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活,自由表达

2018-07-03 07:34张成金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张成金

摘 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方法的改进迫在眉睫。教师引导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作文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生活,表白自己的心声,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多年来,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目标,积极改进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拓展生活;自由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7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突破传统作文指导的框架,不论从观念上,形式上,要求上都要有所创新。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教给他们好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讲,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让学生爱作文才写作文。

一、强化情感培养,提高作文素质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感和语文功底,写作就是情感的抒发,没有情感怎么能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甚至一段沉默都是情感的表露。学生情感是否丰富,将直接影响到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情感是作文的魂魄。平日的积累,阅读的多少,认识的高低,将决定作文的质量。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活动范围窄,认识尚浅,为了克服这些制约学生写作水平的缺陷,只有加强阅读,从阅读中获得大量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知识和丰富的语言对学生的写作大有好处。如:写作《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地球生态环境的资料,有动物的,有植物的,有矿物的,大气情况,水资源情况等,既有图片也有录像资料,还配有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资料库里畅游并做出选择。创设出了一种积极、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思维,自由畅想,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陶冶着情操,带着激情,自主想象或者合作交流,把真實的情境用语言表达出来,将会写出一篇开放式的好文章。

二、开拓题材,寻求写作意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就无法写出文章来,而学生感到头疼的恰恰就是没有材料可写,感觉到生活平淡,天天重复着家庭—学校这样的路线,司空见惯,没什么可写。生活果真那么平淡,材料果真那么稀少吗?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题材就在我们身边。如面对生活,可以写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作文。创设情景,可以写情趣作文,游戏作文。面向各学科开放,可以写绘画作文、实验作文、课本剧等。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关键就看我们如何认识,识别我们所需要的材料。苏轼的《题西林壁》中对庐山的认识就因为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生活中的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物或景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看,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所以不是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发现。为了开拓题材,我们可以从某一个点出发,开拓题材,寻找意义,如:可以从家庭,亲戚、同学、身边的人出发,也可以从春、夏、秋、冬的时间方面开拓,还可以从空间、范围的角度出发。采用连珠式的方法,找出题材并用发散思维找出题材不同的意义。常做这样开拓题材的练习,我们就不愁没有材料可写。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就会克服胡编乱造的现象,有了多渠道多层次的感情体验,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说写并重,以说促写

写作和说话都是由内向外的表达,不同的是一个嘴说,一个书写。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多,书写的机会少,如果把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这对写作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你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把写简单地变成说的记录,这不也是作文的一种训练方法吗?有些事情,景物,教师引导学生说,然后让学生写出来,就会变得容易了。所以,生活中只要有人说话,你就有话可写,这样就不愁没写的了。如,写作《一件难忘的事》时,我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所遇到的一件难忘的事情,然后相机点拨,鼓励学生把自己刚说过的情境真实地用文字书面写下来,自读自赏,相互讲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活动有意义。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四、布局结构,行文顺畅

文章内容要靠形式表达,作文也需要形式的支撑。写事的作文,一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景的作文一般按照情景分布的层次结构安排。写人的作文要并列写几件有关的事情,突出人物的品德。如《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他的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任务,不惜牺牲自己,送小战士走出草地的故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写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再写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给三个病号吃,最后写老班长牺牲。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大事很少,小事不少。如果写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书写,也可以写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如学校的校园,村边的小河,不远处的树林,假期在外旅游的景点,这些景色学生都可以写。班级的同学,身边朋友,优秀的班干部,敬爱的老师,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优点,有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写得精彩动人。根据题材,选择体裁,做好布局,就可以畅快行文了。

五、加工润色,请人辩议

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过去提倡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要精批细改,结果老师改得很累,学生却不领情,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用不大。学生作文要写好,主要靠自己改。一篇作文写完后,要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评改和尝试自己修改,在结构上做些调整,在语言上进行润色,在标点和错别字上加以甄别。然后教师写一些鼓励性的总评批语。教师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交流写作方法,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自信心的发展。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走进生活,让学生自主体验和积累,丰富写作储备,帮助学生解决作文的烦恼,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还能有健康的心态、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的态度,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盛殿玲. 新时期小学作文教学探索[J]. 关爱明天, 2016(2).

[2] 马领菊. 小学作文教学探索[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 6(2).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