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民俗初探与方言俗语特点

2018-07-13 11:12马文慧黄琰惠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名作欣赏 2018年32期
关键词:俗语常州方言

⊙马文慧 黄琰惠[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在19世纪以前,语言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一般是孤立地研究语言本身,而忽略了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探索,直到“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 看法的出现(见Edward Sapir,Language,中译本,129页),才革新了以往的研究方法。因此20世纪以后,西方学者普遍地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语言学集合起来研究。在我国类似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也没有引起重视。实际上,语言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促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细密。方言俗语作为民族语言中的组成部分,凭借其在地域上的区别更能体现文化发展在时代上的差异。因此,方言研究对于了解民俗文化往往有很大的帮助。

一、常州方言俗语历史悠久

(一)常州的自然人文常州,是江南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它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位于江苏省南部,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河流纵横,雨水充沛,气候温润,是典型的水乡泽国之地。食有稻鱼菱藕,居有枕河人家,行有小桥舟楫。二千五百多年来,常州不仅是郡(府)、县治所在地,而且是吴地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上的要辅。它襟带控三吴,舟车会百越。北倚长江天堑,西毗茅山丘陵,南扼天目山麓,东接苏嘉杭平原。水网纵横,阡陌连片,物产丰饶,交通便利,是古运河上的水陆枢纽,古代有名的“毗陵驿”即在此处。

(二)常州的历史地理常州是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底蕴丰厚的吴文化,为常州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养料。

常州为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距今六千余年,文化发展底蕴丰厚。吴太伯从先周一路南奔至长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建立句吴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隋唐至明代文人向学科名之盛可冠东南,清代之后则大家辈出,诸如黄仲则、赵翼、段玉裁、张惠言,近现代吴稚晖、华罗庚、周有光等,皆可道人才济济。

(三)常州的方言常州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毗陵小片使用人口位居吴语各小片第二位,毗陵为常州古称之一,毗陵小片是以常州一带古称来命名的吴语太湖片其中一个分支。常州话发音相较于苏州话更偏硬朗,同时和苏沪嘉方言相比保留了更多的古字读音,韵母的双元音化也比苏沪嘉方言中韵母单元音现象更为存古。因其自身大量的古汉语元素,故尤其适宜诗词吟诵。

具体地来说,在常州方言中包括零声母在内有28个声母,44个韵母,7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例如:天、甜、点、店、电、跌、笛就分属这7个声调。在语音方面,常州话仍完整地保留了古全浊声母体系,如“点、志、绢、富”分别读清音声母,“电、治、倦、妇”等字分别读浊音声母,而在普通话中,这两组字往往读成同音。①

二、从常州方言俗语看文化

常州具有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因此俗语也具有多样性,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农时耕作这一类既包括农桑耕种的俗语、谚语,也包括天气时令。

自然环境影响着生产和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用一方水土养出了特定的“一方人”。地处太湖流域的地理位置使这里的人民从事农业稻作,桑蚕渔产。冬去春来的时候,为了博彩头“聚财”,要去“挑荠菜”;过了清明,到“三月三,穿件单布衫”的时候,“拔毛针”就成为农村孩童的一大乐事;采桑叶叫“采桑子”,其中有害的桑叶叫“桑搭”;处暑之后,馋野菱的孩子们就去荷塘里“撩野菱”,没撩上来还被取笑“抽中指,打赖皮。掮锄头,赶野鸡。野菱戳着脚,连连讨膏药。膏药讨勿着,烂落半只脚”;夏秋两季有田螺可拾,就有总结方法叫“两个指头拈田螺”等。

与天气相关的诸如“日落西北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棚”,“东北风,雨祖宗,东南风热哄哄”,“东霍霍,西霍霍,明朝过来干索索(霍霍:闪电)”,“小暑一声雷,半个月黄梅倒转来”,等等,都比较直观方便地概括了一些天气特点与生活经验。

这些与农时密切相关的方言俗语,表现出的是“小农经济”的社会图景,也侧面反映了常州地区人们“看天吃饭”的生活方式。他们利用自身实践,积累各式各样的生活生产经验,并利用谚语总结传承给下一代,体现了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反映行业百相在常州方言中,有许多俗语用来形容职业。例如在经济活动中,“掮皮箱佬”“皮包公司”是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或提成(回扣)的人,如今叫“中介商”。此外还有许多 “吃+X”形式的职业称呼,“吃手艺饭”指有一定技术性专业性的手工劳动者;“吃开口饭”指以表演戏曲、曲艺等为谋生手段的人;“吃皇粮”指由政府财政拨付经费的公务员;“吃粉笔灰”是喻指教师;“吃油腻饭”则是厨师或炊事员;等等。由于这类俗语通俗易懂且较为形象,很多常州人到现在还在用。

(三)反映精神生活方言中还有一类跟主观精神有关的俗语,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能够反映这一地区的文化特征与群体心理。

1.关于人生智慧“心慌吃勿着腻白粥”,这句俗语是说做人做事不能心急,要想让白粥煮的“腻”(黏稠之意),就必须慢慢熬,而不能急于求成,对待人生也是如此。“敲锣卖糖,各值一行”,这里是说卖糖和敲锣各做各的事,也借以劝讽各行各业自有分工,劳逸要结合,不能什么事都承担。又如在非商品经济时代,市场上的成衣比较少,因此人们都将裁缝师傅请回家来做衣服,于是慢慢就出现了“裁缝不赚布,三年一条裤”的说法。“三年”倒不是一个确称,而是有古汉语中“很多年”的意思,整句话是讲,裁缝应该不会赚老百姓的钱,但他几年下来也能用料子做成一条裤子了。这也反映了小农经济时代裁缝社会地位低不被尊重的现实。

2.关于民间信仰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时代,古吴之地的人们没办法解释一些客观现象,只好去虚幻的世界中寻找力量。

老常州人在观测天气气象时,总离不开“马和尚”。马和尚是何许人呢?常州地区的人把农历二月十八称为“马和尚过江”。马和尚不是神仙也不是妖怪,而是一个民间虚拟的人物。如果马和尚不过江,滞留在江南,就会变成“瘟神”,给人间带来瘟疫;如果刮南风让他顺利过江,就会给江北人带来丰年。一般说来,只有等到二月十八“马和尚过江”之后,春天才能算真正到来。在那个时候“马和尚”就象征着天气变化的原因。

“灶王老爷”是常州人最喜欢贴在厨房的神灵。相传,灶王老爷是非常灵验的,因为他每月每天都知道人们的开灶情况,对人们的吃穿用度,了如指掌,将人间的喜怒功过和善恶美丑都会在腊月廿四那一天上报给天帝,所以人们常常对于灶王老爷报以敬畏之心。

3.关于宗教迷信在常州,信仰佛教的人居多,道教次之。宗教活动与生活密切相关,就会产生许多的方言俗语。撇开迷信色彩,有些俗语还是能反映一定的社会风貌,例如,“拜勿活的菩萨”,喻指木头木脑,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还有“瞎窜三官经”(三官经,指道教所供奉的神),常州人以此比喻那些习惯妄下结论、指东说西的、与事实不符的人,等等。

(四)反映习俗文化民俗和方言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地方特征,是体现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几乎每一种民俗,都伴有相应的方言词语,而每个方言词语都可能从某种角度反映一定的民俗。②譬如新年伊始,常州人希望新的一年里能有好运气,过上好日子,因此在春节里都有一套“吉祥”的做法:

年三十,祭祀祖宗之后,要“吃春饭”,饭上“插春花”,年夜饭里要有韭菜、整鸡、豆芽菜、百叶丝,以取“百年长寿”“称心如意”“发财”等吉兆。③大年初一,常州人则要吃大栗、橘子、荔枝、柿饼,以取“大吉利市”的兆头。到了农历的大年初五,相传这天是财神菩萨的生日,商家们为了能让自己大发财运,都要开门迎接路头神。因此,在天色还暗蒙蒙的时候,常州的街头小巷就会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店堂里的财神龛也会亮起烛光,这就是“烧路头”。

“斋土地”是指农历二月初二的上古春祈的遗风。相传这一天是土地菩萨的生日,常州人为了祈求丰收,答谢土神,大多会在这一天到土地庙拜神进香,然后在家吃隔年特制的米粉土龙团子加煮面条,称为“龙须面”。

由此观之,常州方言和民俗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方言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民俗。就像索绪尔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

三、常州方言俗语的特点

(一)讲求韵律,具有美感俗语是一种民间语言形式,在人们口耳相传的基础上流传。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必然会经过多次加工。为了便于记忆和发音方便,俗语会向顺当流畅发展,同时能够被保留下来的俗语,大部分也必然是这一类。

1.押韵

①一颗星,保夜晴。星光摇,大风飘。

②乌云在东,有雨勿凶。乌云在南,河水翻潭。

③秀麦只怕连日风,秀稻只怕雨蓬松。

④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⑤天起鱼鳞云,将有雨来临。

这一类方言俗语中,都是押韵且富有音律美感的,读来顺口也方便人们日常使用。

还有一类运用了常州特有的语气词,例如“千穿万穿,马屁勿穿”,“食末吃则,人末做则”等。在“食末吃则,人末做则”中,“则”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得”,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指社交圈中要善于与人交往,特别是亲友之间,逢年相互团聚要有来有往,不能拒绝人家的美意。既要会“吃食”,也要会“做人”。加上两个语气词之后,整句都变得风趣、通俗了起来。

2.叠字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或词组成的词句。使用之后,能使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对于方言俗语来说,有利于使用和流传。

①小来来,小弄弄。

②东霍霍,西霍霍,明朝过来干索索。

③今晚花花云,明朝晒煞人。

这些叠字的使用,不仅可以生动地表现天气情况或生活场景,还可以增添感情色彩并加重语气,是俗语中不可忽视的一类。

3.谐音在常州方言中,还有少许俗语利用了谐音来产生词趣。例如“老甲鱼”,指的是老年人,因为过了花甲之年,所以叫“甲余”,慢慢地流传成“甲鱼”。此外还有“猫咪粥”(毛米粥),四大金刚的琵琶——谈(弹)不得,六月里穿棉鞋——日(热)脚,十二月的松柏——东(冬)青等。

(二)修辞格的运用常州方言俗语由于其口语色彩比较鲜明,因此大都具有形象生动、幽默俏皮的特色。除此之外,修辞格的应用也是其特色之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对比、双关、借代、夸张,等等。有些时候,不同的辞格还常综合运用,使俗语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诸如“屁驴子”(比喻成摩托车)、“洋龙”(喻指戽水机)、“豆腐小伙子”(喻指文弱书生)、“硬簧”(比喻有骨气的人)等是常见的比喻修辞格;“六月六,猫狗洗把浴”“东风两头大,西风腰里粗”“猢狲出把戏”等是拟人的修辞格。“水底里看见鱼泡泡”则用了夸张的修辞格。“鱼泡泡”是鱼鳔的俗称,肉眼一般很难看见,但是常州人却说在水底里也能看见,不仅夸张,还用了反衬的手法,说明不要遮掩,别人总是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有嘴说别人,无嘴了自身”“ 秀麦只怕连日风,秀稻只怕雨蓬松”是对偶,“天天困,眼睛肿;天天坐,腰背痛;天天立,腿脚重;天天动,筋骨松”是排比。

这些修辞格的运用使得方言俗语更加具有地域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对于语言研究工作者来说,应该不断地发掘富有表现力的方言俗语,以丰富我们的汉民族语汇系统。④

① 范炎培:《常州闲话》,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

② 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 ,第 8页。

③ 张一农:《常州方言俗语趣谈》,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

④ 辛菊:《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晋中学报》,第26卷第2期。

猜你喜欢
俗语常州方言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常州的早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客家俗语巧诵读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俗语图文对对碰
数字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