传授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关注,要有机地联系国家和世界的“小历史”和“大历史”,要在教学的相关环节积极渗透乡土文化,并在历史教学期间使其贯穿始终,以促进统一整体有效形成。

四、对运用原则充分把握,加强对教育人文性的重视度

1.灵活多样性。教师在对乡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期间,需要对相关方法合理应用,例如主题的选择,积极研究专题,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参与,更好地感受社会生活,有利于获得来自于书本外的相关资源和知识;对乡土文化中的名人事迹积极采访,对自然生态环境有效探究,对艺术造型保持欣赏的态度,对家乡饮食文化和历史文化充分感悟,并对民族的传承积极探究等。在对乡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的基础上,对综合性学习积极开展,使得学生对自然风光充分感受的同时,还能通过心灵对家乡之美合理解读;能够与诗文、名人、文物、古迹及自然等进行对话,除开阔视野外,还可以加厚文化底蕴,促进语文素养显著提升[4]。此外,积极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青少年使乡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继承。

2.学科整合性。地理课和历史课均存在一定的人文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与相关史地知识积极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形象化和具体化部分抽象知识。为此,学习历史课程过程中应当积极整合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使它们实现相互融合和相关渗透,促进学生情感教育显著增强的同时,还可以使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相關目标要求有效达成。此外,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充分培养,视野得到开阔,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促进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有效提高,使健全人格积极形成。通过合理途径积极整合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能够促进地理教学和历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5]。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区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地区历史文化认同也包含其中。教师应当将乡土历史文化向学生积极传播并充分展示,将乡土资源教学努力抓好,从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乡土资源有效发挥,实现对相关知识充分传授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加的热爱和认同家乡历史文化。只有做到真正的热爱家乡历史文化,才可以培养自身对家乡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热爱,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沈敏.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3(8):131.

[2] 宋云.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J].中外交流,2017(47):85.

[3] 江洁敏.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J].新课程(中),2013(8):120.

[4] 茅志明.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4(15):186.

[5] 马毅.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文化资源的应用——以梧州为例[J].读书文摘,2017(23):321.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