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的研发

2018-07-13 15:11张琪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微课资源互联网

张琪

摘 要:微课顺应“互联网+”时代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变革了学习方式。《英语基础写作》知识点多,教学时间少,学生需求各异,开发微课资源对大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极为重要。《英语基础写作》微课的研发以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以任务为中心,包括英语句子、英语段落、英语短文三大板块,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短小精干,便于网络分享与交流,可供学习者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推进外语教学信息化。

关键词:互联网+;《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051-04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the micro-lecture conforms to students' personalized learning needs and changes their studying mode. Characterized by more key points, limited class time and different students' needs, micro- lecture resourc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after class learning of Basic English Writing.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onstructivism and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micro-course design of Basic English Writing centered on tasks includes English sentences, paragraphs, and short essays. The series of micro-lecture are developed mainly for learners' self-study. With clear goals, highlighted themes, and contracted forms, the micro-lecture can facilitate sharing and communicating online so as to both improve learners' consciousnes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help to accelerate informatization pro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Keywords: internet +; Basic English Writing; micro-lecture resources

引言

21世紀以来,发端于twitter的微博开启了“微”时代,出现了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概念;教育领域也在“微”时代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发生着深刻变革。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的微课创新了课程教学形式,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美国“可汗学院”的微课程于2011年翻转了传统课堂,全球大热。国内的胡铁生于2011年率先提出“微课”(micro-lecture)概念[1]。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高度融合的产物,微课的出现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可汗学院微课程的传播,各省纷纷建立微课网,开展微课赛事。微课闯入中国教育领域,变革了学习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冲击着传统课堂。当前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国内该理念最早由马化腾于2013年11月在腾讯大会提出,指的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及信息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诚然,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应紧密结合互联网,创造生态教学模式,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随着网络的普及与WiFi覆盖率的提升,学习场所不再囿于教室,学习时间不再限于课堂,探索可供学生课外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微课的建设与开发,成了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教育信息化深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英语教育信息化关注的重要问题。英语写作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难点;学生课外极需提取方便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来进行写作个性化学习。可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也应充分应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开创新颖教学模式,开发写作微课资源。英语专业《英语基础写作》知识点多,教学时间少,学生需求各异;该课程的微课资源开发将有助于大学生利用课外碎片时间来学习英语写作,自主提高写作意识与学习能力。本文将重点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的开发。

一、《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英语基础写作》是英语专业实践性极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微课程的开发是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将受益包括英语专业学生等众多英语学习爱好者。研发适合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英语写作微课资料,主要供大学生课外在线自主学习。《英语基础写作》的微课资源开发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任务型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指出学生是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体,是知识、技能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学习是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建构的个人化活动;教师是协助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组织者与指导者[2]。建构主义支持学习者发展对学习任务的自主权,强调学习“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显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与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微课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微课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一次微课内容围绕一个学习情境,形式化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片段化、碎片化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在线随意选择所需内容自主、探究性学习或协作学习,便于学生主动把碎片化的知识点建构为个人化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个体选择学习的内容及其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在《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的开发研究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及写作水平,设计微课内容,根据不同的写作技巧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兴趣,引发写作学习动机;通过设计符合写作学习内容的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建构英语写作知识与技能的意义。《英语基础写作》微课的研发与应用则要求学生基于已有写作知识与经验,主动查找、分析微课有关内容和资料,选择相关写作知识自主学习,积极练习写作,建构英语写作知识系统。

任务型教学法是被外语界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目的。任务型教学理论主张让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来发展规则系统并习得语言,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要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输入材料的选择要能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和难易度。Richards & Rodgers(1986)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到指导者、示范者等作用;对教学内容负责;关键是制定学习任务,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方便;控制学生学习的发生方式[3]。显然,教学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必须考虑教学目标与学生英语基础。设计任务除了具备目的外,选择的教学材料要能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区分难易度,对学生构成挑战,才能维持他们的兴趣。在开发《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时,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基础、微课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确定微课资源涵盖的内容,明晰每个微课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写作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微课视频只涉及一个任务,只围绕一个写作知识或技巧,具有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写作学习任务时,需创设真实情境;尽量与学习者日常活动或实践相结合,可应用多重写作技能,能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确保微課的“网上学习材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4]。Holec认为学习自主性这种能力并非天生,可通过后天系统的培养获得;具备学习自主性能力的学习者可确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时间、选取学习内容、调节学习进度,根据所需进行自主学习[5]。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互联网条件下可根据自我个性化需要,自行选择《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中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或练习,可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哪里学;并在复杂且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微课视频中的写作任务。

二、《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的设计原则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整体培养目标,针对我校及其他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系统性地开发出《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是“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写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可否认,微课“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对象”,应该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6]。微课本质上是微视频,具有任务鲜明、主题突出、内容简明、 使用方便等特点[1]。《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将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自成体系的微视频组成,汇集图、文、声、像等多媒体特征。设计这些微课资源需从学生角度出发,体现教学目标,以任务为核心,遵循微课自身特点;从而确定微课主题,明晰教学内容,选择媒体技术。研发设计《英语基础写作》系列微课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围绕教学目标

设计《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必须紧扣教学各阶段目标及整个写作教学的总体目标。每个写作微视频具有明确的教学微目标,聚焦一个知识点,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虽然各个微视频是碎片化的写作知识点或写作技巧,但该系列写作微视频都围绕着英语句子、段落、短文的阶段性写作学习目标及英语写作教学的总体目标来设计,具有系统性特点。学生课堂外可根据自我需要选择三个板块中的某个或某些微课视频来预习或复习或自学,通过“听”与“读”而“输入”英语写作知识与语言材料,学习句子、段落、短文各阶段的写作知识,练习三个阶段“写”的“输出”技能,培养英语写作能力、写作意识与辩证思维能力。

(二)突出微课主题

选题是微课设计的关键,合理选题是微课设计成功的前提。科学设计的微课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而“32.83%的教师反映微课选题、确定知识点困难”[6]。诚然,在设计《英语基础写作》系列微课时必须遵循主题突出原则,要科学选题,明晰内容,突出主题。在选择该系列微课主题时,侧重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这个教学对象,注意写作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注重一系列微课主题的独特性与系统性。一次写作微课针对一个知识点,可以是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写作练习、范文展示等。例如,针对句子板块中的“子句”设计一次微课,让学习者了解“子句”定义;凸显“独立子句”与“附属子句”的区分这个难点,有关两种子句的差异可用关键词形式展现在视频上,让学习者一目了然。

(三)精炼微课内容

学习者的认知有限,一次过多的信息量会导致认知负载,进而影响学习者的知识意义建构。因而微视频呈现的微课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短小精干;这就要求《英语基础写作》系列微课的内容选取必须做到内容精炼、结构紧凑,选材简明。例如在制作“主体段落结构”的微课时,选取一段有关“宜居的加拿大”来呈现段落结构及其要素。该段落以主题句“There are three reasons why Canada is one of the b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开头,从完善的医疗保健、高水平的教育、有效治理的城市三个扩展句展开,各自辅以具体细节来说明,最后以“As a result, Canada is a desirable place to live”结尾。所选语言材料不到100字,内容简洁,但主体段落中的主题句、三个扩展句及其细节支持句与结尾句明了,段落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文本易读,重点突出;利于学习者认知、建构起主体段落结构的写作知识。

三、《英语基础写作》微课内容的选择

确定选取的内容是《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设计的核心部分。该系列微课分成英语句子写作、段落写作、短文写作三大板块。这三大板块分别具有明确的阶段目标与侧重点,但同时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共同教学目标,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后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构建系统的英语写作知识体系。各微课不但要突出其具体任务,都能独立呈现单一、完整的写作知识或技巧,虽不必但能够与其同一模块或板块的写作知识点松散结合;同时作为写作整体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微课必须体现其所处特定阶段的侧重点,还要符合写作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

英语句子写作部分的微课设计包括句子基本要素、句子类型、句子技巧、有效句属性、常见错误句改进等模块。设计句子板块各微课时,每个视频只包含句子的一个写作知识点或技能,突出句子写作的重点或难点。如句子类型模块中的“句子的修辞性分类”可设计为一次微课学习任务,其难点是区分“松散句”与“尾重句”这两种句型及灵活运用“松散句”、“尾重句”、“平衡句”来达成句子的多样性。此外,句子部分所有的微课内容必须围绕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意识和提高学生英语句子表达能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英语句子要素、各种句型特点、各种句型的写作和转换、有效句的表达,为将来段落和短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英语段落部分的微课设计主要涉及主体段结构与主题句写作、段落的统一与连贯、段落的扩展、开头段、结尾段等模块。各模块中的每个微课只侧重段落方面的一个知识点或写作方法。段落板块中微课的每项具体学习任务,必须突出段落写作特定阶段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如针对“主题句的写作”可设计一次微课,让学生了解何为主题句及主题句的位置,偏重对主题句的两要素、主题句的写作技巧的认知与把握。段落板块的微课内容选择不仅要使学生熟悉主体段、开头段及结尾段各自的特点与功能及写作技巧,熟练掌握主体段落的构思布局及段落的扩展方法,写出内容完整、意义连贯、语法正确的段落;而且要符合整个《英语基础写作》教学的整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为短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英语短文板块的微课内容设计包括短文大纲、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模块。固然,在设计短文微课时,每个视频围绕一个要点设计短文写作学习任务与情境。例如,“短文大纲”可设计为一微课,重点是通过大纲范例让学生掌握大纲的格式、特征、写作技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纲格式并掌握大纲写作。短文板块的微课内容选择除了各自微目标与阶段目标,还要体现写作的整体目标。该阶段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四类文体的构思布局及其写作技巧,具备较强的文体、语体辨别和应用能力,能写出内容完整、条理清晰、逻辑连贯、语言通顺的四类体裁的短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意识,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与逻辑思辨能力,

《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的开发不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设计任务时灵活运用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 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思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依据上述原则确定《英语基础写作》系列微课的内容后,必须对句子、段落、短文三板块各知识点进行情景创设与微型化处理,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把各微课内容制作成简洁美观的PPT课件,然后合理运用试听媒体技术进行微视频处理。当前微课视频录制主要采用摄像机拍摄、智能手机录制、录屏软装录制等模式[6]。人们常采用“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制软件+PPT等技术手段,制作出图文并茂、主题突出的微视频,从而精炼完整地呈现出各个写作知识点。

四、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任务型教学法而研发的《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超越时空限制,突破传统课程的基本结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是对写作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流程形式、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优化与重构,有利于英语写作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安排。研发的写作微课资源应用途径灵活多样,主要供学习者课外自主学习,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或自学写作,也可用于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核心知识点的介绍。系列写作微课可在校园网与微课网等网络平台实现共享,学习者可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最终让英语写作的教、学、练拓展到传统课堂外。借助于“互联网+”等信息化条件,大量学生可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英语写作系列微课,经过学生自己探索,逐步转化为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建构起各自的英语写作知识体系。写作微课资源的复用和共享能更好地把课堂英语写作学习与课外英语的激活关联起来,可有效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价值;从而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发展,促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英语基础写作》微课资源的研发可促进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主要模式+课外微课自主学习为辅相结合的新型写作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者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Kafai, Y. & M. ResnIk. Constructivism in Practice: Designing,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M].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1996.

[3]Richards, J. and T. 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4]李京南,伍忠杰.大學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5(5):4-9.

[5]Holec,H.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1981. Oxford: Pergamon,1981.

[6]尹合栋.微课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1):46-52.

猜你喜欢
微课资源互联网
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开发
中职“单片机”课程中微课资源的开发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微课资源在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英语课外学习中应用的思考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微课资源与模型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