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薄氏腹针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2018-07-13 09:56王叶青张凯娜幸冰峰范穗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二胺氧化酶急性期

王叶青 洪 敏 张凯娜 幸冰峰 范穗强 林 岚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广东广州 510080

人体肠道都具有屏障功能,屏障功能指肠道的上皮有一些能够防止某些疾病病原体入侵其他脏器或血液系统的组织结构,同时组织结构还能分隔肠腔内的物质,当这种功能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位于肠道内的内毒素和细菌有可能会发生异位,最终导致多个系统的衰竭或者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肠道起的屏障作用已经可以作为重要指标之一,判断某些危重病人的预后状况[2]。肠道一方面是MODS的靶器官,另一方面还扮演着启动者的角色,为此医学领域越来越重视肠道屏障功能,并积极防治其功能衰竭[3]。我院应用薄氏腹针治疗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0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在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将以下几点作为纳入标准:(1)年龄在75岁以内,经颅脑CT或MR扫描提示脑梗或者脑出血。(2)病程2周以上。(3)D-乳酸、细菌毒素及二胺氧化酶的值升高。(4)没有血液系统的相关疾病。(5)没有心脏病或者各类恶性肿瘤。(6)没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20~65岁,平均(35.1±1.7)岁,病程2~5年。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23~68,平均(36.8±1.4)岁,病程3~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治疗首先依据患者病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服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S10950032,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1粒/次,早晚各服1次,持续治疗15d。

研究组采用薄氏腹针治疗配合常规药物,针刺时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将腹部完全暴露,用75%的酒精消毒穴位,采用0.22*40mm规格的针灸管针,选取下脘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及双侧大横穴,保持垂直方式进针,均深刺1次/d,30min/次,1个疗程7d,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中间需要间隔一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对照,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静脉血2mL,监测细菌毒素、全D-乳酸以及二胺氧化酶,同时取静脉血液标本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2个月随访期内患者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s)进行t检验,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乳酸、细菌毒素及二胺氧化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s)

注: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二胺氧化酶(mg/L)D-乳酸(U/L)细菌毒素(EU/L)对照组 治疗前 7.29±1.94 15.47±5.43 1.57±0.67治疗后 4.76±1.32 12.62±4.37 0.98±0.27 t 10.289 10.335 10.946 P <0.05 <0.05 <0.05研究组 治疗前 7.48±1.88 15.22±4.28 1.61±0.31 1.84±1.46* 1.28±0.96* 0.44±0.17*15.943 16.889 12.461<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感染情况

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感染情况(例,%)

2.3 非急性期脑卒中治疗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临床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60岁、合并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非急性期脑卒中治疗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3 讨论

如今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肠道的屏障功能。例如常见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道在其中既作为靶器官受损,又作为激发器官受损[4]。当然这一现象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程度密切相关[5]。在发生一些应激反应比如感染、休克等情况时,肠道会因为细菌的易位而暂时停止某些生理活动,包括分泌,消化,甚至蠕动。所以要想对MODS进行防御,降低致死率,就必须要严加控制肠道细菌的易位以及降低肠源性脓毒症的发生。脑卒中通常有一个急性期,急性期存在一种后循环,后循环障碍会而形成脑水肿,使患者脑组织受到损伤[6],继而影响内脏功能,同时伴随着周身的应激反应。这两种现象容易导致的后果就是减慢肠道的蠕动,胃排空变得延迟,消化功能受影响,还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7]。另外,因为肠道的应激反应使其缺血,从而破坏了其屏障的效果,继而引发各种感染。本研究临床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60岁、合并高血压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P<0.05)。

感染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屏障在维护肠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等组成[8]肠道屏障功能的测评依赖于各项检测方法,比如粪便的指标,血液的指标,黏膜组织的指标等等,但是由于一些组织标本在临床上很难直接得到,所以阻碍了肠道屏障功能的检测。例如粪便的标本制作过程复杂,非常耗时耗力,对于禁食的患者来说并不适用,检测需要的设备也较为昂贵[9],所以局限性非常大,不够经济简便。

二胺氧化酶(DAO)属于细胞内酶,含有一定量的组胺和腐胺,并且绝大多数储存在位于哺乳动物的上皮细胞和小肠粘膜中,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活性,血清DAO活性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肠黏膜细胞的完整性和受损程度[10]。D-乳酸大量分布于肠道中,是许多细菌的代谢产物,而其他组织无法产生,于是在机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肠道屏障破坏时,大量的D-乳酸就会通过受损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11]。细菌内毒素(LPS)是一种脂多糖,常见于大肠杆菌的细胞壁中,故其含量在肠道中较高,当肠道屏障受损,LPS透过肠粘膜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LPS含量升高,检测其含量即可了解细菌的移位程度。所以,对以上三种物质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患者肠道功能的异常,对某些病症做出及时准确的治疗。

腹针疗法通过针刺腹部的诸多穴位,用来调节经络,治疗内脏虚损性慢病和各种疑难杂症[12]。薄氏腹针法能调理五脏六腑,推测还能使气血畅通[13]。益生菌能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维持细胞间连接,使肠黏膜维持稳态,增强肠道屏障功能[14]。另一方面,许多益生菌可通过调控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抑制肠炎性反应,增强肠道免疫功能[15]。本研究结果当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乳酸、细菌毒素及二胺氧化酶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薄氏腹针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D-乳酸、细菌毒素及二胺氧化酶等指标,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薄氏腹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降低感染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二胺氧化酶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仿刺参成参体腔细胞酚氧化酶的生化与酶学特性研究
分子动力学模拟三乙烯二胺准晶体的可控晶体生长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澳新拟批准一种葡糖氧化酶作为加工助剂
戊二胺生物工业合成技术现状及发展意义
合成生物技术制备脂肪族二元胺的研究进展
生物发酵产丁二胺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