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刻不容缓

2018-07-13 10:57段艳陆吉康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质量监控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段艳 陆吉康

摘 要: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监控与理论教学的质量监控同等重要。但与相对完善的理论教学质量监控相比,实践教学的监控存在诸多不如意的地方。研究和探讨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显得尤为必要及迫切。

关键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001-04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The quality monitoring of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s as important as that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relatively perfect quality monitoring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the monitoring of practical teaching has many deficiencies.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pplied talents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提高质量这个“纲”。2018年1月底,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化实践,强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常态监测和定期评估。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如何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本科院校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实践性质的课程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完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势在必行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监控,与理论教学的质量监控同等重要。但与相对完善的理论教学质量监控相比,实践教学的监控存在诸多不如意的地方。第一,实践教学本身存在着教学类型丰富多样如实验实训、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考核方式缺乏标准等问题,导致监控难度高、监控盲区多。第二,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不够精准,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尚未形成像理论教学一样规范的检查程序,过程监控缺乏制度保障,教师“凭良心”做事,无论是“质”还是“量”的可控程度都较低。第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缺乏顶层监控体系设计和构建,导致监控内容不明确。第四,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教学经费投入有限,造成实践场地和实践教学活动缺乏,而且实践教师和实验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第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薄弱,很多实习基地只是流于形式,基地的管理体制较乱,缺乏科学评价标准。第六,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存在监管和评估手段单一、监管与评估主体缺失、监管和评估范围小、反馈问题不及时和反馈问题落实不到位,校内监管和校外实践基地监管均存在某种程度的真空等诸多问题。

2017年12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指出,玉林师范学院实践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不够全面。按照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教育部将对各高校的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适时公布“成绩單”。为圆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对学校提出的整改任务、获取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以及深入落实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改革任务,研究和探讨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显得尤为必要及迫切。经管类专业具有应用型强,操作性多的特点,其实践性课程占比较大,探讨和实践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在提高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在学校审核评估整改阶段,可以将相关实践教学活动监控经验推行至其他专业,从而提高学校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此同时,同类型的地方院校也可以借鉴我们的实践教学活动监控经验,获取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大有可为

美国是最早开展教育质量监控研究的国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点不再只是规模和数量,更看重的是质量和效益。1970~1990年,美国学者科尼斯基、鲍斯丁尔等开始将质量管理大师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的质量管理思想引入教育领域。随后,《运用戴明以提高大学和学院的质量》(Robert A. Cornesky)、《优质学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导论》(鲍斯丁尔)等专著面世。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在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在内的220多所高等院校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英国一直以来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都尤为重视,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先后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EQC)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AA),来负责对高等教育的统一审查。

模拟教学作为践行理论的重要环节,许多发达国家在早期就已经将模拟教学纳入教学环节,通过模拟教学以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为了监控模拟教学的成果质量,得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和监控方案,如英国Wales-Bangor University 和Oley Liber共同制定的《虚拟学习环境中的教育评估框架》、《Evaluation of a web-based》 、雷德的《标准、基础和国际评级》、利文斯顿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国家控制》等。

我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源自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逐步建立系统的教育评价与监督制度”,“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这一决定标志着我国对高教质量评价的开端。许多高等院校也开始探索对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的措施和办法,其中,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航海类院校创新地将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引入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实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效果。李蔚编制了《课堂教学评议标准量表》,该评价方法分别对包括目标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材因素、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因素等课堂教学五因素进行指标测量,从而达到评价教学质量的目的。相关专著成果还有顾伟勤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朱松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夏明忠、任迎虹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西昌学院的实践》等。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快速转变,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问题在高校内外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教学研究者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闫慧、余显显[1]指出构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工作是明确监控主体、监控目标和监控方式,即由谁监控、监控什么和如何监控的问题。杨芳[2]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监控机制需充分发挥当地旅游企业的指导作用,建立“五维一体”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明确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度、确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标准、完善实践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和设立实践教学激励约束体系,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真正与旅游市场接轨,实践教学效果深度契合当地旅游企业需求。王成、崔跃[3]分析了当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管理类专业教学目标为导向,遵循全程、全面、全员、动态性原则,探索建立内部监控、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立体式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型,以提高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满足社会需求。郑谦、汪伟忠等[4]以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学生满意度为评价目标,从实践教学过程、师资、环境以及质量监控四个方面,构建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袁小勇[5]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构建由学校办公会、学校教学委员会双驱动,教务处、院(系、部)、教研室(实验室)三级管理,督导组独立的“2-3-1”组合,构成行政管理与专家管理的双系统模式,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网状组织体系,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徐英俊、曲艺[6]以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要素、结构及功能,构建了一个包括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内容体系及反馈体系在内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模型。吴国英[8]认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提出构建以“现代营销理念”为指导思想的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设置评价反馈体系作为该实践教学体系的监控措施。刘导波[9]针对财经类专业模拟教学的质量监控问题,提出要构建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监控政策机制为保证,以监控要素体系、要素评价体系、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监控保障体系,加强信息沟通和信息反馈,促进模拟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模拟教学的广泛应用。俞继凤[7]将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的循环管理模式引入教学质量监控中,设计四阶段八步骤实践方案,通过将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建立一种呈螺旋上升态势的监控机制,旨在促使教学质量得到周期性的改进和提高。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是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的,专门针对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的成果不多。学者们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问题大多从不同层次的高校类型、不同学科等入手展开研究,而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某一特定专业,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少数几篇关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方面的论文成果还停留在比较分散和笼统的构想层面,大多尚未达到具体落实操作的实践层面,没有形成完整的、明确的、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体系与方案,继续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可以在参考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玉林师范学院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深入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探索和实践,找出切实可行的监控体系与方案,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路径探索

(一)玉林师范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现状分析

通过采用问卷设计对实践类教学活动展开全面调查,对实施教学的管理者、教师、督导员和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等进行深度访谈,分析玉林师范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准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1. 玉林师范学院建立了一个以教学质量为保证和监控对象,既包括对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又包括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控制的、完整的、闭环的系统——教學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系统、决策系统、教学过程监督系统、评价系统、反馈系统和教学激励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目前正在不断深入实践和修订完善中。

2. 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托学校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群,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服务地方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打造“专业建设-创新创业-玉商文化研究中心-‘创+文化节-社会实践”为“五位一体”的教学服务、协同育人模式,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玉林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农林经济管理等7个专业,在软硬件教学设备方面已有丰富的前期积累,具备了较好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在师资方面,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拥有50多名专任教师及理论与实践指导教师,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0名,博士学位教师10名,其余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内培和外聘有理论与实践“双师型”和“双能型”教师18名,有“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8名。2012年学校成立了桂东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随后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先后与玉林市大智农业有限公司、广西宽华电子商务公司(容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人民银行玉林市中心支行、交通银行玉林分行、中国银行玉林分行、桂林银行玉林分行、上海国鑫安盈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五彩田园-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神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和玉林市中淘电商有限公司等30多家单位合作共建校企实践教学基地。2015年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管理学专业群项目300万元资助资金,全部用于学校管理学实训室建设。2015年自治区级强基计划项目(80万元)和学校资助建设商学类实践基地项目(30万元)也全部用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实践基地建设。2015年与两家电商企业合作培养服务桂东南农村电商的“创业俱乐部”,为广西农林企业提供农产品电商及其平台建设服务,深受企业好评。2016年玉林师范学院与容县县委共建“党旗领航 电商扶贫”孵化中心,玉林师范学院全面实施“电子商务专业淘宝创业精英工程”。

4. 主动与校外相关企业、行业对接还不深入;经管类专业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逐年加大,但“双师双能型”师资依旧严重不足。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缓慢,传统的教学手段陈旧落后,急需转变。

5. 缺少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地方应用型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能够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了这一目标,我们高校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因此,专业实验实训实践条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多元化立体式以及可量化的质量监控体系

1. 通过在玉林师范学院深入开展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监控探索与实践,构建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求的可操作可量化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并根据实践效果,不断反馈和修订完善。

2. 完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标准,开展切实可行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实践教学,培养“双师型”师资,提升教师水平,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3. 构建“多元主体立体式”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多元主体包括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及学生评价,立体式主要包括教学前监控、教学中监控、教学后监控,日常监控和集中监控、校内监控和校外实习基地监控相结合等,制定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管体系标准,强化学生评教力度,改革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升“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切实开展实践,并不断收集反馈意见和修订监控体系。

我们将经管类实践教学课程分为三类,一类是实习类,如毕业实习、社会见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第二类是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类,第三类是强调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实训类课程。不同的实践类型,其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针对实习类实践课程过程监管的不足,首先执行“双导师”制度,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校外企业导师相结合,其次考核方式多元化,第三实习效果评估标准可量化,第四实习反馈及时落实化。针对毕业论文类,这一类已有较为完善的实践课程质量标准,并已经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交流互动式”的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师与督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督导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定期的访谈、交流并及时反馈,加以落实。针对实训类实践课程,在已有培养方案质量监控的基础上,如教学大纲、实验计划等,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赛促学”,通过不断完善各种比赛,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提高实训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并进行监控。

(三)探讨和研究经管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效果评估

1. 通过走访兄弟院校和用人单位,全面了解经管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状态和效果,构建符合地方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质量效果评估体系。根据评估效果,持续改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反馈到课程体系中。

2. 充分利用玉商文化研究中心平台,广泛动用地方政府、银行、企业、协会、商会、事务所、证券交易所等多方合作力量,集结社会各界资源,打通校地、校企、校行合作共赢渠道,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

(1)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实践实训教学需要。主动走出去,与校外企业对接,继续增加合作共建单位,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合作。

(2)进一步完善经管类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和培育“双师双能型”师资,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综上所述,坚持以培养经济管理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实施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载体,整体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质量,全面提升地方院校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立体式以及可量化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培育“双师双能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教学和实践条件及环境。探讨和研究经管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效果评估,培育经管类实践教学平台运作指导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发展。通过在玉林师范学院相关专业实施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为其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智力支持与示范指导。

参考文献:

[1]闫慧,余显显.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83-84.

[2]杨芳.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7(18):317-318+324.

[3]王成,崔跃.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南方论刊,2016(05):104-106.

[4]郑谦,汪伟忠,赵伟峰,等.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6(12):36-40.

[5]袁小勇.創新高等院校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0):55-56.

[6]徐英俊,曲艺.对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系统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01):104-106.

[7]俞继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PDCA模式的实践探索——兼论教学质量监控的质量问题[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2-95.

[8]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

[9]刘导波.财经类专业模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质量监控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议我国公路监理在质量监控方面的科学措施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