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2018-07-09 08:36叶超群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叶超群

摘 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分析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强的原因,进而提出提高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8-0153-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为它是“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面对新形势,如何落地生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辅导员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了辅导员的九大职业功能,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功能。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并不乐观。

(一)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大学生不能只是被动接收者,应自觉主动地认同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学会独立作出判断和选择,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完善自我。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现象普遍。一方面,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真正树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忽视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存在的困惑,缺乏针对性和亲和性。采用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反感、抵触的情绪。另一方面,“教育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被教育者,取决于他有无认识周围世界的愿望,有没有学习科学文化成就、掌握社会主义生活规范和准则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解,受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在趋利性的驱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意识淡薄。

(二)整体性协同性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然是要从整体入手,综合考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联。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发挥作用。仅从学校内部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的协同配合。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工作目标,而当各自的工作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生冲突时,便会形成教书、育人、管理相脱节情况,导致教育效率低、工作职能偏离等问题。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主渠道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资源的整合和工作的配合,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更加丰富,社会、学校、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也相应提高。多元化的角色期待导致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模糊,往往忽视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既要是管理者,又要是教育者、服务者,形成了严师与益友之间的身份冲突。在学校内部,凡是涉及学生的事务,均涉及到辅导员,使得辅导员任务繁重,工作头绪多,很难有时间用心去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对于辅导员的认可度不高也造成了辅导员的心理失衡,一方面,社会要求辅导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另一方面又认为他们工作简单,不过是学生的“高级保姆”。这样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地位的冲突使得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辅导员队伍不稳定,难以有效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极大繁荣,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影响。日趋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辅导员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高校大学生情况变化等原因,使得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欠佳。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旧观念的碰撞,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动摇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对其价值取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而互联网的普及,给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但互联网的开放性又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不良信息很容易侵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大学生,并造成不良影响。其次,在高校内部,高校的管理体制、教育观念等随着新形势变化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的扩大,高校内部各种思潮交汇,辅导员需要引领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所带的学生普遍较多,难以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般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提出辅导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高校只有简单地考评程序,在学历、政治素质等方面把关不严;一些高校因为编制、经费不足,临时聘用一些学历、能力不高的辅导员,使辅导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同时,辅导员工作未进行科学分工,导致辅导员的工作繁多,压力巨大,事务性工作挤压思政工作的空间,辅导员难以有精力做出成果。此外,辅导员所带学生较多,任务繁重,辅导员的待遇和晋升难以落实,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缺乏长效的激励、保障机制,导致了辅导员隊伍流动性大。

(三)大学生个体价值多元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对象是“当代思想最活跃、感情最丰富、异向思维最为多变的大学生”[3]。他们追求个性化的发展,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或整齐划一的要求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会引发抵触情绪。受各种价值观、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多元化,但是因为其缺乏社会经验,对待问题、处理问题还不太成熟,往往带有片面、主观的色彩,尤其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政治敏感话题时表现出的冲动或盲从,需要辅导员加以引导。面对社会竞争和就业的压力,大学生渴望辅导员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促使其成长成才。这些需求涉及学业、为人处世、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方面,这对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高

高校辅导员大多由刚毕业的学生担任,“一些辅导员并不具备辅导员工作的素质和觉悟,一些辅导员虽素质较高,但缺乏执行力和合理的工作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较低”[4]。当辅导员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备多种方法和工作能力。比如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辅导员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但同时也要求辅导员能够准确分析其心理问题更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工作技能,才能保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需要遵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提升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管理机制,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辅导员管理制度。

1.明确角色定位,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辅导员在角色定位上要摆脱传统的模式。辅导员的工作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其核心的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那就是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作为高校,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界限,建立長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让辅导员能用心做工作。

2.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严把辅导员的队伍关,通过公开招聘和组织推荐等多种形式择优选聘。要重视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学历、知识结构,把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立场坚定的同志选拔上来。在辅导员数量达到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要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优化,以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强化对辅导员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晋级挂钩,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稳定辅导员队伍。

3.注重培养,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在做好辅导员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辅导员的在职培训。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展辅导员的轮训或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引导其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作为辅导员自身,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建设,真正起到学生的表率作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找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二)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大学生主体的缺失的情况,辅导员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提高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学生从内心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外化为行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式的方式,要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严肃”、“刻板”、“照本宣科”的认识,将高深的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针对性和亲和力。同时,要针对个体的差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讨论、协商、启发等方式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6]。

2.坚持问题导向。面对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各种价值观的影响,面对一些热点问题,面对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辅导员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回应,摆事实、讲道理,让真理越辩越明,引导学生的思想朝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方向发展。辅导员要坚定立场,不忘初心,明确教育目标,坚定价值追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及时回应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勇于直面质疑,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政工作的开展单纯只靠文本的平铺直叙和知识的单向传输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精心设计,让学生融会贯通。在改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方法,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实现灌输式教育与渗透式教育、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贴近受众心理,创新表达方式,实现真诚沟通,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三)充分利用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需要充分利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整合,各系统的协调,从而达到教育合力的作用。

1.辅导员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多地参与教学实践,从而使辅导员由管理者向一线教育者双重身份过渡,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中,对学生开展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教学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2.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一方面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树立正面典型,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网络的平台上,可以通过QQ群、微信平台、微博、博客等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面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科学分析,总结经验,积极采取措施提升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2〕苏共中央著述社会科学院心理学和教育学教研组.党的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3〕张轩.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2).

〔4〕张志永.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6〕杨莉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