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探析

2018-07-13 22:48杨恩泽高小强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对策建议

杨恩泽 高小强

摘 要:从对西部地区某中职学校教师对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自我评价结果以及对他们日常工作的深入了解来看,中职学校的教师面临的困境的并非如何做科研等高层次的需求问题,而是非常基本的需求,即基本的教学、管理学生的技能与方法等方面的提高。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受限的种种现实原因,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综合性高校、职业学校协同努力,改进、健全职校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专业发展机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认可度;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164-03

Abstract: From the self evaluation result of 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self evaluation and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ir daily work in 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not how to do scientific research or other high level questions, but the basic needs (teaching and managing students' skills and methods). Faced with various practical reasons for the limi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while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 it is necessary for educational management departments,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to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post-employ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s' recognition;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近年,國家大力支持职业学校的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在经费与重视程度上给与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总体基础比较薄弱,这些学校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将学校从一般的职业学校建设成示范校、发展成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中职学校,是每个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中职校在对学校做出改进之初还需要理性科学的诊断学校在哪些方面具体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逐步的去解决。以下的论述即是针对某中职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出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西部地区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的了解主要是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1]中的60个具体标准,结合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学校的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发现并总结教师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缺乏对自己职业的独特性的认识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不是很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文件内容,同时教师们不能够很好的认同中等职业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概念还远远没有进入中职教师们的内心视野。特别是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及人才需求以及所教专业的相关职业发展趋势、企业对口单位所需人才标准,岗位职责等情况均没有一个很好地认识与了解。

(二)教师缺乏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提倡与学校常抓日常教学工作的努力下,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已逐渐被教师们所掌握。但是,教师们对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这几个领域的关注普遍较低。关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方面,教学管理人员谈到大部分教师都只是能够做到“照本宣科,不懂得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这是目前中职校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在这些教学的基本技能需求方面还得不到提升额情况下,更谈不上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了。

(三)教师对中职校学生的了解仅停留于社会层面的刻板印象

一涉及到与学生有关的专业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度普遍都很低。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教师们最感到头疼的就是管不住学生,都是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文化课很差,又特别调皮不听老师的话,不知道咋管?”“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早恋问题特别严重,只要有个别现象其他学生就会很快跟风,这种风气传染得很快,学校一再劝说但是不能奏效,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就只找学校的麻烦,对学生的这方面的教育管理让学校很头疼”。从中我们得知,教师们严重缺乏对中职学生的了解、教育与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教师们对学生的要求仅限于听话,服从学校相关制度要求,由于缺乏相关教育教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从教育者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师专业发展受限的现实原因

从上述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来看,教师们普遍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能力等不同方面存在不足,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目前的专业表现还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教师的要求上,或者仅仅是一个恪守教好本门课程的教书匠,缺乏专业规划意识,结合对该中职校实际情况的了解,将教师专业发展受限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部门在宏观设计与微观体察上还有待加强

培养人才的学校与用人单位所需的人才标准不对接,职业学校教师的短板在长时间内也很难得到解决。从该职业学校所在的省份来看,较好的高等学校无论是综合性的大学还是师范类的大学几乎都没有关于职业教育相关方面的专业与课程,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也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育以及为更高一级的研究输送人才,理工类的学校对于学生将来作为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必备的基础性知识)以及关于教学技能方面的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不够,然而师范类学校的学生则在实操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不够。对于目前的各自独立的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在任职初就具备全面的能力,特别是学工科的教师很难具备师范生所接受过的系统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训练,然而在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实操技能方面又存在很大缺陷。由于社会的偏见以及培养人才体制的局限,中职学校要想在短时间内招到符合职业学校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人才的要求是很难实现的。

另一个现实原因是该职业学校教师编制少,教师的课时量比较大,难以应付生源逐年扩大的现实局面,面临这样的棘手的现实问题,学校的管理人員多次向我们提起,由于学校编制的一些历史原因,学校编制严重不足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学校在聘用了大量的代课教师之后,教师的工作量还是没有得到明显的减轻,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教师课余自主学习充电的机会。再加上教师参加高质量的国家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即使能够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大量的东西在效果上往往大打折扣。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教师们在培训过程中也的确接触到了一些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与教学方面的方法与技巧,例如,翻转课堂、说课等,以及一些没有接触过的新型课程,例如:微课、慕课等。但是通过我们现场听取该中职校教师们精心准备过的一次真实的讲课情况来看,教师们的实际学习效果就如老师们所谈的培训真实感受一样,不能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二)学校自身发展缺乏顶层设计与专业引领

在与学校领导的多次接触中了解到,他们对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关注,由于生源受限,学生多来自农村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他们的文化课基础差且都不爱学习,家长将学生送到这里也是希望能学到一项谋生的技能。可以说校领导在对学生的就业问题上的确花费了许多心思,他们基本能确保将每个学生送到工作岗位上去,毕业的学生通过找到工作从而改变了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有的家庭因此过上了有车的小康生活,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在以重视就业为主导的前提下,学校的日常教学主导思想很容易就只局限在重视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传授,教师的关注点就仅限在课堂上,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学校几乎没有为教师和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与课余活动,单纯的技能传授与学习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从学校的整体环境来看,很难能感受到浓郁文化氛围,更无从体会到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

三、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对该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们的专业水平现状,虽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标准,但是对教师以此作为发展的参照与引领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根据教师们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困惑与需求以及对现实原因进行分析之后,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帮助该中职学校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一)中职校自身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与师范类高校进行合作。对于教师普遍存在缺乏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的问题,通过每年几个名额的培训机会来学习确实对于问题的解决很有限。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考虑通过与当地较好的师范类高校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通过学校结合教师专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出一个切合教师发展需求的培训方案,师范类学校的专家与教师进行长期合作,为学校的教师提供相关方面的专业指导与培训。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生管理方面,通过专家的理论讲座以及进课堂进行实地指导,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理念与实际操作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跟进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使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职校建立教师发展指导中心。从学校层面来讲,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可以专门考虑从质量较好的师范类高校挖掘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学校内部组建职业学校的教师发展指导中心,这些教师在平时除了教授一些文化课以外,可以把更多地时间用在指导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方面,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实际教学、管理的知识与能力。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可以开展“一师一优课”等评选活动,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热情。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以这些老师为核心带动专业课教师组成不同的教研小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理论的指导、集体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并且对专业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帮助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思考,逐渐培养起教师们的教学研究意识与能力,树立自觉的专业发展意识。

(二)管理部门应深入了解职业学校并解决实际问题

从形式上看,管理部门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关心程度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的关注还需要在质上有所提高。管理部门应从关注学校的校舍、设备、资金的使用等学校发展的硬性条件上转移到多关注学校的内部问题以及内涵发展上来。学校的实际问题,例如,对于目前职业学校生源逐年增加,教师超负荷工作的现状,管理部门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解决编制紧缺的问题,在制度上为师资力量的发展壮大提供保障,减轻教师的压力和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外出培训和科研探索。

对于教师不满足职业教育所需的“双能力”或者“双素质”(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在教育教学中来)[2]的实际困难,除了学校自身想办法补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短板,管理部门应从职业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基于明确的培养人才计划,帮助、促进高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对学生培养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到职业学校进行就业,为职业学校输送更多的具备“双师型”标准的教师。通过量体裁衣来解决源头上所存在的一个矛盾,使得社会急需的人才要求与人才培养体制相对接。但是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这种理想中的对接状态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实现,因此也迫切需要一些社会机构的介入,进行职业教育所需的社会再教育,以补充在学校没有学到的某些知识与技能,使人才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因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改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改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继续建立完善的社会再教育体系,使人才接受再教育以弥补正规学校培养机制的不足。

(三)打造职校特色教师文化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许多职业学校将自己的学校的育人目标简单的定位为“就业前的预备教育”。但是,在这种以就业为唯一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下,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学校仅仅注重教师传授技能方面的能力,而忽視了对教师的更加全面的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驱使中职学校的发展必须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的提升,学校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文化内涵的竞争,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力与灵魂所在。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影响着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深层精神因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学校的教师除了具有普通院校教师的特点,还有自己鲜明的独特之处。

有人认为职业院校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一种为全体教师认同和践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形态,生动具体地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言行之中,展示在教书育人的环节之中,积淀在每一位学生的素质之中,溶汇在每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之中,进而从根本上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质量。[3]高职院校的教师文化的内涵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教师文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有很好的顶层设计,通过发展、积淀,最终凝练出符合学校特色的职业学校文化理念,用其指导学校的发展与教师文化的建设,使得教师的发展在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引领下有创造性地投入到教学研究和技术实践当中,在不断地提升专业发展的同时,提升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尊严,进而逐渐形成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通的特色教师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S].

[2]孙菲菲.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工科专业教师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3]曾芝梅.高职院校教师文化建设研究[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对策建议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