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由“建模”到“破模”
——解答好地理区位因素选择类综合题

2018-07-19 08:39湖北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马赛区位角度

湖北

鄢木银

地理区位类综合题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考生们都清楚这一点,在复习中往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考生在考试后对这类试题的得分总觉得不尽如人意,问题在于考生不善于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和设问分析回答问题,只是生搬硬套答题模式,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不住重点,不清楚哪该答,哪不该答;哪该详答,哪该简答;再就是泛泛而谈,用公式化或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导致得分率很低。笔者认为要答好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不仅要建模﹙建模可以让考生明确答题的分析角度,规范答题的描述用语,可以获取一定的分值﹚,而更重要的是做到破模﹙根据材料信息和设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在已有的答题模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也就是说破模并不是对已有的答题模式的否定,而是对已有的答题模式加以灵活地运用,对答题角度进行恰当的取舍,以便获取高分﹚。

高考地理综合题涉及的区位因素选择类试题主要有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等的选择。

【例1】(2017年天津卷)(节选)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中信息并说明。

【解析】该问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第一步:建模

农业区位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详见表格(以有利区位为例)。

分析角度表述内容自然因素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农耕土壤土壤肥沃(沙质土)水源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接近消费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靠近铁路、公路或河流,交通便利政策政策扶持劳动力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科技科技发达或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机械化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水平提高等)工业基础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机械、化肥、农药等)种植历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活习俗如亚洲人喜食稻米

第二步:破模

该问要结合材料中咖啡的生长习性和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从气候、地形、土壤、劳动力等角度进行分析(有些考生忽略了设问中“种植”这一关键词,理解为“咖啡生产”,还从市场、交通、政策等角度分析,不该答的答了很多,该答的要点又没能答全,从而导致失分)。

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怡保地区位于5°N附近,即赤道附近,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能够满足咖啡生长所需的“热量充足”的条件;云量较多,能够满足咖啡生长所需的“光照适度”的条件;全年多雨,能够满足咖啡生长所需的“湿度大”的条件。

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怡保地区主要位于海拔200~500米的低山丘陵地区,地表有一定的坡度,排水条件好。

从水源的角度分析,怡保地区有一条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从土壤的角度分析,怡保地区临近河谷,来水来沙较多,土层深厚,具备“土壤肥沃”的条件。

从劳动力的角度分析,由文字材料“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可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由图可知,怡保地区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人口稠密的马来西亚,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咖啡种植的生产成本低。

【答案】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排水条件好;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

【例2】(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节选)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解析】该问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第一步:建模

工业区位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详见下表(以有利区位为例)。

分析角度表述内容自然因素原料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能源接近能源产地(如煤炭、石油、水电站等),能源充足土地土地平坦开阔,有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临近海洋、河流、铁路或公路,交通便利(高新技术工业临近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捷)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高新技术工业: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力量强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政策优惠的政策,国家倡导环境因素大气污染位于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或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水污染远离河流上游和水源地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第二步:破模

分析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应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从原料、资金、技术、市场、效益、政策等角度分析(有些考生选择了土地、水源等角度,没能把握其重点)。

从原料的角度分析,根据文字材料“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结合1994年山西省焦化厂的布局图(左图)可知,山西省煤矿多,而煤矿附近均有焦化厂的分布,表明山西焦化厂数量多与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息息相关。

从资金的角度分析,根据文字材料“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既然是小企业,而且数量众多,说明兴办小焦化企业所需要的投资少。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小焦化企业”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炼焦方式,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低。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冶金焦是钢铁生产的主要燃料,题目左图中焦化厂所产的冶金焦均通过公路运输运往钢铁厂;根据文字材料“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可知,我国钢铁工业发达,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因而焦化厂所产的冶金焦消费市场广阔。

从效益的角度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由于这些企业采取的是传统的炼焦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表明可增加就业,具有社会效益;由左图可知,焦化厂均从附近的煤矿产地通过公路运输输入原料(煤炭),说明焦化厂均接近原料(煤炭)产地,这样布局可节省运输成本。众多的小焦化企业,表明投资者可获得丰厚的收入,同时也可为地方政府增加税收,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经济效益。

从政策的角度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既能增加当地就业,又有经济效益,自然会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给予优惠的政策)。

【答案】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量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例3】(2016年北京卷)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解析】该问考查海港区位因素的选择。

第一步:建模

海港的区位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详见表格(以有利区位为例)。

分析角度表述内容自然因素水域条件港阔水深,位于海湾,背风、避浪,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无结冰期,有利于常年通航陆域条件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经济因素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阔社会因素以城市为依托,城市为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第二步:破模

该问分析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应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从地理位置、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的角度加以分析(有些考生忽略了图中的“地中海”等信息,导致答案要点不全;有些考生忽略了“天然良港”这一条件,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即“马赛港以马赛市为依托”,马赛为天然良港,非人工港)。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由图中左上角 “马赛的地理位置”图中的“地中海”可知,马赛港位于地中海沿岸,临近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文字材料中的“石灰岩山丘”,表明该港口为基岩海岸,水深、少淤;从“马赛的港区旧貌”图可知,该海湾面积大,港区宽阔;海岸线曲折,加上文字材料“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环抱”表明马赛港位于海湾内,避风条件好,风浪小,潮差小。因而马赛港具备良好的航行和停泊条件。

从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由“马赛的地理位置”图可知,马赛附近有罗讷河流经,马赛距罗讷河入海口较近,便于发展河海联运;文字材料“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表明该港口在当时客货运输量大,进而说明了马赛港在当时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河口;经济腹地广阔。

【例4】(2015年福建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解析】该问考查城市区位因素的选择。

第一步:建模

城市区位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详见表格(以有利区位为例)。

分析角度表述内容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气候中低纬度地区气温适中,降水适度,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较内陆地区优越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一般布局在河运的起点、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矿产开发便利,促进矿业城市的发展交通城市向交通便利的位置集中(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沿高速公路)政治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的变迁,引起人口、城市的变化,成为区域中心的城市规模较大一些国家新建一座城市作为首都,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政策国家特殊的政策,促进城市的发展

续表

第二步:破模

该问应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根据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两城市的共同区位优势即有利的方面,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基础、交通、政治等(有些考生忽略了地形和气候等角度,或他们认为乙城市海拔高于甲城市,乙城市以山地地形为主,甲城市以平原地形为主;乙城市纬度明显高于甲城市,冬季气温远低于甲城市,气候寒冷,从而导致答案要点片面而失分)。

从地形角度分析,图中的甲城市位于渭河流域,乙城市位于楚河沿岸,两城市均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

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城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冬季由于海拔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且北侧黄土高原对冬季风具有阻挡作用,气候较温和;乙城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冬季由于海拔相对较低,北侧有山地(河流的发源地)阻挡冬季风,气候相对温和。

从河流角度分析,甲城市临近渭河,乙城市临近楚河,水源充足。

从农业基础角度分析,甲城市位于渭河平原,乙城市位于楚河平坦宽阔的河谷地区,两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好,有利于农耕,农产品丰富,能满足城市之需。

从交通角度分析,两城市均临近铁路,交通便利。

从政治角度分析,图中的甲城市为中国的西安市,是山西省的省会驻地,乙城市为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凯克,两城市都是当地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猜你喜欢
马赛区位角度
马赛:以美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神奇的角度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辩证看城市“区位条件”
区位分析专题复习