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

2018-07-09 19:13董学梅陈欣王海晶赵海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董学梅 陈欣 王海晶 赵海鸥

【摘 要】 目的:在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比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方式,对比二者应用效果。结果:诊断结束后,观察组中对左室肥厚患者、左房增大患者、左室增大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75%、96.67%、85.71%,而对照组中对左室肥厚患者、左房增大患者、左室增大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00%、97.10%、57.14%;在观察组诊断过程中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4.44%、2.27%、95.56%、97.73%,均要低于对照组的25.00%、31.25%、75.00%、68.75%。结论:在对高血压性心电图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高于心电图。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临床中患有高血压患者人数急剧增加,如果不及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将会引起心脏结构与心脏功能的改变,即会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1]。该病症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部憋悶、隐痛不适、全身乏力、胸闷气短等,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3]。本文就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两种诊断方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诊断方式提供依据,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8人。观察组中共有24例男性患者与24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是78岁,最小的是45岁,平均年龄是(55.97±2.53)岁;而在对照组中共有25例男性患者与23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是79岁,最小的是44岁,平均年龄是(56.18±2.46)岁。此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对比中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之间的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1.2 方法

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式,而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诊断时则采用心电图的诊断方式。

1.2.1 超声心动图 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方式,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具体诊断[4]。首先,在检查之前将超声仪的探头频率设置成2.0~3.0MHz之间,同时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在具体检查中取左侧位,在患者的左室长轴切面的位置进行取样操作,之后就可以获取到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在获取诊断图之后,分别对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主动脉内径以及左室壁的厚度进行测量观察,此外,选取患者的心尖四腔切面位置,测量他们在舒张期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将A峰值与E峰值测量出来之后,通过计算得出E/A的值[5]。

1.2.2 心电图 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心电图诊断方式,对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监测分析,当诊断报告出来之后选取专业医生来对他们的报告进行分析工作。

1.3 诊断标准

按照《临床心血管病学》的相关标准对观察组患者的病症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肥厚都大于12毫米,诊断为左室肥厚患者;如果患者左室长轴切面左房大于等于36毫米、左室大于等于56毫米、升主动脉内径大于等于36毫米则诊断为心脏扩大患者;如果患者的左房内径大于40毫米,则诊断为左房增大患者。按照《临床心电图学》对对照组患者的病症进行判断,如果患者PV1负向波大于0.4秒,则诊断为左房增大患者;如果女性胸壁导联及肢体导联电压标准V1S+V5R>3.5mV,男性大于4.0mV的话就被诊断为左室高电压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计量单位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来进行表示,用t对结果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接受超声心动图的48例观察组患者之中,共有45例患者被确诊,其中,左室肥厚患者有32例,左室增大患者有7例,左房增大患者有30例,主动脉弹性减弱患者有9例;而在接受心电图检查的48例患者中,共有42例患者被确诊,其中,左房肥大患者有9例,ST-T改变患者有28例,左室肥厚患者有35例,左房增大患者有31例,左室增大患者有7例,心率改变患者有8例。

在诊断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对照组,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两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情况方面,观察组的误诊率为4.44%,漏诊率为2.27%,特异性为95.56%,敏感性为97.73%,其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而对照组的误诊率为25.00%,漏诊率为31.25%,特异性为75.00%,敏感性为68.75%,其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3 讨论

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将会对他们的心脏产生较大的负荷,进而引发一些室壁增厚情况的发生[6-7]。因此,超声心动图诊断方式的价值就可以较好地体现出来,这一诊断方式不仅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良好的观察,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左室后壁厚度以及间隔厚度进行测量,医生在进行观察时也是十分便利的,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便利性,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8]。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方式比心电图方式的应用效果更好,为此,在今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该更多的采用这种方式,同时将其逐渐推广开来,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朱菊芳,杭晓瑛.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临床比较[J].系统医学,2018(07):106-108.

[2] 吴嫁悦.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3):262-263.

[3] 周莹,薛杰韬,谢汝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7,31(05):27-29.

[4] 朱家宝,司同,吴彬彬.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在高血压左室壁肥厚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3):134-135.

[5] 张菡,张鸿青,田青,等.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2):3117-3118.

[6] 张景锋,卢永昭,李奇,等.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359-1360.

[7] 范红芬.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诊断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疾病评估的应用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263-264.

[8] 哈金华,赵金芬.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内科,2016,11(04):620-622.

猜你喜欢
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应用
X线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分析
N末端B型脑钠肽原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报告
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心电图改变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