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2018-07-13 09:56杨少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补片修补术腹股沟

杨少锋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 215000

临床研究可知,导致出现腹股沟疝以腹部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为主,而老年患者本身存在肌力免疫力弱,肌肉萎缩,腹壁薄弱等问题,导致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逐渐引发肠管损伤、坏死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2]。考虑到老年患者身体因素,在选择手术治疗需尽量减少手术创伤,预防术后并发症[3]。本研究对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 61~ 74岁,平均(68.3±2.2)岁,病程0.5~2年,平均(1.03±0.32)年;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 61~75岁,平均(68.3±2.3)岁,病程0.5~2年,平均(1.08±0.36)年;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中关于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排除存在心、肾等主要器官功能不全性患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疾病患者等,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后常规切口,长度为6cm,逐层切开分离,探查疝囊,完全游离,若疝囊较大则需进入阴囊,横断疝囊。依据疝实际情况进行修补治疗,补片选择聚丙烯补片。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头低脚高位,选择脐侧2cm切口,长度10mm,分离腹直肌,在切口位置放置10mm Trocar,在脐下2cm位置放置5mm Trocar,建立气腹,随后在腹腔镜下分离疝囊至腹腔内部,结扎处理,并选择聚丙烯补片15cm×12cm置入套管鞘,在耻骨肌孔包裹补片,补片下届包裹股冠内口,上缘超出腹横肌。最后拔出套管,解除气腹,压迫固定补片。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测定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0~10分,分数越高越严重。观察术后阴囊血肿、切口感染、尿潴留、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半年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 25 45.27±8.22 2.25±0.18 35.26±4.21对照组 25 70.24±10.48 7.02±0.96 58.76±6.95 t 9.37 24.41 14.46 P<0.05 <0.05 <0.05切口长度(cm)

2.2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分析

观察组疼痛及其他康复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s)

组别 n 疼痛程度(分) 疼痛持续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5 2.24±1.08 0.86±0.16 12.25±3.48 5.25±1.10对照组 25 4.02±1.64 2.21±1.47 26.95±6.48 9.64±2.28 t 4.53 4.56 9.99 8.67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手术安全性分析

观察组并发症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且术后半年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安全性分析[n(%)]

3 讨论

腹股沟疝作为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后会给患者带来局部胀痛、牵涉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当前对该疾病治疗以手术为主,即有效结扎疝囊和修补缺损的腹壁,而传统疝修补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会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且术中出血量较多,影响患者机体功能,不利于术后恢复,且手术时间较长,延长腹部组织暴露时间,易于出现并发症[6-9]。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本身年龄偏大,机体能力较差,若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会受到创伤和并发症的影响,进一步延缓术后康复速度,不利于被患者接受[10-11]。同时受到不同组织愈合速度满足,易复发等因素影响,该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术后复发率,治疗价值较低,需加强对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疝修补术中得到推广,其主要是通过微小切口置入腹腔镜进行腹腔内部情况的探查和完成疝修补,可减少对腹腔组织的影响,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术后尽快恢复,并不会带来严重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受到患者关注[12-13]。而且腹腔镜手术操作基本不影响腹腔,且手术时间较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14-15]。虽然该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优势,但仍然需要注意加强对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的预防,一般认为复发与补片和下腹部的肌肉间的关系有关,若网片够大能够将原内环口盖住,则可有效预防疝形成,降低复发情况的发生。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术后疼痛度轻,且持续时间短,可有效减少对镇痛药物的使用,且伤口创伤小,不易形成瘢痕,更容易受到患者的欢迎。此外需注意,为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在术中辨认解剖变质应以耻骨梳韧带为起始点进行探查,快速找到精索和内环口开展手术,放置适宜大小的网片,确保固定完善,预防复发,若遇到粘连重且解剖不清情况,为避免进入错误的解剖层次,必要时可中转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开展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可充分发挥微创优势,无需在较大切口下完善疝修补术操作,利于减少术中创伤和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感,且利于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术安全性较高。观察组并发症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且术后半年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由于创伤小、出血量少,不会引发较多并发症,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安全性更高,且其预防复发价值显著,避免患者再次受到疾病困扰,确保治疗的彻底性。

综上所述,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能够有效减轻术中损伤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术后复发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补片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