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物校本资源开发的思考

2018-07-11 07:28王际兵
中小学德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安全观读本图式

王际兵

摘 要 面向中小学生的主题出版物,只有符合教育的规律才能推动学生的智慧成长,实现其价值。以《国家安全教育》的编写为例,通过大视野、小角度,大道理、小情境,大战略、小现象的叙事,初步达成了引领中小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不断调整经验图式的基础上,形成规范意识,实现有意义的自我建构。这种春风化雨的叙事方式需要主题出版和教育工作者的倾力探索。

关 键 词 主题出版;出版物;中小学教育;国家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3

主题出版,是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有关负责人的话说即:“主题出版是以特定‘主题为出版对象、出版内容和出版重点的出版宣传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和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等集中开展的重点出版活动,其基本作用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动员全社会团结一心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篇章。”[1]它不仅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讨论,而且落实为实践工作,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出了重要贡献。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德育工作,迫切需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主题出版物。近来,编写《国家安全教育》读本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主题的展开,只有符合教育的规律才能深入人心。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基本方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指出“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法律要求,《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推动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读本的编写就是站在服务国家大局的立场上,引导学生建构新时代国家安全意识而展开的。作为一项政治性任务,常规的思路是按部就班,把中央规定的内容摆出来,然后加以形式的变化,灵活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种做法对于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行不通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高屋建瓴的大战略,所囊括的内容非常广博、抽象、深远,如果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将其中的内容按涉及的领域分门别类地以条目呈现,成人或许尚能理解,无非略显枯燥,但对于诸多概念和问题尚不明白的中小学生来说,恐怕就有如天书了。即使在形式和表达上改头换貌,增加新意,或增添插图、活泼版式,或语言通俗、增加事例,其实质的概念和道理仍然是中小学生难以真正接受的。这要求我们寻找更恰当的叙事,讲好主题故事。

每个民族都是喝着故事的奶长大的。给中小学生讲好主题故事,不宜直接灌输“结论”,而是需要帮助青少年完成一种价值建构,在建构的过程中引入国家话语的逻辑。也就是说,我们要以学生的智慧成长为着眼点,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通过“所以然”的逐步呈现引领他们。在编写《国家安全教育》读本时,我们重点从以下几点入手讲好国家安全故事。

一、大视野,小角度

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以及海外利益等多种领域,包罗万象,《国家安全教育》读本以这些领域为基础构建章节,但是注重从小角度切入,每册只选取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具体的对象加以展现,以点带面地呈现安全问题。如分析文化安全,小学版重在落实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讨论汉字、节日和习俗的影响;初中版重在落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讨论如何抵御不良文化现象;高中版重在落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体讨论应对现实的文化冲突。以小学版读本为例,汉字涉及汉字书写的美感,不同方言的交流障碍,20世纪初期废除汉字的呼吁,中英文字初步的对比,汉字用拼音取代的活动等内容,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汉字承载了民族的记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样小角度地呈现,国家安全的思想理念化成了实际的问题,中小学生就可接受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都建立了简单的经验图式,我们不能奢望用一套主题故事的标准图式完全取代学生的这套图式,有效的做法是从已有的经验中选取特定的点,引导他们扩充经验,扩充认知的天地,使他们的经验图式不断向我们期望的方向生长。

二、大道理,小情境

在法律意义上,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危险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它既表现为实际的问题,更表现为问题所反映的挑战和蕴含的意义。讨论问题是必要的,但讨论问题必须过渡到背后的挑战和意义,这样才能实现认识的升华。麻烦在于,这些挑战和意义往往是抽象的、观念性的,过渡需要船舶,思想需要阶梯。《国家安全教育》读本努力把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象的情境,帮助中小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如小学版读本,以家来类比国,把国家安全类同于家庭安全。前三章分别命名为“我们的家,在中国”“强大的家,携手筑”“健康的家,众力行”,第四章则为“专题活动:我是中国边检小关员”,让小学生实践给国家这个“家”当“门卫”。第一章又分三节,具体从文化、人口、国土三个方面凸显国家类似于家庭的构成,感受其中潜在的安全威胁。通过这样的小情境呈现,国家安全的思想理念化成了与他们休戚相关的东西,也就可理解了。诚然,在学生经验图式扩展过程中,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其中,必須讲述与学生自己有关系的故事,建构那些他们经常感知甚至身处其中的具体情境是最有效的。

三、大战略,小现象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战略思想体系,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持续性的重要特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很多问题没有接触过,很多观念没有思索过,其模样是高高在上的。《国家安全教育》读本在阐述深远的话题时,尽量引入常见的例子,以学生熟悉的现象阐发思想观念。三册读本的每一节,都以案例为先导展开学习,其中不乏生活的事例。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性,落实为一个个可以探究的具体对象。如初中版读本,分析经济安全,先感知广州火车站的演变;分析网络安全,先感知QQ加陌生人为好友导致泄密的悲剧。而且,由案例过渡到观念的推导时,往往提出常见的社会现象带动讨论。如高中版读本,分析国土安全时引入问题:“我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纠纷激化时,网络上经常有人宣扬以武力来维护主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分析文化安全,引入问题:“社会上有很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人们在称呼和评论中经常流露出潜意识的崇洋心理。你能举出一例,给大家分析一下吗?”这样在小现象中观大战略,有清醒的途径可以追寻,高大上的国家安全也就变得可实现了。学生的经验图式经过新经验的洗礼,重新调适,改良结构,为处理问题形成规范,教育的目的就在叙事中得以达成。

《国家安全教育》读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是国内较早面世的一套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读物,尚没有同类出版物正式发行。不仅内容上新颖,其在叙事上的努力也对主题出版、教育教学具有参考意义。该套书初步实现了案例式引导、分享式求知、活动式深化,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近写远,将广博的、抽象的、深远的大话题演绎为具体的、典型的、身边的知识、案例和活动。它叙说的虽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却使之变成了相对可接受、可理解、可实现的对象。这种尝试不只是外在形式的变化,更是围绕主题进行有特点的解读,读出了自己的体验,读出了自己的认知,并把它们化为启发式的思想智慧。这种读本也许能够给中小学生带来更多的精神成长,因为春风化雨当是改造人的思想最有成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周慧琳.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主题出版工作[J].出版参考,2017(1):5-8.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20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安全观读本图式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雏燕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Little B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