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爱比尔》中阿三迷失的根源

2018-07-12 08:12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名作欣赏 2018年15期
关键词:阿三大堂王安忆

⊙张 玮[河套学院,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我爱比尔》是王安忆于1995年发表的小说。这期间有关都市女性生存境遇的写作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作品叙述都市女性生存境遇,如池莉的《小姐你早》、卫慧的《上海宝贝》等。王安忆的许多作品都围绕都市女性的多面生活去构筑,如《长恨歌》《香港的情和爱》《米尼》等。王安忆这部作品为我们讲述的是生活在大上海身为艺术系的女大学生阿三与外国异性多面复杂的爱情故事以及她逐渐沉沦的历程。阿三曾经相信纯洁的爱情,也享受过美好的爱情,然而生活回报她的却是异国恋人一一离去踏上归途而将她留在故国。阿三献出青春、美丽、真情、肉体,收获的是失望、挫败、遗弃,后来这位美丽的精灵索性选择堕落。

一、爱情美梦的破灭

王安忆曾说:“我喜欢写女性,她有审美的东西。”“我觉得女性特别是一种情感的动物,我想到女性是一种情感动物时,我就觉得她特别可爱,她为了情感是什么都可以不顾的。”作品中的阿三就是王安忆笔下的一个情感动物,为了爱情什么都可以不顾。在阿三的人生历程中,有过几段异国恋情。其中最难忘、最投入和最真挚的是与美国驻沪领馆的文化官员比尔的一段恋情,这也是造成她日后人生悲剧的最主要的根源。

这部小说开篇写出美丽纯情的阿三和她的同学们频繁地出入展览会、音乐厅和剧场。阿三与比尔在画展上相识,阿三欣赏“穿着牛仔裤,条纹衣服,栗色头发”的比尔,并慢慢开始与他交往。比尔喜欢中国的饭菜、中国文字、中国京剧、中国人的脸。阿三就陪着比尔,他们一起骑车,一起旅行,周庄之行使他们俩的关系更近了一步。这时的阿三纯洁、美丽,富有艺术才情和浪漫气息,又有些神秘,她征服了帅气干练的比尔。为了取悦比尔,阿三放弃了东方女性的羞涩、矜持、含蓄,转而向西方女性学习。作为美国驻沪领馆的文化官员比尔是知道中国女性的贞操观的。他们彼此被浓浓的爱意包围着,但比尔并没有过分之举。阿三却主动为比尔表演了中国人的性,扫去了比尔最后的犹豫,甚至不让比尔看到她身下的鲜血。阿三爱比尔,爱得是那么主动、大胆,爱得失去了自己,心里、眼里只有比尔。正如文中写道:“像阿三这种发育晚的女孩子,现在还谈不上什么欲念,再加上心思不在这上头,全想着比尔怎么高兴。”阿三,一个在校女大学生为了比尔,不考虑名誉,甚至不惜被学校开除,大概只有深陷爱情的女性才会这样全然不顾。可见她爱得多么投入,此时的她已经变得没有自我、没有学校、没有绘画事业了。然而,比尔回报阿三的只是特别喜欢,并没有提到“爱”字,与阿三离别回国后,比尔连越洋电话都没有给阿三打过,这段爱情就这样过早地结束了。阿三受到了深深的打击,曾有一度,阿三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小巷,眼里脑里全都是比尔,“走在马路上的任何一个外国人,都是比尔,又都不是比尔”。但她对生活依然有信心,她也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真正的自我。

阿三收拾受伤的心灵,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又开始了她的第二段异国恋情。这一次的恋人是来自法国乡村的马丁,与比尔不同,这位来自欧洲文明腹地的大男孩是爱她的。这一次,阿三不像与比尔在一起时来自心底的愿望是羞于启齿的。她渐渐变得果敢了,目标变得清晰了,她请求马丁带她走,但马丁拒绝了。因为原本他俩的初衷就不同,“马丁是抱着他的一瞬间,而阿三却是抱着她的一生。”比尔不带她走,是因为比尔对她不是爱。可是,马丁爱她,却依然不带她走。阿三全身心地付出,又一次无果而终。阿三两次恋爱全部的付出,收获的却是彻底的绝望,是遗弃和挫败。我想这样的人生打击,对于视情若命的女性而言,毫无疑问是致命的,这也是阿三堕落的根源所在。

二、向往西方世界

两次爱情无果而终,阿三也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不至于堕落。除了爱情带给她的致命伤害之外,另一方面就是阿三本人向往西方世界,并沉溺其中,难以自拔。由于对西方世界盲目的崇拜,导致阿三总是幻想出国。她想,只要走进大堂,机遇总会光顾自己的。

阿三走进大堂,她喜欢这个地方,“虽然只隔着一层玻璃窗,却是两个世界。她觉得,这个建筑就好像是一个命运的玻璃罩子,凡是被照进来的人,彼此间都隐藏着一种关系,只要时间一到,便会显现出来”。在无数次的酒店大堂邂逅中,阿三沉醉于由外国人和外国语、灯光、烛光、玻璃器皿,瓶里的玫瑰花堆积起的帷幔里。她从心底里向往西方世界,并为此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正如文中所写:“虽然大堂里的经历给阿三挫败感,与这些外国人频繁建立又频繁破灭的亲密关系,磨蚀着她的信心,她甚至已经忘了期望什么。可是有一桩事情是清楚了,那就是她缺不了这些外国人,她知道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可她还是喜欢他们,他们使得一切改变了模样,他们使阿三也改变了模样。”

阿三同样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女作家的座上客,也许在这里距离她的西方梦会更近一些。“朋友告诉阿三,这是著名的女作家,人们说,能进她家客厅的,都能拿到外国签证。”阿三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和她做着同样美梦的年轻女性,有电影明星、歌剧院独唱手、钢琴师等。每每有人拿到签证,就会在晚会上形成一个小小高潮。“女作家从人背后拉出一个女孩子,说:劳拉下个星期要去美国。大家便热烈地鼓起掌来,又调皮地立即奔到钢琴前,在键盘上急骤地敲出‘星条旗永不落’的旋律。这位英文名叫劳拉的女孩,此时成了中心人物,人们围着她问长问短。”

阿三从心底喜欢西方世界,向往西方世界,渴望融入西方世界。在与马丁即将分别的时刻,她抓住马丁的手,颤抖着声音说:“马丁,带我走,我也要去你的家乡,因为我爱它,因为我爱你。”正因如此,所以阿三才在与各式各样外国人的交往中,无法止步,她的脑海中始终做着一个出国梦。

三、缺少自我救赎

阿三频繁地出入大堂,与外国人做了一笔又一笔的交易。她从最初清高、傲慢、不屑一顾到最后的堕落,让人震撼。阿三终于知道,无论是比尔、马丁还是其他西方男性都不可能带她离开国门,她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匆匆的过客。即便如此,阿三甚至不惜以“妓女”的身份向西方世界靠拢。一个艺术学院女大学生沦落到用肉体去做交易的卑劣下贱的田地,着实让人心痛。何以如此呢,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根源之三就在于阿三本人缺少自我救赎意识。她的悲剧,来自于她自身。

阿三与美国驻沪领馆的文化官员比尔、法国画商马丁恋爱失败的经历,足以让她惊醒。一个东方女孩想要融入西方世界的确很难。可阿三却那么执拗,她行尸走肉般频频出入大堂,开始了另一种生活。阿三把青春、美貌、初夜全部搭进去,最后还是一败涂地、竹篮打水。阿三以爱情作舟筏,都没有实现自己的出国梦。后来,阿三与外国人做的一笔又一笔交易,无疑是火中取栗。按常理,阿三重拾受伤的心灵,完全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以阿三拥有的财富去开启新的生活旅程是绰绰有余的,但阿三缺少这种自我救赎的勇气和骨气。她就像一个疯狂的赌徒一样,不输得一无所有,绝不罢手。阿三用青春去赌,用美貌去赌,用身体去赌,在各式各样的外国异性中,她充其量就是一个“性”的工具。她也很清楚自己在各式各样外国人眼中的角色,但就是不肯回头。她没有勇气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她失掉太多、输得太惨。爱情没有了之后,作为女性起码的尊严也输得荡然无存。阿三的堕落,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女人对这个世界心灰意冷的表现。一个女人如此的不自爱,而且又是一个打扮不俗、富有艺术才情的女大学生,却堕落到以性作为实现幻梦的工具,从心底深处讲,那是一个女性对这个世界、对生活、对未来最绝望的表达、最无助的谢幕。

纵观阿三的人生经历,最初爱情梦的破灭,已经从精神上击垮了这个美好的精灵;而她对西方世界的向往,又使她坚定地在原有的生活轨道上走下去;由于自身缺少救赎能力,以致最终堕落。也正如文中阿三对自己的悲剧总结时所说:“其实一切都是从爱比尔开始的。”她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沦落的,而是由于心底的绝望才步入人生暗涯的。

猜你喜欢
阿三大堂王安忆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大堂
火眼金睛
王安忆
看好你身边的路痴,可能下一秒她就不见了
酒店大堂快题设计
如何做好大堂经理工作
瘸腿阿三
忧伤并美丽着
阿三创业记:遭遇“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