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会引领”的电子类宽口径专业分类成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07-13 10:11杨永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探索

杨永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传统宽口径专业毕业生普遍的崗位能力针对性不强难题,围绕电子制造类企业提出的能“胜任一个主岗、适应一群岗位”的高端技能人才需求标准,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开始牵手中国电子制造产业联盟及江苏省电子学会,联合熊猫电子制造、臻鼎科技等多家企业,实施了基于“行会引领”的电子类宽口径专业分类成才的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行会引领;电子类;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152-0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raditional wide-scope graduated talentsof high technical institutes lack post pertinency, an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demand for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proposed by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at one should "be competent for one main post and adapt to a group of posts". In 2011, Huai'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gan to cooperate with the China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lliance and the Jiangsu Electronics Society, and unitedPanda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Zhen D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nterprisesto carry out a reformthat cultivate talents by classified training in wide-scope electronic specialtybased on "guild-leading".

Keywords: guild leading; electronics; training mode; exploration

一、电子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限制性

随着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及我国的国情和现状,越来越多的电子制造类(SMT及PCB制造类)企业、电子整机组装类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建厂生产,行业对电子制造类工艺、设备操作与维护岗位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同时,随着产业的集聚效用,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技术集成创新类中小微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在本地区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电子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毕业生在入职时就会遇到岗前再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岗位脱节的普遍性难题。

二、“行会引领、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牵手中国电子制造产业联盟及江苏省电子学会,联合南京熊猫电子制造公司、臻鼎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北斗星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苏益电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行为导向理论及“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建构为指导,以培养大量能“胜任一个工作岗位、适应一批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央财重点支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省级电子信息专业群等项目建设为依托,构建基于“行会引领”的电子类宽口径专业分类成才的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 以中国电子制造产业联盟能集聚产品设备相似、技术工艺相近等相同类型企业的行会集聚效应及电子学会能联系不同科研院所、IT产业链上不同类型企业的纽带作用,形成了“行会引领”新型校企合作思路。

2. 把马斯洛层次需求的行为导向理论与“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建构理论有机融合,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以项目化建设方法为主、在职业岗位技能课程中以工作过程导向建设方法为主,再结合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开辟了特色鲜明的宽口径专业下的教育教学路径。

3. 面向学生全面实施“行会订单”、“企业订单”、“现代学徒制”及“创新人才”等多种类型的分类人才培养方式,设计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为分类人才培养实施奠定基础。

三、主要实施方法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人才培养的顶层方案设计、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如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及能直接体现专业建设成效的毕业生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各项因素统筹兼顾、有机协调、整体推进,成功探索与实践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形成的方法如下做法:

(一)紧跟行业前沿,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充分利用好“江苏省电子学会”及由全国12省市SMT表面贴装(EMT 电子制造)专委会(协会)为基础成立的“中国电子制造产业联盟”两个校企合作平台,以定期参加行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定期邀请行会所属的科研单位与企业专家来校开展交流活动为契机,对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方案进行全方位诊断,系统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结合不同企业的诸多岗位用人需求发展趋势,灵活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确定位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

(二)依据企业岗位和人才需求,实施分类订制培养

以行会平台为依托,广泛深交企业朋友,打下良好合作关系,按照中小微型科技企业、专业型电子制造企业、综合型电子企业的不同类型,形成分类合作范式,在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通识性课程群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微型科技企业的人才需求组建电子创新人才专班;针对专项制造类企业的人才需求组建SMT工艺技术人才培养专班、组建PCB制造工艺技术人才培养专班、组建整机组装类工艺人才培养专班等,分类设计活模块的专业素质提升课程群。

(三)明针对分类培养目标,确定知识与技能达标标准,前移職业岗位能力训练

针对不同专班的就业预期岗位不同,系统归纳不同类型专班的职业共性因素和与就业岗位密切关联的特征因素,统一构建了的宽基础的人文素养与专业基础课程群、分类构建了活模块的企业岗位能力针对性课程群;精准设计分类成才各个专班的知识与技能达标标准,确定标准达到的训练方法、训练时间与考核方式;在行会引领与合作企业的全面指导下,通过工学交替、轮岗顶岗等方式,前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能力训练,有效提高了就业对口率。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全人”育人的基础上突出特长

设计职业人文素养课程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品德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行业标准素质,设计与就业岗位关联的技术与技能课程体系,把二者有机统一,构建分类成才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文素养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在岗位能力课程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系统化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以学习能力培养为关键,突出职业岗位特长技能培养。

(五)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分类成才“互联网+”专业教育资源

在专业课程的项目化及工作过程导向建设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技术全面升级成在线开放课程,与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实际案例,建成了模块化、按需组合的专业教学数字化资源库;校企合作,在企业生产现场与校内实训基地中建设远程“e”课堂,校企教学实现了可视化交互;建成了分类培养、可持续动态更新的“互联网+”专业教育资源。

四、创新点

(一)创新了“行会引领、一群一线”的校企合作思路

充分利用中国电子制造联盟行业协会对相似企业的集聚效用和江苏省电子学会联系不同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纽带作用,有效地与电子信息产业链上的不同类型企业建立了长效的沟通机制,宏观上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微观上能详细判断不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规格,为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二)创新了传统宽口径专业的“分类成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通过对SMT(PCB)制造、电子整机组装、技术集成创新类中小微型企业的分类岗位人才共性因素与个性因素需求分析,有效运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职业教育课程构建理论及马斯洛层次需求的行为导向理论,设计了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举办了“创新人才培养班”、“行业协会订单班”、“企业岗位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班”等不同形式的特色班级,使电子信息类宽口径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明确,实现了分类成才、就业对口的校企合作方法。

(三)创新了“胜任一个主岗、适应一群岗位”的人才培养内涵措施

通过构建通识性职业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项目化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及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技能教育课程体系,以行为导向的层次需求为规律,夯实职业素养教育、拓宽专业基础知识、强化职业岗位技能,为“胜任一个主岗、适应一群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用性,有机融合了教育长期性行为与职业培训的阶段性行为,创新了电子信息类宽口径专业的建设措施。

(四)通过“三结合”,实现了职教理论的集成应用创新

把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与职业教育的行为导向教学法相结合,把“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内容项目化和工作过程导向相结合,把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思想与宽口径专业学生分类成才培养相结合,并成功运用到成果的实践中,实现了职业教育各项理念的集成应用创新。

五、推广应用情况

(一)在校内的应用与推广情况

自2012年9月以来,通过中国电子制造联盟与江苏省电子学会的引领,结合南京熊猫电子制造公司、南京同创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品尚电子等对SMT制造工艺与设备维护的专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开设了5届行业协会订单班,共200余名同学参加,毕业后70%学生从事SMT设备操作与维护工作,受到企业的好评;与南京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设3届迈瑞订单班,与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3届健鼎PCB制造订单班,与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才需求,开设了4届液晶制造技术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企业从事专业对口的岗位工作;结合长三角地区众多中小微型科技类企业的人才需求,开设了5届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班,共240名学生参加,该班级学生大部分具有职业技能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的经历,毕业生广泛就业与中小微型企业,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工作;结合臻鼎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CAM人才需求开设了一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班,共35名同学参加,目前已取得阶段性培养效果。

(二)在校外的应用与推广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创新人才特色班级的学生共获得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芯片级维修等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赛项中,共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以上30项;共获得全国性机器人各类比赛奖项40多项。通过各类比赛的影响力,国内20余家兄弟院校慕名到我校交流访问。成果实施期间,出版了校企合作教材8部,其中省级重点教材两部,国家规划教材3部,被广大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作为课程的指定教材。

综上所述,基于“行会引领”的电子类宽口径专业分类成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及推广与应用情况,深化了同类院校电子信息类宽口径专业对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推进了“行会引领”为平台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设,提供了宽口径专业的“岗位订制、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典范。

参考文献:

[1]孙玉杰.引入现代学徒制全力推进短期培训[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

[2]杨延.应用现代学徒制培养高端制造业急需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4.

[3]张雅美.现代学徒制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

[4]潘策.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5(21):205+207.

[5]陈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8(13):162-164.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探索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