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美术教育中美育渗透要点的思考

2018-07-03 07:34王超娜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美术教育要点

王超娜

摘 要: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在中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为学生努力营造和谐的美育教育环境,传教于技,寓教于美。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育渗透;要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94

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修养教学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深刻并且长远。美育可以使中学生养成美的品格、美的情操、美的素养和美的理想,可以让中学生学会欣赏美,学会创造美。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最主要的阶段就是青少年时期,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美育渗透,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艺术水平,塑造学生优秀的品格。

一、美术教育与美育的含义

美术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主动并且全面的、具有丰富的创造精神的、并且可以快速的适应未来艺术发展的、具有完整和谐的人格的艺术人才为教学目标,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品格与精神世界。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创造美。美育的渗透途径有很多种,渗透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美育的渗透不仅仅只包括艺术内涵的渗透,还有艺术形式的渗透,宇宙中、自然界中各种美的事物的渗透[1]。美育渗透就是通过美好的事物,让人们的内心深处相互交融,产生共鸣。美术教育与美育相比较来说,美术教育相对具体形象一些,美育相对抽象一些,美术教育主要通过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传达美的形象。中学的美术教育是中学美育渗透最重要的手段,美术教育与美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

二、美育渗透的途径

(一)寓教于美

美好的事物可以通过其美好的形象感染人、触动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达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断地提高中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可以让中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提高自己对美的理解能力,不断提升中学生感知美的能力等等。

(二)传教于技

绘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艺术,是造型艺术与色彩艺术的相互融合。人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一些线条、色彩还有空间形体等的有机拼接与融合,创造出美的艺术空间。中学美术教师要把写生时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等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会感悟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潜力,对学生美术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造美育渗透的环境

(一)充分利用音像情境

中学美术教师可以让中学生自己聆听、观察优美的美术作品,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美的情境,让他们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当在观看生动逼真的美术作品的时候,当在聆听优美的音乐旋律的时候,学生自己才能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美的参与热情,增加学生对美的欣赏和享受。例如,在讲解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提前根据上课的内容找一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欣赏,找一些具有故事内涵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感悟人生。美术教师在学生观看纪录片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给中学生讲解其中的寓意,让学生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欣赏美的艺术作品。教师进行这样的美誉渗透,可以升华学生的内在情感修养,开阔学生美的眼界,调高学生欣赏美的思想[2]。

(二)打造诗歌情境

诗画本是一家,所以在美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诗歌情境,加强诗词歌赋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例如,在讲解《寄情山水》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比如王维的诗歌: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中蕴含的情感,让中学生理解诗的景象之美、点线之美。

(三)打造色彩情境

色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依附于物体展现,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之中,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强大的色彩冲击带动自己内心的情感[3]。

(四)构建环境情境

环境是中学生学习美术艺术,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体验生活中的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美,创造日常生活中的美的客观条件。环境对中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美术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满足中学生对美的享受与感知,美术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展现各种各样的优秀的美术作品,绘画作品或者是诗词歌赋等等,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美,感知美。在中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最好在教室里开展美术课程,让学生产生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把日常的教室变成美的环境,不断地拓展中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思想情感。

(五)营造户外情境

中学美术的教学,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还有室外的教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进行写生,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在户外进行风景写生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当地的历史,让学生明白中国山水画的重要与独特之处,让学生在进行山水画的绘画过程中,细细体味笔墨带来的情趣与美感,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4]。美术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一些风景优美的公园,让学生对美的景色进行临摹,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产生美的意境。

中学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进行美育的渗透教学,可以增强中学生對美的认识,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师不仅仅是美育的重要传播者,还是美育的培养员。美术教师要以美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课堂环境,用环境来感染中学生,培养中学生的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参考文献:

[1] 杨朝安.中学美术教育中美育渗透要点探析[J].教育观察,2018(2):130.

[2] 周印月.基于中学美术教学德育渗透“六法”[J].考试与评价,2014(9):88.

[3] 孙中西.小美术 大教育——美术特色学校实践探索[J].考试,2015(16):78.

[4] 郑劭煌.审美素养教育在美术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5):30.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美术教育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