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分析

2018-07-13 10:14洪宇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新模式高校

洪宇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管理体系,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方法,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打造专业化的思政教育管理队伍多方面分析了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创建策略,对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是一种促进。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182-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students' ideals and beliefs,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ampus atmosphe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u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work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each student,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wareness and ability in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build a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team to analyze the new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 innovative and explorativ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work is a promotion.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new model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思政教育的需要,我们要能够结合新的教育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政治教育的敏锐性与针对性

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中,教师只重视指导学生学习思政方面的知识,但对学生的思政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不能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社会中发生的一些政治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教师对学生政治的敏锐性培养不足,这样,就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也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政治现象和问题不能做有效分析。在思政教育管理中,只重视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不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学生的实践素养得不到培养。一旦出现一些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学生会产生思政学习没有意义价值的思想认识,这必然影响到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在思政教育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课教育中,放在了科研成果研究开发中,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另外,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建设,导致相关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这必然影响到思政教育管理效果。不仅如此,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各部门联系不紧密,各部门不能形成教育引导合力,这就导致即使高校投入人力物力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支持,效果也不理想。另外,思政教育管理的行政属性较强,多数工作依靠党组织或者是团组织开展,这种情况也导致这项工作不够接地气,相关部门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

(三)缺乏创新性的思政教育管理方法

目前,很多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管理方式较为老套,难以满足新时期学生思政教育的需要。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由于方式老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很多学生一听到教师做思政教育引导就较为反感,不愿意参与相关教育活动,抵触参加思政教育学习。加之,部分思政教育者的自身素养和水平不是很高,教育教学经验较为缺乏,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极大影响到学生思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另外,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与实际生活脱节,多数教师是通过纯理论方式进行讲解,思政教育缺乏现实意义,导致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也影响到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

(四)缺乏人性化思想的融入

在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缺乏人性化思想的融入,这也影响到这项工作的开展效果。很多思政教育管理者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这样,部分人容易以领导者自居,脱离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认识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并且总是处于强势地位,缺乏教育管理的服务意识,这就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思政教育管理者习惯于通过组织汇报、会议活动方式开展工作,只重视工作的形式,不是很重视思政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也不是很重视对教育过程的管理,这就导致其教育质量不是很高。不仅如此,教育者在教育中,忽视學生主体地位,无论是教育内容的选择还是方式的选择,教育者都是从自身需要进行设计的,不重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严重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中,相关制度也缺乏人性化设置,这不能满足教育对象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构建策略

(一)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思政教育管理要能够以理想信念的引导教育为核心,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要能够加强学生正确三观教育,在三观正确引导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能够坚定学生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勇气。教育者要能够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理想奋斗目标。教育者要能够加强一些交流活动的创设,通过典型交流活动,对学生内心所想,对学生的认识情况进行真实全面的把握。能够基于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引导教育,只有明确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在大学中的生活学习才有目标,学生的学习意識才能更为坚定,学生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有效的实践提升自己,从而不断向理想目标迈进。这样,思政教育管理成效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要想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不断提升,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要能够明确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对学生主体进行全面的认识。高校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完全形成,正处于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主体意识很强,同时他们的各种认识思想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既包括社会大环境,也包括校园小环境。社会大环境,教育者无法左右,但教育者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小环境,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学校要能够加强和谐校园的构建工作,能够通过有效的物质投入,对校园整体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进行优化,尤其是要重视校园浓郁文化环境的构建。学校要能够建立校园文化角,建立校园广播站,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站,能够通过有效的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另外,作为教育者,也需要能够重视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能够积极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能够借助多种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进行文化引领,要能够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营造,能够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团结,相互尊重。通过多方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引导。也只有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实现完善发展。

(三)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管理体系

要保障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必须要能够构建起完善的思政教育管理体系。学校要加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能够深化体制改革,对传统思政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能够保障管理体系的现实性,保障管理系统的效果能够发挥到最佳。学校要加强思政教育管理团队的优化建设工作,能够保障最先进的思政教育管理理念和方针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保障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要完善教育者教育成果管理制度,能够建立有效的制度对教育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衡量,并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对教育者思政教育管理成效进行考核,基于考核结果,进行必要的奖惩。学校要重视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能够科学设置思政教育管理者的工作福利待遇标准,不断提升其待遇水平。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激励机制,不断激励思政教育管理者积极工作创新工作的热情。要能够加强思政教育管理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完善相关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开展教育者培训工作。学校不仅要关心思政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成效,还需要关心思政教育管理者的生活状况,能够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其对单位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有效激发思政教育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还需要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思政教育管理者能够借助于新技术新手段进行管理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创新,要制定科学的员工变动优化方案,对于一些思想老旧,缺乏工作活力,工作不积极,工作成效低效的人员进行淘汰,同时对积极工作,能够创新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积极的提拔,通过完善的人才晋升制度,保障思政教育管理团队的整体获利。不仅如此,学校还需要完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环境,能够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创新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以有效的投入,改善思政教育管理硬件条件,从而推动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深入开展道德教育

教育者要能够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工作,能够明确道德行为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要能够深入开展道德教育,积极引入时代道德风尚,对学生思想进行引领。深入开展道德教育要加强活动设置,教育者要能多组织一些道德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勤工俭学活动,组织服务社区的活动,组织团队协作活动等,通过组织一些社会性的公益活动,积极培养学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教育者要多组织一些活动,组织创建文明班级体活动,创优争先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等,通过相关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务集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活动的基础上,要加强道德教育工作,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明确活动的主题和意义,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真正地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通过深入开展道德教育的方式,以实现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五)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

目前,社会环境是较为复杂的,竞争力是很大的,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也更为突出,要保障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是多样的,而心理咨询方式是比较适合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咨询服务的隐蔽性较强,能够很好的保护大学生的隐私,因此,这种方式应该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对传统心理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完善,能够组织专业的心理教育团队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引导,不仅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引导,在课下还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室,对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问题,对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学校要重视这项工作,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学习,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融合起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性。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实现学生心理层面与道德层面的双向发展。

(六)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思政教育管理中,要积极融入就业创业教育,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能够拓展思政教育管理内容和方式,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思政教育管理者要积极与相关就业指导教师、輔导员建立联系,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对教育活动进行创新。要多组织一些创新创业主体教育活动,多组织一些创业社团活动,专业项目工作活动等,通过相关活动把学生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去,在活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不仅如此,教育者还需要能够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现场应聘的技巧方法,掌握简历撰写方法,协议签订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素养,使学生为有效的进入社会,实现发展做好准备。

(七)打造专业化的思政教育管理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素养的高度,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提升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构建教育管理新模式,必须要打造专业化的思政教育管理队伍。学校要严格人才准入制度,聘请高素养的思政教育管理人才,严格审查相关人才的任职资格。另外,要加强教师的良好人格及高尚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能够通过深化教育培养的模式,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管理者的思想道德素养。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真正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养思政教育管理人才,以优质的教师资源,促进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2]黄锡榜.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3]陈慧中.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生态性的困境及优化路径[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06).

[4]谷子骞,鞠斌杰.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J].高教学刊,2018(18):39-41.

[5]张建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策略[J].高教学刊,2016(16):241-242.

[6]黄梅玲.高校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中的新探索[J].高教学刊,2018(13):180-182.

猜你喜欢
新模式高校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