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诊治现状和进展

2018-07-10 09:15方志雄张海明综述军审校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40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3期
关键词:胆汁肝病药物

方志雄,张海明 综述,陈 军审校(.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 400;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00)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大量保健品的滥用,DILI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最新发表文献,对DILI发生背景、临床表现与分型、诊断、预后的预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DILI提供参考。

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1]。临床可表现为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衰竭,甚至死亡。但由于现阶段缺乏特异的诊断指标和有效的治疗手段,DILI的诊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出版了首部针对临床医生的DILI临床实践指南,为DILI的诊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2]。在中国,由于药品种类繁多,人口基数庞大,中草药保健品泛滥,公众及医务人员认知不足,缺乏规范符合中国国情的DILI指南等诸多原因,DILI成为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的肝损伤疾病[3]。因此,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也发布了中国版DILI诊治指南[1],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诊治标准。

1 引起DILI的药物

目前,引起DILI的药物种类繁多,几乎涉及了全部类别,如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吉西他滨),中草药及营养保健品(何首乌、大黄、逍遥丸、百消丹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苯巴比妥等),代谢性疾病用药(甲硫氧嘧啶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扑热息痛等),性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利妥昔单、PD-1拮抗剂等)。国内有报道相关药物涉及TCM(23.0%)、抗感染药物(17.6%)、抗肿瘤药物(15.0%)、激素类药物(14.0%)、心血管药物(10.0%)、NSAIDs(8.7%)、免疫抑制剂(4.7%)、镇静和神经精神药物(2.6%)等[1]。

2 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临床上根据发病机制将DILI分为固有型DILI和特异质型DILI(IDILI)。固有型DILI具有剂量依赖性及可预测性,个体差异小。IDILI具有不可预测性,与药物剂量、患者年龄及性别等关系不大,潜伏期长短不一,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动物实验难以复制,临床表现多样化[4]。

根据受损靶细胞类型表现,临床上常将DILI分为3 类[5],即肝细胞损伤型:R≥5;胆汁淤积型:R≤2;混合型:2≤R≤5。R=[谷丙转氨酶(ALT)实测值/ALT 正常值高值(ULN)]/[碱性磷酸酶(ALP)实测值/ALP ULN]。另外还有一类在我国比较常见,由于使用含吡咯双烷生物碱的草药(土三七、千里光等)和免疫抑制剂导致的肝血管损伤型[1],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理表现为门静脉到肝窦各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但DILI的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一致性较差,病理损伤以混合型居多,临床分型有待进一步改进[6]。

基于病程,DILI可分为急性DILI和慢性DILI。目前多采用2010年美国药物诱导肝损伤网络(DILIN)提出的慢性DILI定义[5],是指DILI发生6个月后,血清ALT、谷草转氨酶(AST)、ALP 及总胆红素(TBil)仍持续异常,或影像学存在门静脉高压或组织学存在慢性肝损伤证据。在临床上,急性DILI占绝大多数,其中6%~20%可发展为慢性DILI[7]。慢性DILI约占所有DILI的13.6%,另有研究显示,急性DILI发病3个月后约42%的患者仍存在肝脏生化指标异常,随访1年约17%的患者仍存在肝生化指标异常[8]。胆汁淤积型DILI相对易于进展为慢性DILI[9]。

相较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急性DILI的临床表现一般无特异性。肝损伤轻者可无症状,仅有血清ALT、AST及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肝脏生化指标不同程度地升高,或者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等消化道症状[10]。淤胆明显者可有皮肤巩膜黄染、粪色变浅和皮肤瘙痒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关节酸痛等过敏表现。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或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可呈急性,并有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表现[11]。肝损伤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ALF)或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性DILI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样DILI、慢性肝内胆汁淤积和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等。

我国有数目繁多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汤剂、膏药及一些复方制剂,其组分复杂且易于购得,使得我国中草药引起的DILI占DILI发病首位。而中草药引起的DILI有某些特点。OU等[12]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显示,中草药引起的DILI有如下临床特征:(1)肝细胞损伤型消化道症状,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上升较胆汁淤积型明显;胆囊汁淤积型年龄、皮肤痛痒、ALP较其他两型明显。(2)≥50岁患者女性比率高于小于50岁患者,<50岁患者ALT、ALP水平高于大于或等于50岁患者,≥50岁患者ALP水平高于小于50岁患者,<50岁患者肝细胞损伤型比率高于大于或等于50岁患者,≥50岁患者胆汁淤积型比率高于小于 50 岁患者。(3)男性患者 TBil、PT、INR高于女性患者,消化道症状发生频率低于女性患者。(4)既往有肝病患者慢性DILI发生率、肝细胞损伤型发生频率高于既往无肝病患者,胆汁淤积型低于既往无肝病患者。(5)长潜伏期(>180 d)患者平均年龄和停药到症状消失时间高于短潜伏期患者(<7 d)。

3 诊 断

目前,由于DILI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因此DILI诊断仍属于排他性诊断,首先要确诊存在肝损伤,其次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肝损伤,最后通过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评分量表等来明确可疑药物及DILI分型。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已经制定了DILI诊断流程,见图1。

图1 DILI诊断流程图

4 DILI严重程度分级

目前临床上一般按照严重程度将急性DILI分为5级,见表1。

表1 DILI的严重程度分级

5 因果关系评估方案

DILI的诊断评估方案最常用的为RUCAM评分量表[13],见表2。RUCAM 评分量表由CIOMS在1989年首次推出,1993年修改完善(称为Danan方案)。曾有过多种评估法,实践证明,RUCAM评分量表仍是当前设计最合理、要素最全面、操作最方便、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的DILI诊断工具[14-15]。

表2 RUCAM评分量表

RUCAM量表根据评分结果将药物与肝损伤的因果相关性分为 5 级[13]。极可能(Highly probable):>8 分;很可能(Probable):6~8 分;可能(Possible):3~5 分;不太可能(Unlikely):1~2分;可排除(Excluded):≤ 0分。通常,≥6分患者,被认为诊断基本成立,<3分患者基本可以排除,3~5分患者,需要进行结构性专家意见重新界定,3位评审专家中,2位以上认为诊断成立,即可诊断,否则排除DILI。完整的DILI诊断应包括诊断命名、临床类型、病程、RUCAM评分结果、严重程度分级。诊断举例:DILI,肝细胞损伤型,急性,RUCAM 9 分(极可能),严重程度3级;DILI,胆汁淤积型,慢性,RUCAM 7分(很可能),严重程度2级。

目前,RACUM评分仍存在某些局限性,如流程复杂、不适于慢性DILI、在有原发性肝病患者中难以判别。因此,2003年美国成立了DILIN[16]。DILIN作为因果关系判定委员会,通过制定针对DILI的临床研究表格。将临床信息记录在这些表格中,并由3位专家分别利用RUCAM评分量表进行因果关系判定。DILIN入选标准:对DILI的合理怀疑;年龄大于2岁;DILI发病后6个月内登记且符合以下的一个或多个条件:ALT或AST>5 ULN、ALP>2 ULN、TBil>2.5 mg/dL 和升高的ALT/AST/ALP、INR>1.5 和升高的 ALT/AST/ALP。排除标准: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胆道疾病、DILI前进行了肝或骨髓移植。DILIN关于DILI的评分标准见表3。

表3 DILIN关于DILI的评分标准

DILIN为美国DILI的收录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非常有利于对患者的随访、观察和临床资料及样本的收集,为美国的DILI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保障,但存在耗费时间人力长、不能及时为临床甚至药物研究提供帮助、对评审肝病专家条件无法要求等缺点,但其准确性及可靠性较高,同时对DILI研究的科研价值大,在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的情况下,可以应用类似方法对诊断标准进行研究,以便能找到更有效、特异的诊断方法。

6 预后的预测

停用肝损伤药物后患者多自行恢复,少许慢性化并最终进展至肝纤维化,治疗及好转率达90%以上[17-18]。Hy′s法则对判断DILI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5]。Hy′s法则认为,若一种药物在临床Ⅲ期试验中有患者出现血清ALT或AST>3 ULN和TBil>2 ULN的肝细胞性黄疸,则约10%可发展为ALF[19]。

该法则一直被美国FDA沿用至今,作为预测药物临床试验肝毒性的评判标准,出现1例Hy′s病例是令人担忧的,出现2例则提示在扩大的人群中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需要再进一步扩大人群验证该药物的肝毒性,验证后有可能退出临床试验。

目前,在国外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应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推动了对DILI预测的进一步研究。如美国CHEN等[20]基于每天剂量、口服药物亲脂性(logP)及该药物的反应性代谢物共价结合(RM),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定义方程中的系数开发了一种新的DILI评分计算数字模型,以评估与口服药物有关的DILI风险严重程度。具体为DILI评分=0.608×log(每天剂量/mg)+0.227×logP+2.833×(RM 形成)。该模型可应用于预测DILI的严重性,并可以帮助选择正在研究开发的药物。

美国的WATKINS等[21]开发了DILI-sim软件,即DILI的电子模型。该模型从药代动力学、发生机制(包括胆汁酸转运蛋白抑制、线粒体损伤、过氧化物应激)及在不同患者中发现差异性等多方面模拟和预测药物的肝细胞毒性,到目前为止,该系统模型在23个测试药物中准确预测了21个药物的安全性(90%)。

英国的HESLOP等[22]以元代肝细胞为基础,分别引入肝巨噬细胞、星状细胞、胆道细胞,建立多细胞的3D模型系统。通过综合检测药物在模型中的代谢,分析药物-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单信号通路到多信号网络,在人体不同个体中获得HLA限制性、T细胞特异性相关信息,全面综合分析特异质性DILI的发生机制。

礼来公司的STEVENS等[23]建立TransQST:药物毒性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有如下特点:(1)通过建立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PBPK/PD)模型,以研究组织细胞器在药物或其他代谢物暴露时的反应方式;(2)通过量化评分系统评价药物对肝、肾、心血管和消化道的损伤程度;(3)利用TransQST系统量化PB-PK/PD之间作用关系,并在人群中进行验证,实现将动物实验数据安全转化到人类,尽可能将药物安全性和毒性评价进行数字化或量化,综合生物信号传导、分子调节网络信号传导图、药物特征等建立药物毒性图谱。

由于常规的生化指标如ALT、AST等存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等缺点,在预测和早期诊断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其他一些DILI生物学标志物如MircoRNA、细胞角蛋白 18(CK-18),高迁移率族 B1(HMGB1)蛋白、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等成为研究热点,见表4。如RUSSO等[24]通过检测DILI患者血清miRNAs发现,DILI过程中血清miRNA-122先于ALT升高,揭示miRNA是预测和诊断DILI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表4 DILI的生物学标志物

7 治 疗

DILI的基本治疗原则是:(1)尽早停用及避免再次使用可疑肝损伤药物;(2)如确定需要使用该药,应充分权衡利弊与风险;(3)根据DILI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4)ALF/SALF等危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人工肝替代治疗或肝移植。

停药标准:(1)血清 ALT 或 AST>8 ULN;(2)ALT或 AST>5 ULN,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 2 周;(3)ALT 或AST>3 ULN,伴 TBil>2 ULN 或 INR>1.5;(4)ALT 或AST持续大于3 ULN,且疲劳及消化道症状逐渐加重,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

IDILI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对成人药物性ALF/SALF早期,可选用N-乙酰半胱氨酸。视病情可按50~150 mg/(kg·d)给药。异甘草酸镁可有效降低血清ALT水平,减轻肝脏炎症,可用于治疗ALT/AST明显升高为主的急性DILI。

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征:(1)出现皮疹、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超敏反应。(2)合并AIH。

胆汁淤积型或混合型DILI可试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SAMe),无禁忌证时可试用糖皮质激素。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型DILI,可试用SAMe,但应加强胎儿监护。

异甘草酸镁可加快混合型DILI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疗效较好[25]。另外,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水飞蓟素、双环醇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对DILI也有辅助治疗意义。

8 结 语

由于DIL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预防和及早发现DILI成为最重要的处理方法和措施。这包括:(1)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注意识别DILI高风险患者,充分权衡用药风险及利弊,用药过程中监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及时停用可疑肝损药物及选用适当药物治疗。(2)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充分了解药物配伍原则和配伍禁忌,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个体化用药。(3)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使其了解中草药、中成药、HP等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引导其改变“中药无毒”的错误观念。(4)研发更简单、有效的特异性DILI生化学诊断标志物,规范及优化DILI治疗标准。(5)在临床实践和科研中可充分加以运用HepaTox网站和LiverTox网站,加强医药专业人员和公众对DILI的认知。这些对DILI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胆汁肝病药物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